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型政府的绩效,成为我国当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借鉴国外成熟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和经验.设计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更好的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近期,银川市审计局组织全局干部进行了为期6天的绩效审计专题培训。培训班邀请审计署特派办的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从“绩效审计理论”“公共部门绩效审计”“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等方面对绩效审计的产生、发展及现状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讲解;同时介绍了政府绩效及公共投资绩效审计典型案例。通过培训,提高了参培人员对绩效审计的认识,拓宽了绩效审计思路,为进一步深化绩效审计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制约我国政府开展绩效审计的因素较多。从产生绩效审计交易成本的原因看,开展绩效审计面临的困境主要为定位不清、职责认定不清、对被审计单位了解不清三个方面。博弈模型能够推导出节约交易成本的绩效审计模式,该模式要求被审计单位出具绩效水平评价报告,而由审计人员对绩效水平评价报告的真实性进行复核,然后提出审计意见,这就为突破现有绩效审计困境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陈志刚 《特区财会》2003,(10):15-17
2001年,《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公布实施,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各部门进行绩效审计,每年向本级政府提交绩效审计报告,并向人大常委会报告绩效审计工作情况。2002年,深圳市审计局首次开展了政府绩效审计,并在深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提交了2002年度绩效审计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5.
我国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绩效审计存在问题 20世纪80年代,绩效审计随着我国审计署的诞生而进入我国。近几年来,各地审计部门采取措施,积极进行绩效审计的实践和创新,政府和人大对绩效审计也非常重视和支持,深圳和青岛等地审计局在积极开展绩效审计试点的同时,还不断地对绩效审计实践进行总结,绩效审计初见成效。在专项资金投资项目的审计方面逐步注入了绩效审计的内容;在外资投资领域,明确提出其审计目标是提高外资的使用效率;积极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使审计既包括合规性、合法性审查,又包括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的评价,成为财务审计与绩效审计的综合。  相似文献   

6.
公共资金绩效审计是在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上,审查财政资金使用所达到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程度.对政府履行职责,配置、管理、利用公共资金的合理性、有效性、科学性进行的审查、考量、分析、评价并提出审计建议,对规范政府行为、减少公共资金损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武汉市审计局对全市生活污水处理资金绩效进行了审计,该项目是该局“绩效审计推进年”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该局对环境绩效审计作出的一次大胆实践和探索,较好地解决了绩效审计选项难、审计转变观念难、审计评价难、审计建议难等问题,笔者试图结合审计实践对开展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资金绩效审计进行剖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辽阳市审计局在制定2008年度审计项目工作时,不断转变审计观念,创新审计模式,突出审计重点,积极探索开展绩效审计新路子,促进建立和完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8.
罗滨久 《审计文汇》2007,(11):22-22
大连市审计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撰写的.关于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科研论文,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投资处的亲身实践.从五个方面阐述了政府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定义、审计重点、审计的主要方法.揭示了当前影响政府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当前开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既有典型的事例.又有理论高度。对今后开展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审计文汇》2006,(10):4-7
大连市西岗区审计局 刘连胜 结合这次培训和区级审计工作的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绩效审计探索: 一是强化绩效审计意识,树立绩效审计观念。绩效审计是今后政府审计的主流,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审计机关审计本质的内在要求,尽管基层审计机关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在开展绩效审计上还存在不少困难,但不能让这些困难束缚我们的思想,羁绊我们迈向现代审计的步伐,重要的是树立开展绩效审计迫在眉睫的观念,加强绩效审计宣传,使审计干部和被审计对象从思想上先接受并认可.再逐步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10.
绩效审计是审计发展的必然产物和高级阶段,是当今世界政府审计的主流。本文结合我国近几年开展绩效审计的实践,从审计工作量、法律制度、发展体系、人力资源等方面与国外政府绩效审计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国外绩效审计的成功经验,为完善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审计》2005,(5):F0003-F0003
2004年,宝安区审计局首次尝试对宝安区龙华人民医院、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两个项目开展绩效审计。为做好该项工作,该局精心组织.慎重实施,按时按质量完成了审计任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被审计单位十分重视,认真落实整改。此次绩效审计引起了区委、区人大、区政府的高度关注,要求被审计单位认真落实整改,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审计机关要进一步加大绩效审计的力度,努力提高依法审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履行法律赋予审计长的职责,巴基斯坦于 1980年开始探索绩效审计 (Performance Audit),并同时建立了绩效审计局 (Performance Audit Wing)。起初,他们在荷兰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近 20年来,他们在绩效审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使绩效审计在国家审计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绩效审计局除了对全国绩效审计工作进行协调、指挥及制订操作规范外,还编写教材会同审计会计培训学校 (AATI)和铁路会计协会 (RAA)对巴基斯坦铁路水能发展局、军队会计部等机构,以及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的近 700名审计人员…  相似文献   

13.
绩效审计,又称“综合审计”、“全面审计”或“价值为本审计”。是指由具有独立性的机构和人员对政府单位或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以评价其经济资源使用效益及效果是否与预期目标相一致的审计活动。由于我国政府具有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身份,所以政府绩效审计的对象可划分为以下两部分;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公共工程及各项基金的机构和部门;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部门、拥有国有资产的企业单位。自1983年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审计制度以来,政府审计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监督财政财务收支、打击贪污腐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综合性的经济监督,我国政府审计目前仍只处于传统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阶段,离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绩效审计还相差较远,因此,深入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2009年,原州区审计局积极推行绩效审计和绩效审计调查,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对原州区医院门诊综合楼工程项目实施了绩效审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审计调查为主要载体,利用经济数据、审计数据、图表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提高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该项目核减工程费用达512万元,节约了政府投资,得到区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审计》2009,(5):5-6
近年来,南山区审计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推陈出新,通过深化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规范经济责任审计、推进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等多项措施,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累计审计项目456个,审计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22亿元,政府投资审计金额43亿元,审计核减金额3.18亿元;开展政府绩效审计项目23个,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43个,主要经验做法得到市领导的高度肯定,有效发挥了审计部门“免疫系统”的功能,在服务经济发展、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宁夏审计》2010,(1):55-55
1月12日,自治区审计厅印发《关于开展“绩效审计年”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建立绩效审计制度、探索绩效审计方法、加强绩效审计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意见,推动审计工作转型。至年底,经综合考核,石嘴山市、银川市、金风区、惠农区、盐池县、原州区、海原县审计局被评为全区“绩效审计年”活动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7.
实施绩效审计面临的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审计是指专门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独立地进行审查、分析,评价经济效益的优劣,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被审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审计活动。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对外开放的发展,绩效审计必定会成为我国政府审计的一项重  相似文献   

18.
今年,青铜峡市审计局在“绩效审计年”的活动中,积极探索绩效审计路子,近日,在对该市农机局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中,引入绩效审计的模式,并通过延伸审计,对使用专项资金购买的农机具的使用情况及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数据对比和分析,并征求了农机补贴户对购机补贴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县级审计部门推行绩效审计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审计局借鉴国外绩效审计经验,吸取先进的方法,从深圳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政府绩效审计,其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绩效审计已成为当今世界政府审计发展的主流,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政府绩效审计并未全面展开。其原因就在于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发展并不是独立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环境制度。本文从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审计模式、政府绩效审计法规体系以及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全面实施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前提条件尚不完全具备,并针对建立健全这四个基本前提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