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余磊  张辉  陈吕平 《宁波通讯》2014,(14):37-37
<正>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市"五水共治"工作加速由"规划图"向"实景图"推进,多项考核指标居全省前列。前6个月全市累计清理垃圾河174条,完成270公里"黑臭河"治理,"治水强基"项目完成投资约24亿元,占年度任务的54%。今年上半年,我市"五水共治"多项考核指标全省领先,其中垃圾河清理完成长度比例、黑臭河清理完成今年任务比例居全省第一位。上半年,在农村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2.
正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五水共治"决策部署,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合力攻坚,探索创新,构建新模式、优化新体系、发挥新效益,建立健全体制机制,通过治"水"倒逼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清三河,形成河道水环境治理新机制。一是标本兼治"清三河"。综合运用截污纳管、清淤疏浚、换水活水、河道整治、生态修复等方式清理黑河、臭河、垃圾河1062公里,各县(市)区一大批黑臭河实现美丽蜕变。二是常态长效清淤泥。连续三年将河道清淤  相似文献   

3.
黄明朗 《宁波通讯》2014,(11):35-35
<正>"五水共治"正以雷霆万钧之力在浙江大地全面推进,其规划之全面、工程之宏伟、投入之巨额、发动之广泛、声势之浩大、组织之严密、措施之扎实、追责之严厉,史无前例。然而,近期媒体披露的"黑河、臭河、垃圾河"久治不愈、前治后污、边治边污等现象,所有县(市)区都"榜上有名",一些昔日水质清澈的河流,变成得"触目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海曙区以统筹谋划、标本兼治、长效管理为理念,多措并举深入推进"五水共治":坚决杜绝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换来南塘河、月湖等美丽河湖常年碧水悠悠;完善的河长制推进水环境管护深入细致末梢,助力海曙区"五水共治"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5月13日,海曙区夺得2018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这是对海曙区深入推进"五水共治"的最好褒奖。  相似文献   

5.
正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六争攻坚、三年攀高"决策部署,全面深化"五水共治"和河长制工作,慈溪市以"河小二"百米志愿岗为载体,以人口密集区、工业集聚区周边河流为重点,以"百米"为单位,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推行"河小二"百米志愿岗全域全覆盖,通过河流区域全覆盖、"河小二"志愿服务全覆盖,全面协助参与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改善、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百米志愿岗5600余个,"河小二"4万余名。  相似文献   

6.
《宁波通讯》2014,(17):60-61
<正>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对于"五水共治"工作的决策部署,东钱湖镇大力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和抓节水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重点工程扎实推进,治水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明确任务完善机构结合实际,制定了区镇一体的"五水共治"3年行动计划,成立了"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并在其下设置了"五水共治"办公室和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三个专业小组。建立完善"河长制",全镇所有河道都纳入河长制管理范畴,分别由管委会、镇、村干部担任河长,制作了"河长制"公示牌,并落实了"一河一策"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7.
<正>12月4日,宁波沃特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赶制发往嘉兴的玻璃钢化粪池。随着"五水共治"的深入推进,北仑企业乘着"五水共治"的东风抓住商机,通过开发新产品、资源整合等方式抢占"五水共治"市场。据统计,目前北仑已有上百家企业涉足"五水共治"市场,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近  相似文献   

8.
《宁波通讯》2014,(11):30-30
<正>宁海县在推进"五水共治"工作中,以"四个一"为工作导向,狠抓实干,使治水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重导向,一个目标干到底宁海县提出通过三年努力,打造形成"天蓝水碧、五水共治"新体系,并制订了五水共治、治水强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着力推动治水行动深入开展。明确近期要实现"三个≥、两个基本"的目标,即城镇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5月13日,在杭州举行的全省高质量建设美丽浙江暨高水平推进"五水共治"大会上,宁波市被授予2018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大禹鼎"。这也是宁波市市级层面第二次夺得全省治水领域的最高荣誉。当天,北仑区、奉化区被授予2018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银鼎",海曙区、镇海区被授予2018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县(市、区)"大禹鼎"。  相似文献   

