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方物流企业主导供应链金融具有较强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整合优势和风险控制优势,能实现各参与主体的协作共赢。鉴于银行业尚未放开,我国的供应链金融实践多由金融机构主导,第三方物流企业无法自主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借鉴UPS的实践经验,针对当前环境,构建本土第三方物流供应链金融的两种运作模式。第三方物流企业需增强自主性,强化物流优势与业务创新,主动依托商业银行主导开展非自有资金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同时,积极为组建自己的金融机构做准备,加强实践探索和网络平台建设,以在不远的将来有效开展自有资金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供应链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2.
张华  俞梦曦  陈丹 《中国市场》2007,(41):104-105
金融供应链强调供应链的资金流与物流、信息流的整合与协调,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提高供应链中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的协调性为目标,拟构建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导的金融供应链风险防范机制,以期为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傅永华 《中国市场》2011,(28):61-63
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商时越来越关注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是不是更加便利,是否有更多的增值服务,企业对物流公司的要求已经从最初的物流服务的需求扩展到包含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一个供应链的整体服务,因此资金的结算、融资的物流金融服务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一个新的巨大的增长点。本文研究了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的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物流金融作为金融业务与物流业务融合的现代服务业,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和保障,同时物流机构的高效运营是物流金融业务得以实现的基础,两者必须紧密配合。资金流和物流二者如产生脱节或滞后现象,就会影响整个物流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增加运营成本,影响时效。因此物流金融业务需要物流和资金流的高度统一协同的运转。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物流服务的提供者,物流的整个运作过程都是由物流企业完成的,物流企业在提供物流服务的同时.拓展物流金融服务,不但解决了物流与资金流融合的难题,并且为企业自身拓展了广阔的发展领域和空间。金融企业传统的服务  相似文献   

5.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开发的面向中小企业的新型信贷模式。通过将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机结合,拓展了银行贷款业务的范围,降低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供应链金融的实质是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整个供应链上的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开发的面向中小企业的新型信贷模式。通过将供应链中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机结合,拓展了银行贷款业务的范围,降低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供应链金融的实质是以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整个供应链上的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7.
物流金融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资源、信息资源与金融机构的资金流资源的紧密结合,从而为资金约束企业提供供应链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主要探讨物流金融运作模式中,第三方物流企业与资金约束企业之间的运营决策博弈,并引入股权机制优化其流程机理,通过建模对比分析模式优化前后经销商的订购量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收益状况,以此证明融资效果的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供应链金融不仅改善了供应链中的资金流,而且整合了供应链中的物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等多种资源,打破了传统的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使得企业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更为公平合理,也为金融机构拓宽了业务渠道,形成了供应商、物流商、采购商、金融机构等"多方共赢"的新局面。文章在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的服务现状进行描述分析,针对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同时提出了供应链金融未来发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运行结果表明:平台实现了金融服务升级运行,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创新性地服务了企业生产经营及日益个性化的需求,改善了"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生态。这种创新业务模式的核心就是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整合,结合产业运作的特点,有效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活动中的融资难问题,将信息资源、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高度结合,实现信息效益、产业效益和金融效益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供应链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跻身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对供应链上各相关企业资金流的高效运作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电子商务平台和物流服务商交互配合作用,通过分析淮矿物流"平台+基地"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研究企业如何通过构建"平台+基地"模式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同步协调,从而使企业借助有效衔接获取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