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限售股解禁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将限售股定义为股改限售股和首发限售股,在分析了限售股解禁对股市的影响后,提出了通过对股改限售股征收“特别税”并采取“先征收,后返还”的方式减轻限售股解禁的压力;而对于首发限售股则应该从发行方式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期权定价模型对可交易性折扣进行了建模,提出了可交易性价值转移假说,对限售股解禁的价格效应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限售股解禁事件对股票价格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1)根据可交易性折扣模型,随着限售期的逐渐缩短,流通股的可交易性价值将减少,限售股解禁实质上是一个可交易性价值从流通股向限售股转移的过程;(2)限售股解禁事件导致的累计异常收益主要形成于解禁前,并且呈现出显著的、稳定的、持续的下降趋势,而在解禁后略有回升;(3)较高的新增流通股相对比例、股价套利风险以及限售股股东减持意愿将加大限售股解禁事件对股票价格的负向影响。文章为限售股解禁导致的股票定价异象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也为限售股解禁前的股票资产定价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研究结论对于投资者把握股价趋势、优化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分解为提前反应和减持效应,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和对比分析实证考察了各类影响因素与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特征.研究表明:总体上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反应显著为负;高估值和预期业绩好的公司受解禁因素冲击影响较小;与原有流通规模相比,解禁比重越大,解禁前后股价受冲击力度越大;融资形成的限售股在解禁时对市场的冲击力度和时间远强于其他类别的影响;牛市和熊市两类市场环境下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解禁信息的心理冲击更强于实际减持冲击.限售股解禁问题是整个市场的股票供给急剧增加背景下的供求失衡问题,应从供求两个方面考虑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2006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改革年,伴随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的解决,证券市场进入了后股改时代.许多在股改时期的限售股已经达到解禁时间,在限售股解禁之后有些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全流通股.这也达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但是,在获得股改成功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大小非"获得了全流通的权利后不计成本的抛售股票给A股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小非"的集中抛售对股票市场的危害更为严重,造成我国上证指数暴跌73%左右.大量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对我国股票市场也都失去了信心.所以,在"大小非"解禁高峰即将到来的2009年和2010年我们必须对"大小非"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以解决它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问题,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小非"的涵义和历史根源.了解到"大小非"存在的现状,探讨了"大小非"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重点提出了解决"大小非"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大小非为主的限售股解禁对A股市场究竟有无冲击?冲击程度多大?存在怎样的时间节点规律?解禁类型、解禁规模与市场环境等因素对解禁效应有无影响?本文拟采用事件研究法给予实证。基于2006年以来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解禁样本,结果证实:限售股解禁的市场冲击效应主要在解禁前得以反应,尤以解禁当日和之前3个交易日的冲击效应最为明显;分组检验的结果除进一步证实解禁事件的冲击效应提前反应外,还表明限售股解禁类型(大小非还是大小限)、解禁规模(大于10%还是小于10%)以及市场环境(牛市阶段还是熊市阶段)等因素并没有造成解禁效应的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在控制相关变量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扩展了这一结论。文章还发现高估值的个股限售股解禁的冲击效应相对较小,并认为这与A股市场强者恒强的市场运行结构特征有关。  相似文献   

6.
限售股解禁、过度反应与股市振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8年1月—2009年3月沪深两市的1 341个限售股解禁事件为样本,研究其解禁前后个股非正常收益率和成交量的变化,结论显示,股市中存在明显的过度反应,并且限售股月解禁比例与沪深300指数滞后两个月的月度收益率高度相关。其原因在于,微观上投资者对于个股限售股解禁事件的过度反应汇总到一起,形成宏观上的投资者正反馈交易行为,进而造成了股市振荡。  相似文献   

7.
傅传锐 《经济经纬》2012,(1):142-147
笔者利用系综经验模式分解方法(EEMD)考察了股改启动前、股改期间与股改基本完成后上证综指与深证成指的波动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实证结果表明:与股改基本完成前相比,股改后我国股市的波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即短期波动成分成为解释股市总体波动的最主要因素。同时,中期波动成分的平均周期大幅延长。股改后限售股大规模且集中解禁与减持对股市的冲击强化了市场的短线投机行为,引发股市短期波动急剧增加。而人民币升值、次贷危机等导致中期波动更具持久性。  相似文献   

