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规模经济与国际分工的合作对策模型 设N表示有n个国家或地区的集合,用sN表示有#s个国家参与贸易、生产或其它经济合作的集合。u_i=u_i(y_i)(i∈N)表示第i个国家的生产函数(或者是效益函数),其中u_i是连续的,y_i是其生产资源或生产集合。 我们知道,在国际分工中,参与合作(如经济一体化,多边经济合作等)的国家越多,每个国家的生产资源越是增加。这是因为在合作联盟内各国在信息、技术、资本、劳动力、服务等各种资源都随着合作的扩大而增加。我们把在合作中各国所拥有的资源分为  相似文献   

2.
经济规模、技术创新与垂直专业化分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Hummels等(2001)的垂直专业化分析框架,本文比较了中国大陆等32个经济体1995年、2000年以及2005年制造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水平。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等32个经济体18个制造业行业数据,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主要因素。经验观察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经济规模越大、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经济体,垂直专业化水平越低;技术复杂度越高的行业,垂直专业化水平也越高;技术越复杂的行业在经济规模越大、技术创新能力越强的经济体内,垂直专业化水平相对更低。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我们评估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和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加工贸易数据对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国际分工的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很大程度上融入到垂直专业化国际分工体系之中,加工贸易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占据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半壁江山,并且主要集中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但是,此种贸易发展主要是由外资企业所推动的,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均从其母国(地区)进口,我国主要从事加工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环节。市场主要由这些外资企业所开拓,我国处于微笑曲线的低端。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生产网络化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广泛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劳动收入分配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以外向经济较为发达的浙江省为例,测算了浙江26个制造业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并就垂直化专业分工对浙江制造业工资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浙江制造业部门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总体上提升了行业工资收入水平;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制造业工资收入的促进作用在资本密集型行业中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更大。本文最后就如何提升浙江制造业工资水平、缩小行业工资差距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垂直分工演进的全球价值链是当前国际产业组织的典型模式。在借鉴Hay和Morris两阶段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垂直分工的动态演进规律,对垂直分工演变、价值链重构与“低端锁定”突破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知识、技术要素的投入有助于改善南北贸易收益不平衡的现状;提升知识要素投入量,可以削弱跨国领航企业自上而下的绝对优势地位,从而提升后发工业国的国际分工收益,达到“低端锁定”突破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配电网的规模经济性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其研究对电力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现有配电网规模经济的文献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特别是配电网的多产品产出和成本结构,至今没有给出很好的回答,这导致了实证研究方法的混乱。本文从理论上说明,如何确定配电网的多产出性质、设定成本函数,并在分析相关实证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7.
8.
地区产业规模是影响产业集聚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数据,以产业规模、专业化指数、企业平均规模等三个指标表示产业集聚,对产业集聚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产业规模对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较大,而专业化指数、企业平均规模对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出现,将国与国之间基于比较优势地分工从"完整"的产品,贯彻到产品内部的工序和流程,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全球经济运行方式。本文通过在传统国际分工理论中加入交易成本变量的方法,拓展了李嘉图模型,从而将传统贸易理论拓展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动因分析中,并通过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完整动因应当是以比较优势的差异为基础,以交易成本的降低为条件。  相似文献   

10.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都出口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要素的流动比之前更快捷,不同的国家在生产同一产品中实行不同分工也越来越常见,自然而然形成了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分工体系.后金融危机时代,在各国经济复苏乏力、国际总体需求萎靡不振和欧美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的情况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怎样更好的参与全球分工,实现弯道超车,占领价值链的高端显得极为迫切.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际上出现了一种“企业规模无关论”的新观点,与我国目前盛行的“唯规模经济论”截然相反。笔者以为,上述两论都失之片面,正确的理论是在承认的前提下,将规模经济分为两类:专业规模经济和综合规模经济。前者因专业化分工效应而扩大产销规模与市场份额;后者因企业(集团)内部协调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而获得效应。随着市场发育和市场交易成本下降,拥有专业规模经济的企业集团,比之拥有综合规模经济的企业集团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与竞争。  相似文献   

12.
钟静 《物流科技》2004,27(12):4-6
全球视角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物流产生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影响。静态效应包括物流创造和物流转移,从动态上看.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物流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仅仅从国际物流的层面考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静态效应说明它只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次优选择.但从动态效应来衡量.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理解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种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3.
林松 《企业活力》2012,(7):20-24
我国许多县域产业集聚区还处于建设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其内生性发展能力在技术创新,产品结构,市场化建设方面受到较多限制。要提升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内生性发展能力,关键是要从多方面入手构建一个有效的区域性技术创新网络。同时,通过加强循环经济系统的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和政府的宏观管理职能,建立一个县域产业集聚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实现县域产业集聚区内生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徐立昊 《价值工程》2015,(11):17-20
从项目内部收益率(IRR)、成本结构以及价格敏感性等三方面分析入手,研究了某煤制天然气项目的投资优化模式中,将空分单元外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煤制天然气项目对空分的依赖性较强,空分的成本在其总成本中的占比较重,其收益率对空分产品的价格也较为敏感,因此不建议将空分单元外包,应采取全投资或控股投资的方式建设该单元。  相似文献   

15.
利用企业契约理论框架的分析思路,本文对企业内部契约联结的结构和运行本质进行了深入分析。依据企业内部这一系列契约内容和功能的不同,可以把这些契约分为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和会计契约两种。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规定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组织结构和权利安排方式,它最终决定企业所有权即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状态,会计契约则决定企业剩余的计量方式。企业内部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和会计契约的耦合与互动构成企业契约的签订与履行过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以神华集团为研究对象,指出以企业集团为载体推动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是继以单个企业为载体的清洁生产路径,以多个彼此产权独立企业为载体的工业生态园、绿色供应链等路径之后,中国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又一条新路径。企业集团是中国实施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的较好载体,首先通过企业集团的产权关系纽带可以建立稳定的循环...  相似文献   

17.
曹璐  王连森 《价值工程》2012,31(14):119-120
资源基础观的企业发展,意味着资源的不断聚集与留衍,这有赖于资源的持续吸纳和有效利用。如果赋予资源持有者/投入者以尽可能完全的产权——明晰的归属权、适切的生产性控制权、严正的分配性控制权、足够的收益权、充分的留衍所有权,将促进资源吸纳及利用效率的提高进而企业的发展,而这需要相应的治理安排对这些权利、权力的实现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8.
妇女缠足在中国持续了一千年左右,晚清时已发展到了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农村劳动阶级的妇女也普遍缠足的程度。除缠足外还有一系列的习俗束缚着妇女参与社会劳动,强化着农村家庭内两性间的性别分工。本文通过家庭经济学中的性别分工理论研究传统农家生产的性别分工和效率,以及缠足等习俗对经济效率的损失和对性别分工的强化作用。性别分工的强化不仅仅是强化了女性的被奴役地位,在经济上还强化了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增强了农家的自给性质。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没有分离,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不发达,同时束缚了经济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赵瑛 《民营科技》2009,(5):44-45
国债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就国债的规模进行金融经济分析,并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提出对国债规模的一些认识。尽管国债规模较大,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由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所需,且我国具备扩大国债规模的条件,国债规模的扩大将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20.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是分析企业相对有效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鉴于钢铁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分析我国钢铁企业的规模经济有效性,结果表明,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的规模经济是无效的,最后,结合研究结果给出一些提高钢铁企业规模经济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