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时期农民公共需求的特点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根本目标是满足农民群众的公共需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农村从温饱向小康社会的转变,农民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主体性和参与意识也明显提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改革,构建以农民公共需求为导向的农  相似文献   

2.
一、全面搞活市场流通 ,健全销售服务网络。一是建立规范化的村镇商品市场网络。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商家在小城镇和一些发达的农村社区 ,兴办一批连锁店、加盟店、专营店 ,将城市名店向农村延伸 ,统一配送质优价廉的商品 ,直接面向农村商品市场 ,把大商店的良好信誉、优质服务和丰富商品带到农村 ,给农民一个信得过的消费渠道。二是在大中城市建立蔬菜和副食品配送中心。放宽对农民进城经营的限制 ,把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和城市消费者密切联系起来 ,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也可以扩大城市消费。三是大力发展农民流通组织 ,鼓励更多的农民从事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农业税费改革从本质而言是农村分配关系的调整。但我国现有的制度安排和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财力的承受能力等现实状况,却给农村税制完善造成种种困难。1.目前国家财力的承受力有限,不能提供充足有效的财力支持。取消农民单独征收的税种后,对农民可征收个人所得税或商品流转税,使城乡居民享受一视同仁的税收待遇,但其直接后果表现为基层政府财政收入大量缩减。从所  相似文献   

4.
人类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当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时,必然伴随着城市化的到来。在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改革向深层次、广领域推进,现代化建设从质到量都不断加快的新时期,如何加速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进协已经成为关系当前和今后改革与发展全局的一个紧迫的重大课题。我们怀化市地处湖南西部,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丘陵区,农村人均耕地不到一亩,加快农民富裕进程和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出路的问题十分突出。一、加快山区农村城市化进程,首先要打破技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敞开技门,使农民初生产…  相似文献   

5.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金融意识的增强 ,目前在农村也充分地体现了出来。农民对农村信贷服务也有了更新更高的需求 ,过去那种简单的春贷秋收式的低层次信贷服务急需向以下三个方面转向。一是由生产型信贷转向商品型信贷。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民对信贷的需求已由过去只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一家一户封闭式生产型信贷需求转向发展集约化、商品化、开放式的商品型信贷需求 ,对资金的需求也由季节性转为长年性 ,由小额信贷转为大额信贷。二是由温饱型贷款转向消费信贷。农村改革的成功 ,农…  相似文献   

6.
农村市场监管对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加强和改进农村市场监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信息的闭塞和农民收入的有限,使农村成为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之地。三鹿结石奶粉事件受害最深的也是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改革和完善农村市场监管体制,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提高农村市场监管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改革,成功地运用了家庭联产承包制这强有力的政策杠杆,撬动了在“一大二公”体制下沉睡的农民,使长期蕴藏在广大农民中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快进发出来,从而获得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但是,随着农民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和改革的深层推进,单一的联产承包制对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作用趋于弱化,从而使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农村经济又一次处于徘徊不前的被动局面。如何走出徘徊,并使农村经济和农业再上新台阶?关键的问题仍然是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本文试用现代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和方法,对调动农民积极性问题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8.
土地作为一种商品走入了市场,那么,土地能否在这种形势下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农村土地使用制度能否适应发展的需要,更有利地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可以说迫在眉睫。就此,浅谈一下对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改革的几点看法。首先,我认为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改革在方向上应做到"四化":(一)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专业化,即技术全面化,生产科学化,经营多元化。所谓技术全面化,就是使农民能够掌握从用地到养地、改良土地的全面技术,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改变过去农民"文化少,素质低"的现象;生产科学化,就是使农民能够采用科学的技术,配备先进的生产设备,以提高产量、质量;经营多元化就是要求农民对市场有预测的眼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卖难、价格低,农民增收难,仍然是政府的“心病”。如何为农民寻求更多的收入来源,已成当务之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增收难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难以提高,即农产品价值难以实现和增值;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或潜在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但笔者认为,这既是两个难处同时也是两个增收的潜在空间,其转化的切入点是农产品出口贸易。  相似文献   

10.
农村青年经纪人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东敏 《江南论坛》2006,(11):28-29
一、农村青年经纪人是农民与市场沟通的桥梁 农村青年经纪人活跃在农产品销售的物流中.将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城镇市场,既满足了城里人的需求,丰富了城市市场,又为农民出售自己的商品,开辟更多渠道;同时,他们还将需求信息、市场价格、生产技术、优良品种带回农村.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下,农民并没有真正意义或物权意义上的土地财产权利。从成都市改革的实践经验来看,在这场改革中,农民个体表达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权能的完整性及"私有化"的强烈追求,以"还权赋能"为指向的成都市的土地制度改革适应了农民的这一要求。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指导下进行新的实践探索,改革的方向是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制度框架下使物权化的土地产权向农民回归,重新构建农民与农村经济长期发展的财产权基础。  相似文献   