8.
王旭 《经济师》2010,(2):99-100
国有限售股包括来源于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存量国有限售股和来源于股权分置改革实施"新老划断"之后的增量国有限售股。"新老划断"之后国有限售股呈现动态化、常态化新特点。针对国有限售股的新特点,文章从国有控股股东的角度,以法律制度所确认的股东控制权为依据,对国有限售股减持模式作出全局性、框架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异质信念与卖空限制的理论出发对股票需求曲线的形状进行了研究,理论上证明了股票需求曲线倾斜这一命题,然后以股权分置改革为背景,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4 413起股改限售股解禁事件的价格效应,研究发现,解禁事件发生的-20至20天的窗口期累积异常收益为-1.85%,解禁事件带来明显负的异常收益,支持了股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假说。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限售股解禁的数据分析,以及限售股解禁对股票市场趋势、公众投资者心理影响的研究,为科学解决限售股上市流通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股权分置改革前的非流通股协议转让样本与股权分置改革后的限售股票转让样本研究中国股票市场的流通性价值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流通性存在价值,股权分置改革前,股票流通性价值水平均值约为66%,流通股市场的流动性显著影响股票流通性价值,但流通股的流动性与流通股价格波动率对股票流通性价值没有显著影响;股改后的股票流通性价值水平约为56%,流通股的流动性与波动性水平显著影响流通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资本市场》2009,(2):50-53
<正>当前,全球性经济危机还在继续,与此同时,中国股改遗留下来的"大小非"以及其他限售股即将迎来解禁高峰,上市公司也将交出一张张难看的业绩报表……在如此混乱的局面之下,A股市场再次陷入新一轮的低谷。事实上,只要理清种种客观现实的内在联系,理性预期,不难发现,出路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13.
李骁 《资本市场》2009,(2):42-47
全球性经济危机的脚步尚未停歇,中国股改遗留下来的“大小非”以及其他限售股即将迎来新一轮的解禁高峰,而上市公司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之下,也将面临一张张难看的业绩报表……中国股市可谓是内忧外患,前行之路迷雾重重。  相似文献   

14.
<正>市场信息2月1日为首批创业板公司首批网下申购限售股上市流通日,去年10月30日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共计1.22亿股解禁,市值超过50亿元。其中,基金持股占据了三成,达3959.38万股。  相似文献   

15.
刘美萍 《生产力研究》2014,(1):46-51,145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流通股比例增加、股权集中度下降和国有股比例降低,文章采用2005—2010年沪深两市A股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股改限售股的逐步解禁对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实证结果发现,股权集中度的下降和国有股比例的降低并未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产生显著影响,而流通股比例的增加却有显著影响,说明了股权分置改革并未显著提高上市公司股权制衡水平和公司治理水平,而仅仅改变了大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掠夺方式。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2008,(10):74-81
今年以来,伴随着限售股解禁对市场压力的增大,业内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在公开场合提倡用可交换债券缓解限售股解禁对市场的冲击,而证监会也表示要开发可交换债券等市场流动性管理工具,并于9月5日就《上市公司股东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正如当年股权分置改革诞生了权证一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限售股解禁将是证监会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这个领域很有可能会诞生新的投资品种,而可交换债券则是其中的创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7.
动态资讯     
<正>大事[2009年12月3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根据通知,自2010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限售股取得的所得,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个人  相似文献   

18.
张俊玲 《资本市场》2011,(11):88-91
<正>2010年7月19日,盛桥资本持有的友阿股份(002277.SZ)限售股份解禁上市,标志着A股IPO重启两年后,PE开始迎来密集解禁收获期,其投资也开始逐步变现退出。根据ChinaVenture投中集团统计分析显示,自2009年7月IPO重启至2011年8月,A股市场上共有134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达到6124.04点,但后来却掉头向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是27个月来的最低点,跌幅达到72%.究其原因,文章认为股权分置中限售股(大小非)解禁带来的市场扩容的压力是重要原因.通过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股指成分股大小非解禁首日对其股价的影响,研究大小非解禁与减持是否会造成股价下跌,大小非解禁与减持的相关指标和影响因素对股价下跌的解释力度有多大.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股权分置改革的市场效率,以首家股改公司限售股上市为时点将上证指数收益率序列分为股改前序列组和包含股改的全期序列组,使用其周收益率和月收益宰序列的滞后期和当期收益率训练BP神经网络,并用预测值拟合实际值.对比同一频次的组间拟合精度和同一组内不同频次的拟合精度发现,股改并未提升市场效率,而且股票收益率的长期记忆性强于短期记忆性.规范股市发展还需要健全和完善股改相关配套措施并合理把握股改相关政策出台的时机和节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