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工业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唐山作为一座百年工业城市,经济发展正在经历转型期,因此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成为其必然选择。本文从循环经济理论出发,介绍了循环经济的原则,分析唐山市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唐山市循环经济发展的途径。唐山市循环经济发展应从农业循环经济、工业循环经济以及服务业循环经济三方面共同入手,保证整个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社会安定的基石.但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并且农村经济还存在许多问题.循环经济理念的目的是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四者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在新时期下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蒙阴县地处沂蒙山腹地,是比较典型的农业县,但由于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文章通过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分析蒙阴循环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并提出适合当地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循环农业方式.  相似文献   

3.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模式运用于农业经济发展中,对传统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进行变革。换言之,即树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完善农业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注重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加大农业循环经济资金投入,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提升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低碳农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文章通过PEST分析方法,结合循环经济目前在甘肃省的发展情况,分析低碳农业在甘肃省的发展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其途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循环经济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惟一出路,发展循环经济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全面分析上海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设计了上海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系统地提出了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重点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全新的资源利用理念,在其不断的发展中,也被世人所认可和接受。目前我国传统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问题,这些都需要依靠循环经济来对此进行解决。农业与其他行业相对比,其更能与自然生态系统很好的相融合,并且创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从而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文章就在BPETR概念模型下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大飞跃,它在突破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局限的基础上,从生态发展的原点出发,去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理念;循环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科学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共同的经济价值取向与伦理价值向度;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生态文明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走向,两者是具有内在统一性的。  相似文献   

8.
发挥政府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晓鸿  徐雯斐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23-125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下探索出的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我国目前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因素,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所需提供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6,(8):126-126
当今世界有四大先进经济模式,即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这四大经济模式,代表了全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揭益寿教授在对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加工、综合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发现的研究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是将四大先进经济模式综合运用,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遵照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两大经济模式最具有先进性和代表性,是发展经济的首选模式这一科学论断,揭益寿教授提出了绿色循环经济、绿色循环产业和绿色循环农业创新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这不但是理论的创新,而且也符合我国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  相似文献   

10.
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探讨与现实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广祖  张吉国 《山东经济》2005,21(4):122-125
本文探讨的是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在农业经济中应用。通过对循环经济基本理论的描述,结合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界定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含义,并给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措施和途径。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农业循环经济充分考虑了环境与发展的双重意义,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淮河内涝地区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模式的客观要求,是解决生态脆弱和经济贫困矛盾的战略切入点和增强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系统分析了临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运作模式,总结说明临泉大力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旨在为淮河内涝地区农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构建与发展循环经济离不开政府的积极财税政策支持。文章对当前我国的税收政策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外绿色税收实施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惟一出路,发展循环经济是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上海市的具体情况,运用2000~2008年数据,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了上海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物质能源视角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玲 《改革与战略》2011,27(5):92-94
生物质能源的多种优势和政策扶持使其成为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在生物质能源的视角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路线,以能源结构优化拉动农业结构优化,以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带动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化。  相似文献   

15.
黄晓 《宁波经济丛刊》2006,(6):24-25,28
国家“十一五”规划突出强调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指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途径和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新理念。宁海县党委和政府顺应潮流大势,结合本地实际,抓住机遇,十分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求当地的发展之路,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本文就当前宁海发展循环经济作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讨,以期对加快宁海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江西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江西在农业经济、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等方面显得后劲不足,出现了一个发展瓶颈.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应该树立科学发展观,围绕生态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这个中心,建立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体系,坚持发展农业经济与环境保护相统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循环经济,逐步将农业发展调整到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的轨道,为江西的新农村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以来,宁海县委、县政府从宁海县的区位和资源禀赋实际出发,确立了“生态立县”的战略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在农业领域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高效生态特色农业发展,制订并实施了《宁海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宁海县浙江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设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等政策文件。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已经严重制约了江苏整体经济的发展,成为江苏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在苏北地区发展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链提升,为循环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对江苏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对其循环经济区进行产业规划,并对循环经济产业系统进行柔性分析,为苏北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深圳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对深圳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障碍进行了分析,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编制指导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与计划,试办生态型科技工业园区等。  相似文献   

20.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已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潮流,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维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今后世界各国发展的总趋势。本文就广西糖业循环经济进程论述如何推进我国糖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