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质行业的问题和困难,有的要靠深化改革去解决,有的则要靠抓好发展去解决。执行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当前的关键问题是调整地质行业调整结构,地质行业调整结构,带有补十年前“调整”一课的性质,应有更强的紧迫感。要学会在抑制需求的条件下转移供给。树立“稳定增长”观念,提倡长期艰苦奋斗、开拓创业的精神。  相似文献   

2.
文摘     
今年中国经济面临五大战略转折转折之一:从供给扩张转变为需求拉动'(()年,我们必须完成的首要转折是国民经济的增长从依靠供给扩张转变为依靠需求拉动。要实现国民经济到'()(年时比'(((年再翻一番的战略目标,基本支持因素要靠需求扩大,其中主要要靠内需。转折之二:从适应性调整转向全面优化在过去多年我们所熟悉的调整,基本上是供给领域中各产业间此长彼短的调整,是恢复社会再生产良性关系的调整。但以'(()年为始端的结构调整,是工业化与现代化并举的调整,是全面优化的调整。一是要大力发展高加工层次,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制造…  相似文献   

3.
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是振兴农村产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当前仍存着地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合理性不强、生产要素供给不能满足城乡产业融合发展需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不断完善等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对此,需要合理规划地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布局、多渠道引导生产要素向乡村产业充分流动、进一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建立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地质工作需求和供给的失衡情况,提出了调整地质工作结构的重要意义。对增加地质工作有效需求、组织地勘单位转产发展多种经营指出了途径。认为通过增加有效需求和转产,是摆脱地勘单位困境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天然存在是自然资源资产区别于其他资产的重要特征。地质勘查是认识矿产资源资产的产业活动。地质勘查业从四个方面来认识矿产资源资产存在,即勘查确认资源量的存在性,进而评估其技术上的可得性、生态环境上的可容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在对地质勘查产业的需求和供给现状及其失衡情况分析基础上,强调在深化改革中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通过构建适应地质勘查特点的体制和机制,努力提高资源的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大地质"对地质勘查的需求,在结构上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地质勘查需求与供给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这个不平衡主要矛盾在于供给侧,在于地勘单位。地质勘查供给侧存在严重的不适应,包括体制上的不适应、结构上的不适应、生产要素配置上的不适应和观念上的不适用。建议:(1)深化地勘单位的改革和转型,把质量提上去、成本降下来;(2)政府的宏观管理要给予强有力的支持;(3)地勘单位对自身要有一个正确定位。  相似文献   

7.
<正>在地质找矿新机制提出的"公益先行,基金衔接,商业跟进",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它提供的只是地质找矿的有效需求。要把这种有效需求转化成有效供给,必须有一支能够胜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解决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重要手段。基于农村产业现实状况,对中国农村产业融合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存在供给侧矛盾突出、产业价值链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新型主体培育不足、政策与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从调节农村供给侧生产要素投入、提升农村产业链价值、密切各产业主体合作、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政策与法律制度等角度提出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9.
专家声音     
<正>厉以宁:供人侧改革重点是加大对短板行业投资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日前在2015搜狐财经变革力峰会上表示,供给方面的改革重点是短板行业要加大投资,靠短板行业发展来参与竞争。他认为,供给方面的发力跟需求方面的发力是相互拉动、相互影响的,因为扩大需求就需要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供给的增加又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部门结构调整等实现,而这些都需要投资。需求方面政策的调整见效快,供给方面的调整见效慢,所以一定要注意双方的互动。他认为两个措施是最重要的:第一,不能用过去"大水排灌"的方式,应该用定向调控的方式;第二,为了使长期、中长期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0.
运用钻石模型分析江苏省木质家具产业竞争力,发现在生产要素、企业战略与同行业竞争方面竞争优势不明显;在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政府和机遇方面具有优势。依据双循环战略在供给侧改革、创新链延伸、产业链集群和资本市场方面对江苏省木质家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提出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价格的本质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供给者和需求者的利益均衡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需求和价格是相互作用的。供求的数量对比决定了价格的高低及其变动,反过来,价格的变化又使供求的数量发生变化;在供不应求时,较高的价格总是引导生产者增加供给,消费者减少需求,直到供给的数量与需求的数量相等;在供过于求时,较低的价格总是引导生产者减少供给,消费者增加需求,直到供求数量相等,这就是价格的机制。对此,党的十七大文件特别强调:“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完善反应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性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显然建立矿产资源价格机制应当适用这个指示,因为矿产资源既是生产要素,又是重要的资源。  相似文献   

1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和精髓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率。本文介绍了我国农业转型期背景及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构建高效生态农作制度的途径,要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才能构建起标准、高效的农作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地质找矿作为一项相对独立的产业活动,主要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地质找矿投入、地质找矿(勘查)能力和地质找矿区块(广义的土地)。其中地质找矿区块的确定(资源潜力的判断)又是前两个生产要素互相作用的结果。所以,从总体来说,地质找矿成果的取得,主要取决于前两个生产要素相互协调和配合。  相似文献   

14.
转折之一:从供给扩张转变为需求拉动2001年,我们必须完成的首要转折是国民经济的增长,从依靠供给扩张转变为依靠需求拉动。转折之二:从适应性调整转向全面优化过去多年的调整,基本是供给领域中各产业间此长彼短的调整,是恢复社会再生产良性关系的调整。但以2001年为始端的结构调整,是工业化与现代化并举的调整,是全面优化的调整。转折之三:从出口换汇转向与国际资本的产权融合过去20年,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特点是以“引进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但近期石化、电信等大踏步走向与国际资本产权融合的新阶段。转折…  相似文献   

15.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目标,是让生产要素流向效率更高的经营者,推动新兴需求和供给能力在新的基础上对接,形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而现代农业,正是新生产要素的一个重要流向地。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明年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来抓。当前,中国农村其实正走在新一轮结构性变迁的起步阶段。一方面,逐步细化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让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顺应农业生产要素关系调整、消费结构升级和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从供给一侧发力,着眼解决我国农业长期存在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常态下农发行改革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一、农发行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优势和短板(一)优势1.从职能定位看,农发行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目标任务上是高度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人民生活条件愈加优越,对农产品的消费逐渐呈现多样化,不仅追求高品质,同时重视农业产品安全的问题,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供给的变化不单是对产量的调整,更加注重有效供给。而供给的变化主要是由于需求的变化所产生的变化,需求的变化将导致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同时需求的多样化也促使了农产品贸易的发展。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该政策调整将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而这种变化同样会给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8.
供给侧改革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旅游业改革转型的一大要求和体现。而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产业结构单一,旅游产品质量的层次差异性较大,再加上乡村的旅游产品供给不足,导致乡村的旅游供给侧结构出现诸多问题,从而给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了改善我国的乡村旅游供给侧问题,还要从乡村旅游的产品结构、生产要素和消费环境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达到优化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供给效率的目的,真正实现我国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和长远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投入数量不断减少,尤其是近十年来农业劳动力呈现加速减少趋势。非农部门的劳动力需求大量增加,农村家庭对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减少,以及农业生产中劳动力需求下降,是农业劳动力投入减少的主要原因。应对农业劳动力减少带来的消极影响,关键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顺应生产要素动态替代的农业发展规律,推动农业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上述过程需要政府调整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升温,提供与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旅游需求相适应的产品供给,全力推进旅游业与农业、文化、健康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已是必然趋势,2017年2月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在涉及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问题时,提出重点支持乡村旅游、文化、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随着一号文件的颁布,进一步明确了农业产业融合和改革的方向,不断调整和优化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协调发展区域旅游结构,是新形势下实现农村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