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7 毫秒
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内涵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我国存在明显的基本公共服务的地区差异:公共服务能力的差异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本文将用一些简单的统计方法从人均财政收入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和人口密度两个角度说明这种差异的存在,并基于此分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顺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服务、公共就业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作为一级指标,配合采用16个二级指标构建了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泰尔指数对我国2000-2012年各省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项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省际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现象严重,而且不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非均等化现状及趋势存在显著差异,省际间经济发展与财政能力的差异以及政府决策者的执政理念与行政作为成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非均等化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3.
黄莹 《经济纵横》2012,(7):64-66,116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存在着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地区差异明显、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导致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央和地方财政存在着纵向不均衡和横向不均衡问题。因此,应以实现财政均衡为手段,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省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现阶段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区域协调发展所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在回顾和总结现有关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构建包含基础教育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社会保障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生态环境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等六个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了2011年我国各省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并对其呈现出的区域格局及区域差异进行探讨,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偏低,多数省区处于中低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在区域分布格局上有所差异,但并不显著;我国省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外溢效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空间差异格局与质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顺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和谐社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在探讨基本公共服务内涵的基础上,以教育服务、文化服务、卫生服务、信息化服务、生态环境服务、基础设施服务、社会保障服务7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我国市级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用熵值法对我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除拉萨)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城市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总体不高,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从东部沿海到中、西部逐步降低的特点;基本公共服务质量较高的城市呈"群"状分布,与城市群有较好的拟合;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与城市规模存在对应关系;公共服务水平各单项水平不均衡等。  相似文献   

6.
利用熵值法测度了2007—2019年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动态空间收敛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时空分布、收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而五大城市群间表现为非均衡特征。(2)从区域差异来看,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区间差距,但城市群内部差异不大。(3)从收敛特征来看,我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呈现显著的β收敛特征,加入影响因素后,收敛速度增加。(4)政府治理效率、地方政府竞争、数字普惠金融、人口规模和地方财政自给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公共服务供给,其中数字普惠金融和人口规模还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而分配正义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价值导向。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结构失衡,基本公共服务存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分配不均问题。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平衡财权和事权,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参与和执行机制,兼顾基本公共服务分配的效率和公平。  相似文献   

8.
运用综合指数法构建了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数,考察了2007—2015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并采用泰尔指数法对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的省际差异进行测度与分解。结果显示:中国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存在较为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整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且该差异在样本期间呈U型扩大态势;平均68%的总体差异来源于区域内差异。最后指出,在环境分权体制背景下,政府在制定环境保护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禀赋和环境治理努力程度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脚步,我国在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也逐渐增长,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根据1978—2013年历年来我国的财政收支数据比对以及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同地区间与城乡间的差距,外部比例与内部比例结合剖析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对房价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斌 《经济论坛》2011,(4):164-166
基本公共服务完善与否对人口迁徙具有重要影响,进而对一个地区的房价产生影响。文章利用35个大中城市数据,在控制影响房价的相关因素的条件下,就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对房价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发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并对房价的影响显著。因而,必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中西部地区城镇综合承载力,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房价上涨矛盾,满足我国城城镇化需要。  相似文献   

11.
从整体上看,新疆各地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与全国相比,似乎处在较好的状态;但是如果从区域内部的差距以及考虑到新疆基本公共服务的成本,新疆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新疆各地州、南北疆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我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内容,我党力求实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目标.在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与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有较大的关系.想要实现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提升,满足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目标就必须要形成较为全面的视角,以公共服务管理的统筹,在制度、政策、财政、人员和管理方面投入更多的关注和建设.从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想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农村享受到社会养老保障的更多福利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指标体系和均等化评估方法,对我国7大类基本公共服务和综合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在2005~2012年省际的均等化状况进行考察。研究发现:省际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较高,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偏低,社会保障与就业、文化体育与传媒、教育以及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低。公共安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一定波动、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存在很大波动,且均等化程度无改善;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存在一定波动,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与就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存在很大波动,但均等化程度呈现上升态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呈现稳定的改善态势。省际综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偏低,但均等化程度稳定上升。  相似文献   

14.
董晔璐 《经济论坛》2014,(4):169-173
本文通过构建涵盖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设施、科学技术和环境保护6个方面15个指标的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1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省际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绩效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该文采用全国大规模调查数据,检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分布水平。结果表明:我国公众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本公共服务分配不均衡和享用不普惠较为明显;资源配置区域差距大,表现在东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充足、分配均衡、获得可及和享用普惠的程度显著高于东北、西部和中部;住房保障服务、劳动就业服务、基本社会服务与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满意度较低;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与客观绩效并非正向关联,揭示东部和城镇居民公共服务需求可能已由规模效率的追求转变为质量的渴求,西部和农村居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尚停留在保基本和均等化的数量层面。  相似文献   

1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晗  任保平 《经济前沿》2011,(4):95-103
福利分配是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一项内容,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通过缩小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来提高社会福利总水平从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本文结合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公共服务状况,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建立指标体系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状况做出评价,认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90年代中期至今发展迅速,但各地区差异较大,特别是社会保障领域和公共卫生医疗领域均等化水平较低。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水平,需进一步改革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明确各级政府权责关系,加大财政支出中基本公共服务比重,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偏向落后地区,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7.
经济增长是近20多年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改善的最主要动力,但随着政府财政能力的日渐充裕,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却逐渐成为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制约因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偏好的贡献度势头较好,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的较快增长,成为了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的新动力.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并逐渐增强在基本公共服务支出领域的责任,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偏好有可能会成为下一时期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增长的强劲动力.为实现"共享发展"理念,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加快构建更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以消除贫困为切入点进一步改善民生.  相似文献   

18.
熊兴  余兴厚  陈伟 《技术经济》2016,(8):99-105
在分析三峡库区地区特殊性的基础上,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视角,构建了三峡库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探讨了三峡库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现状及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就空间格局特征而言,三峡库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就基本公共服务内容而言,三峡库区的基础教育均等化程度较高,但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的地区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卢洪友  祁毓 《财经研究》2013,(6):106-118
文章在Grossman健康生产函数的基础上纳入环境污染因素,使用世界116个国家(地区)1997-2009年的面板数据,验证了环境污染对国民健康的影响、差异及公共服务因素的作用。研究发现:环境污染对国民健康的影响是显著的,当加入若干公共服务因素后,该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环境的健康效应在不同性别间和国家间存在差异;在不同健康水平上,环境污染的影响差异同样明显。门槛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各国(地区)环境健康风险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该国(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当教育、基础设施、卫生公共服务和环境公共服务跨过了各自的门槛时,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通过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来治理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所产生的健康威胁,而且还能够提升整体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福祉。  相似文献   

20.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是新时期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江苏省13城市为案例,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实证揭示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经济发展以及两者耦合协调度的总体特征和时空特征。研究发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改善可以通过经济要素条件的传递机制推动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又反过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的改善,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耦合协调关系。这种关系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阶段表现出不同特征。而在短期内则呈现"升—降—升—降"的小振幅波浪式变化,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速度决定拐点出现的周期长短。江苏省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总体表现为相对协调,但也呈现出苏南苏中苏北地带性差异,2011—2013年全省除扬州市之外的其他12市耦合协调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升,到2014年除扬州和镇江两市外,其他11城市耦合协调性都出现了拐点。最后,提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路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