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丁 《商》2013,(10):84-84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得到迅速普及,近年来,建立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之上的计算机审计也得到迅速发展。本文首先从两方面谈及计算机审计的含义;然后将计算机审计与传统人工审计进行比较,总结出计算机审计的现有特点;最后结合前沿的信息技术,提出对未来计算机审计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顾悦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3):141-14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会计电算化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实行会计电算化,极大地方便了会计业务的处理流程,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对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实施会计电算化审计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审计可视线索消失,导致审计难度加大;在制定新的审计准则时应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内部控制的评价,着重规范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计算机审计过程和相关的审计技术以及证据收集方面做出规范的计算机审计准则。网络时代的审计要求我们在互连网连接起来的全球化经济中,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对网络时代的审计进行全方位的开拓。根据目前审计工作的迫切需要,并借鉴国外先进的审计理论和技术,制定出一部侧重于对计算机系统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很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始采用计算机进行财务核算及财务管理.计算机辅助审计是伴随会计电算化系统产生和逐步发展起来的将计算机技术与传统审计相结合后诞生的一种新型审计,并随着电算化会计系统的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各行各业都融入信息技术的今天,会计和审计的信息化已成大势所趋。会计和审计信息化正在被广泛应用。会计审计信息化包含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介入。国内最常见的有会计电算化、网络会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网络会计、网络审计和ERP。本文就会计审计信息化的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以及对策等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以信息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深刻地改变着审计环境,审计环境的变化呼唤新的计算机审计模式理论用于指导计算机审计实务。但一直以来的计算机审计模式都是模仿手工,智能化水平低,使得计算机审计大大落后于会计信息化。因此,有必要对计算机审计模式进行重构,以彻底摆脱手工审计模式的桎梏,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数据处理优势,从而极大地提升审计的效率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从计算机审计角度看财务软件的功能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与传统手工审计不同,计算机审计的对象往往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这样,在实施计算机审计时,需要运用特殊的方法手段完成从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采集数据,追踪审计线索,获取审计证据,做出审计评价等任务,而这些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财务软件具备特定的满足计算机审计需要的功能。本文就是从几个侧面来探讨为了适应计算机审计实施的要求,财务软件除设计会计信息处理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功能之外,还应该设计什么样的功能等问题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传统的手工会计逐步转为会计电算化,而对注册会计师来说,面对大量的财务数据,以往的手工审计已不能很好地帮助其出具审计意见,计算机审计必将登上历史舞台.而计算机审计的出现也将影响手工审计,这样就使得计算机审计的风险加大,目前我国对于计算机审计风险的控制并不完善,国家政策的变动也将影响计算机审计的风险方向,所以,对计算机环境下的审计风险与对策的研究迫在眉睫.文章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审计风险的概念,再提出影响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原因并分析这些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并通过对各风险的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及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飞跃,这个飞跃给审计提出了新问题和要求,一是肉眼可见的审计线索减少;二是会计核算过程不直现;三是控制弊端的方法不严密。现代审计方法除原有方法外,还有只需对计算机系统的输入输出审查;对计算机的审计;利用计算机审计。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计算机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很快向更大范围扩展,审计工作中实施电算化已是当务之急,同时会计电算化也给审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针对当前会计电算化条件下审计的特点,对传统审计线索、审计内容、审计技术等进行改变、补充和完善,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建设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审计信息化也逐渐的提上日程并不断获得发展.计算机审计是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它对于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计算机审计对审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如何更好的加强计算机审计的建设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系统在管理和会计系统中的应用,利用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强大功能,让传统的手工数据处理系统变为电算化数据处理系统,审计的对象也随之产生了很多变化。在研究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和研究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的改善上,逐渐形成一门把会计、审计、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的多功能类型技术。本文主要探讨了计算机审计对企业内部管理及其审计工作中的作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社会,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对传统的审计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企业的实时审计受到实务和理论界的关注。企业实时审计的目的除了揭露会计处理上存在的错弊,更加强调对企业整体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活动进行审计,从源头上防止会计错弊的发生,增强企业管理水平和提高企业效益。实时审计不仅增强了企业的内部管理,还为企业经理人员的正确决策提供数据保障。本文以实时审计为研究对象,对企业内部审计中实时审计的制度设计以及运行机制进行探讨,期望为实时审计的广泛应用提供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审计人员在利用计算机对被审单位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影响计算机审计的风险因素有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类.控制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对策有:一是提高计算机审计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水平;二是降低计算机审计的检查风险.  相似文献   

14.
王昕 《消费导刊》2014,(7):185-185
当前,社会各行各业会计信息系统高速发展,大量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存储在计算机中,存在着计算机会计舞弊的可能性。信息系统审计通过对信息系统在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检查,揭示信息系统在设计、运行、管理、控制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审计数据的可靠性。大力开展信息系统审计研究,对于维护信息时代市场经济秩序,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被审计单位电算化会计管理实际,探讨了审计人员实施财政审计中如何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工具,创新传统审计方法,进行审计数据采集与处理、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  相似文献   

16.
会计行业在中国古代就存在了,在古代的商铺和作坊的运行中,会计被称为“账房”,工作性质是管理账目、核对支出,统计和结算劳动报酬、交纳的税款和计算盈利.到了现代,由于统计专业和财务专业的诞生,对组织和企业内部资产进行检查和审核的工作由受过相关训练的专门人员进行,称为会计.会计的工作统称为“审计”.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的审计方法发生了改变,信息化审计逐渐进入审计工作领域.本文首先对会计信息化审计进行概述,进而将信息化审计与传统审计方法进行对比,随后提出了信息化审计的实施事宜,是对会计信息化审计方法从原则到方法到结果上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办公中的普及应用,会计电算化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而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审计也有了新的发展变化。根据审计所面临的这种新的形势,本文拟就电子审计程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远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6):216-217
计算机和软件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会计电算化进入到了迅猛发展的阶段,同时也对会计电算化审计提出了新的挑战。从会计电算化基础内涵入手,通过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展开分析,运用分析、举例等方法原理,结合目前我国企业和审计的实际情况,讨论了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一系列影响、会计电算化审计面临的问题等,提出了会计电算化审计未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观点,得出了应加强内部控制、做好系统电算过程和结果的审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普及,计算机审计逐渐成为审计工作的核心内容,高职院校也与时俱进地开设了计算机审计课程。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审计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审计课程设置及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网络经济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会计模式,与其紧密相连的审计也面临着在观念、方法和技术上全面创新的重大挑战。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现代管理环境下,传统的审计取证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很难取到真实、准确、可靠的审计证据,集计算机技术、管理技术和审计技术三位一体的并行审计技术已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并行审计的概念、适用范围以及主要审计目标,并以此为基础,简要分析了运用并行审计技术实施并行审计的必要性;然后对实践中运用已较为成熟的四类并行审计技术进行简要介绍和评价;最后,简要论述实施并行审计技术的关键和成功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