10.
<正>5月25日上午,慈溪市长河镇三塘横江断面旁,身穿红马甲的治水志愿者们组成水陆空三支突击队,进行联动志愿巡河、河面清护,开展排水口检查、河道及两岸垃圾清理,并利用无人机开展空中动态监控巡河。这些扎堆出现的"红马甲",正是认领治水"百米志愿岗"的志愿者们。3月下旬,慈溪团市委围绕"五水共治"、助力剿灭劣V类水,在慈溪市正式推出上千个治水"百米志愿岗",截至目前,已  相似文献   

11.
张拓原 《宁波通讯》2014,(11):26-27
<正>当前宁波"五水共治"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中,各地工作力度非常大、建设项目相对集中,全社会对五水共治的期盼值也比较高。本人以为,要合力推进"五水共治",力求早日取得好的成效,至少要处理好以下五重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五水共治"开展前,西店镇五市溪沿线畜禽养殖污水、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直排严重,是有名的"劣Ⅴ类"垃圾河。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省、市委剿灭劣Ⅴ类水的号召,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沿溪5个村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抓干部压责任,抓党员聚合力,切实推进综合治理工作。经过两年多的整治,五市溪水  相似文献   

13.
鲍尧品 《宁波经济》2014,(12):16-17
今年以来,我市农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按照“五水共治、治污为先”的工作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强化主体责任、完善运行机制,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肥药双控减量增效三大工程,积极为“五水共治”行动贡献力量。宁波市农业局局长鲍尧品进一步指出,要让“五水共治”成为助推农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8月15日上午,宁波市被授予2019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大禹鼎"。这也是宁波市市级层面继前两年之后,第三次夺得全省治水领域的最高荣誉。回望"五水共治"六年,宁波全民治水,破难攻坚,不仅治出了绿水青山、治出了金山银山,更为全省治水贡献了宝贵的"宁波经验"。2019年底全省"五水共治"满意度测评结果显示,宁波全省排名第四,进步幅度全省最大。根据计划,宁波将持续推进水环境治理控源、截污、生态提升三项行动,确保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5.
<正>"大家好!我是男子篮球国家队的周鹏,很高兴受聘担任北仑区‘青春治水’青春代言人。"6月7日下午,在北仑国家男篮训练基地参加集训的国家男子篮球队队员周鹏在北仑区"五水共治"公益篮球赛上表态:"让我们行动起来,争当‘五水共治’的宣传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当天下午,队员周鹏、邹雨辰、刘晓宇在中国男篮助理教练李楠的带领下,参加北仑区"五水共治"公益篮球赛,周鹏受邀担任北仑"青春治水"青春代言人,李楠为"五水  相似文献   

16.
<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2014年开始,宁波市以治污水为中心,打出了一套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五水共治"组合拳,三年间累计清淤河道3000多公里,完成1280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不少市民感慨小时候游过泳的河又回来了。"黑臭河、垃圾河等感官污染的消除百姓看得见、闻得着。但水质类别的提升,需要借助仪器设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正>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基、生态之要。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实施"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后,宁波积极响应,狠抓落实。那么,"五水共治"对宁波而言意味着什么,做法上有何亮点?以下是本刊记者对宁波市"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何国强的专访。  相似文献   

18.
《宁波通讯》2014,(13):86-86
<正>今年以来,奉化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宁波市关于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的决策部署,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掀起新一轮大治水大攻坚的高潮,"五水共治"工作有序开展、强力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建机构基本形成全市河道三级管理机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各镇、街道也相应成立了镇(街道)"五水共治"办公室,制订了实施方案并层层进行动员。为落实工作责任,加大工作力度,把全市河道分为三级,实行  相似文献   

19.
秦诗立 《浙江经济》2014,(11):25-26
浙江省委十三届四次会议提出“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提倡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让人与水和谐相处。省《政府工作报告》把“五水共治”作为重心之一,明确把压缩的“三公经费”30%用于治水。省里成立了由副省长牵头的“治水办”。各级党政负责人纷纷成为“河长”。治水需要水利工程建设,也需注重水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注重工程治水与非工程治水的有机结合,唯如此才能实现治水的有效性、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0.
王国翔 《浙江经济》2014,(16):48-49
“五水共治”不只是治水,而是实现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转型,真正需要比拼的不是在治水上投多少钱,而是在转型上受多少益 “五水共治”在浙江已成为频度最高的热词,领导高度重视,全民高度参与,媒体高度关注。省委、省政府把“五水共治”提升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重大决策,充分说明“五水共治”的战略指向不只是治水,而是通过“五水共治”实现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