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佳鸿 《大众商务》2010,(10):211-211
在不同的场合和领域,"价值"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而正因为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使其跻身于社会科学基本范畴的行列。法的现象的价值是伴随着价值观念以及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是在价值理论和法的价值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法的价值的产生主要受经济因素和人类理性因素的影响。法的现象的价值作为一个关系范畴,它反映着主体对于实现法权理想的一种追求。其从根本上来讲是社会主体在漫长的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的权利义务要求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与外延是灵活的,会因生产的具体方式及社会性质变化而变化.即使是同一生产的具体方式或同一社会性质的生产,其内涵与外延也会在形式与实质上有很大的差异.对这种变化与差异进行分析,不仅有益于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认识,也有益于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历史发展的阐述,说明了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的内涵及外延.而今的电脑网络时代,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传统的会计理论也收到强烈的冲击.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笔者通过对会计主体本质的深入再思考,谨慎提出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理论经得起新经济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服务行政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这就为行政权的行使主体提出了新的价值要求和实践方案.而目前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出现了难以愈合的裂缝,诸如内涵与外延的冲突、主体范围的狭窄、主体种类的单一、责任定位的错误等,最终破坏的是服务行政的服务本质要求.因此,在服务行政的框架下对行政主体理论进行重构则颇具时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工程"范畴在逐步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其内涵和外延都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工程的应用范围也由自然领域渐渐拓展到社会领域.站在工程哲学的高度,对工程进行社会属性层面的解读,能够对"社会工程"范式作出明确的一般性建构与阐释,从而可以确立起工程哲学关照社会工程的必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范畴的内涵与外延是灵活的,会因生产的具体方式及社会性质变化而变化。即使是同一生产的具体方式或同一社会性质的生产,其内涵与外延也会在形式与实质上有很大的差异。对这种变化与差异进行分析,不仅有益于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认识,也有益于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本认为,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马克思在建立劳动价值和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理论过程中坚持的观点和方法,对于科学理解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劳动范畴内涵的外延,从而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的认识;其次,必然开拓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新视野,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  相似文献   

8.
公民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由公民现象这种社会存在派生出来的,具有历史性、具体性和社会性特征。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水平、社会交往方式以及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变化,公民意识的价值和内涵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公民意识动态变化的历史图景,直接反映着不同历史阶段的人的不同发展形态和发展特质并最终揭示着产生这种现象的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9.
基于不同的理论视角,会有不同的理性范畴的内涵界定.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通过牛顿经典物理学隐喻建立起来的均衡分析,其理性基础实际上就是忽视了过程和时间分析的实质理性.演化经济学侧重于被新古典理论作为背景因素的过程分析,其理性基础是程序理性.构建作为过程或程序理性的适应性理性,是对着眼于实质理性的完全理性或"程度"层面的有限理性的拓展,并且适应性理性是本体论意义上解释社会经济演化现象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金融体制改革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激励和动力,金融发展是一个通过其外延形式的发展逐渐构筑起金融核心功能的过程,也是金融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并拥有其内涵与外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活动逐渐成为经济系统运动的核心和血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因此必然会对金融改革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使金融发展的外延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其中,绿色金融发展的方向、路径与重点及步骤等将为我国金融外延发展增添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资世界和人类社会都处在永恒地发展中 ,因而反映自然变化和社会变化的科学范畴都不是永恒的。重新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劳动在其发展中会突破其一般性的规定性 ,出现不同的历史特点和发展特征。作为反映和概括抽象劳动发展规律的劳动价值论 ,也应当有它的不同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2.
正确理解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必须注意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是生产劳动的内涵和外延不能随意扩大;二是物化劳动与活劳动不能相提并论;三是科学技术不能等同于科技劳动;四是价值和效用是两个不同范畴;五是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没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饮食美的范畴是根据饮食审美主体审美感受的不同对饮食美的分类,是饮食美本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态.俚俗与典雅是反映饮食审美主体对饮食美呈现氛围基本类别的感受的范畴,带有一般性、基础性,二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反映饮食审美主体对饮食美创造技法基本关系感受的范畴天然与雕饰,二者的关系是相对的、辩证的,关键在于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唯物史观的理论有所创新和发展。首先,在社会发展动力思想方面,深刻阐发了科学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知识分子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等必然规律;其次,在社会意识理论方面,深刻反映了社会意识的能动性原理,高度评价先进化的能动作用,它代表着先进化的前进方向;其三,在群众观点方面,科学地认识人民群众的先进性,揭示了社会主义利益原则的丰富内涵,重新界定和丰富了“人民”的概念等。  相似文献   

15.
饮食审美主体在理性认识延展的审美感层面是凭借自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积累所形成的对于不同饮食美感受的基础类别划分.古典性与时代性是反映饮食审美主体对于饮食美时间展开的基本类别感受的范畴,只有将古典与时代完美结合,人类饮食文化才能源远流长.而国际化与本土化是反映饮食审美主体对于饮食美发展趋势的基本类别感受的范畴,二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6.
饮食美的范畴的形成根据是饮食审美主体从感性直观品评和理性认识延展两个层面产生的不同的审美感受.简朴与豪华是反映饮食审美主体对于饮食美丰简设计的基本类别感受的范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贵在精神,贵在意蕴.而反映饮食审美主体对饮食空间差异基本类别的感受的民族性与地域性,都是历史形成的,更是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谷书堂和钱伯海等学者提出的生产诸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论点进行了分析和批判.认为“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和“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理论”都混淆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中的关键性概念,是不科学的。作者认为非劳动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试图用扩大劳动概念的外延而将非劳动生产要素纳入创造价值的范畴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是萨伊要素价值论的翻版。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基本原则是经济法的基本范畴。通过对法律原则内涵的法理阐释,并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法理论研究中关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成果的回顾和梳理,发现"适当干预"原则和"社会本位"原则是经济法基本原则体系中的共识性原则。现有的研究中对于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提炼存在着诸多的误区,检讨以往提炼方法的不足,探索和把握现代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提炼路径,不仅要准确把握其内涵、考虑其政治道德和法的价值取向,而且应当重视"建设性阐释"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正>生产力是社会历史领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对生产力已做过多方面的分析,例如: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生产力的特点及其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等.这些分析基本是各自独立的,反映了生产力范畴的不同侧面.但如果进一步探讨生产力是怎么决定生产关系的、为什么生产力呈现出与生产关系不同的特点、为什么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不能超越时,其原因性的分析很少。我认为,在对生产力概念的理解上,可以从更深层的内涵去把握,这一深层内涵有助于解答上述各方面问题.生产力的这个深层内涵就是——生产力是人与物(包括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自然法思想内涵的法价值及实践追求为世界民法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理论动力.其平等、独立、自由和正义等取向对中国民法典制定有重要的意义及价值影响.结合自然法思想,考量当下社会法利益的契合点,中国民法典应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选择和追求秩序与效益、意思自治、私权神圣和平等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