12.
<正>近些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开始确立,农村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金等逐渐流动起来,进行重新组合。这是新形势下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那么,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认识和把握农村生产要素流动的状况和特点,以促进其在更大范围内的合理流动?现结合滨海县的实际作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一) 农村改革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两次重大调整,农村生产力也随之出现了两次较大的提高。一次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中长期积蓄的能量得到了空前释放。一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和逐步建立,使广大农民从对土地的依附关系上得以解放出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由田头走向市场。比较这两次变化和调整,不难看出,第一  相似文献   

13.
目 前在全国大范围内展开的农村税费改革 ,被许多学者、媒体炒作为中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之后的“第三次革命”。土地改革使广大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家庭联产承包又使农民获得了自由耕种的权利 ,两者都极大地释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改变了农民的命运 ,切实增加了他们的收益 ,因而将其称为农村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革命 ,应该是不为过的。但是对于这次税费改革的作用 ,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后 ,我国农村面临的根本性的问题是如何解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所带来的隐性失业和低生产效率 ,如何通过持续的增加收入从而有效地缩小城乡差别。事实上 ,当前我们所进行的农村税费改革 ,其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并不能解决我国农村的根本性问题 ,因此也很难说得上是“第三次革命” ,最多可以称为一次“改良” ,所以我们对当前的税费改革应该有理性的认识 ,在进行这项改革的过程中要切实注意一些相关的问题。(一 )农村税费改革既不是我国农村改革最终目的 ,也不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途径。目前 ,我国的“三农”问题极大地制约着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农民的负担重 ,收入增长减缓 ,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极...  相似文献   

14.
如何实现农村的稳定 ?我认为 ,根本靠发展 ,关键在干部 ,民主建设是基础 ,有效的机制是保障。一、发展是解决稳定问题的根本。抓稳定 ,根本出路在发展。农村发展 ,重点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农村经济增长 ,使农民吃穿不愁 ,丰衣足食 ,人心安定 ,这是整个农村稳定的根本。当前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必须解决好政府作用如何发挥问题。政府行为应从管理向服务转变 ,由指挥向引导倾斜 ,重点应放在组织、引导和示范上 ,用无形的手帮助引导农民抓生产、搞流通、促增收。具体讲 ,就是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研究、开拓、培育发展市场。…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拓展和占领市场,拉动产业链向社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然而,长期以来,农民地处分散闭塞的农村,很难了解市场信息,自身缺乏强有力的代言组织,各农户的商品数量不多,绝大部分是没有经过加工的低档产品,进人专业批发市场有困难,很难在市场上站住脚跟。如何引导农民学会将农产品通过贮存、加工。销售纳人整个社会统一的大市场,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进而使农民的劳动产品在市场上实现其价值,就必须积极引导农民直接进入市场,参与流通,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一、农民进入市…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改革的胜利,促使千百万农民冲击“庄园”、打破“城堡”,向城市进军,城市经济改革的深入,激发城市各种生产要素有组织、有步骤地向农村扩散转移。这两股潮流的撞击和汇合,使城乡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试就它的发展趋势作一些分析和探讨。一、建立新型城乡关系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城乡关系就其本质是一种生产关系,决定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又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城市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是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因此,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致富农民,促进农村繁荣,一直是苏州农村最鲜明的特色。这几年,广大的农民群众与基层干部始终坚持集体经济的改革与创新,使农村集体经济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一、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必然性农村集体经济从诞生、发展到现在,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与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 家庭联产承包制推行以来,特别是1984年以后,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农民商品观念的增强,一部分发达地区率先冲出了自给自足的小循环,转向了社会化的大循环,商品量迅猛增加,商品率不断提高,集约化经营和分工分业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农民不但从高投入、高产出上寻求最佳效益,而且对趋利避害、减缓经营风险的要求也进一步增强。因此,对产前、  相似文献   

19.
<正>土地制度是指在一定经济性会条件下的土地关系总和。主要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以及国家的宏观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的一个主要社会经济问题。随着我国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土地制度也在不同的时期存在了很大差异,本文就当前土地制度改革作一探讨。 一、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是我国土地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历经改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在我国广大农村普遍推行,实现了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农民第一次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从而使农民和土地这一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这一土地改革使几乎所有中国农民家庭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不仅给中国的农业,也给中国经济的其它部门带来了良好的结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主要表现在农村的繁荣带来了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全国的经济发展。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已面临着诸多新情况,从土地的产权、管理、使用到流动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增杰 《经济问题》1991,(8):19-20,18
搞活农村商品流通,是发展农村生产力,繁荣农村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基本任务和重要步骤。这是因为,生产和流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产决定流通,流通促进生产,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因此,在广大农民迫切希望早日脱贫致富、努力发展商品经济的同时,更需要搞活农村商品流通。那么,如何围绕生产拓宽流通渠道,搞活商品流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呢?经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诸多复杂的问题中,从农村干部和群众的呼声中,逐步理出了这样的思路: 首先,搞活农村商品流通,既要注意解决人们商品观念不强的问题,更要重视解决农村市场发育不全不够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