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清晨,唐古拉山的冷风拉开了沉睡的夜幕,把江河源头的山水清清楚楚地显露出来.他几乎每天都在大阳刚爬上山岗的时候就已经坐在兵站门口的石头上,望着坟包呆呆地发愣. 他的身后是兵站一排压着薄薄积雪的兵屋.那兵屋很低很低,好像贴在了地上.兵站升起的细细的炊烟分明是在招他回去,但他仍然静坐不动.  相似文献   

2.
青春的光芒,因梦想而闪耀;青春的舞台,因激情而燃放. 2010年12月,本来被集训队淘汰的他,不甘落后,恳求老师给予机会.终于,教练老师看中了他那股子韧劲. 2011年8月15日,他和新生一起训练,接受重新选拔.在他的努力下,10月之前,他超越队里同伴,代表学校参加12月举行的市职校技能大赛,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3.
中职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成绩不甚理想.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往往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起不到作业的真正作用.问题的症结在于:目前许多中职校教师布置作业只重视数量,不重视质量,摆不正作业与其他教学活动的关系,因而,作业的布置和完成陷于事倍功半的境地.本课题研究就是要探讨作业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4.
银行惜贷是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存在的普遍问题,表现为一方面银行存在巨额存差资金,这部分资金沉淀在中央银行或运用于利率很低的国债上,导致我国货币政策效应不尽人意,宏观经济仍然紧缩;另一方面我国相当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求资金若渴",却无法贷到款,对此现象人们不无忧虑.  相似文献   

5.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职校语文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因而语文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应努力关注学生,掌握难度适中原则,坚持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把压力变为动力,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6.
贾雨村是<红楼梦>重要的背景人物之一,他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暗合了整个故事情节的走势.他每一次出位都是借助他人之力,深谙人情投资之道.但有一个人也在他身上投资成功.这个人便是甄士隐身边的小丫环娇杏.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给农村中职校教育工作带来了良好机遇:促进了农村中职校教育观念的转变;推动了农村中职校教育方法的现代化;为农村中职校教育工作开辟了新途径。文章就农村中职校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教育工作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几年过去了,尽管东北庄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杨本伦的"执政"理念和工作作风与大环境显得格格不入,他工作的环境不断变坏.1998年春天,县里一纸调令将杨本伦任命为县委党校副校长,虽然他希望兼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但被拒绝.杨本伦无奈地远走他乡.据说,他走的时候大哭一场.  相似文献   

9.
谢美 《改革与开放》2015,(6):100-101
江苏省开始举办职业院校建筑专业技能竞赛以来,大家对中职建筑技能比赛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本文就目前中职校建筑专业技能比赛项目设置现状作出调查,并通过对这些调查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总结提出了中职校建筑专业技能比赛项目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调查结论和一些建议,让建筑专业技能竞赛项目设置在中职校技能竞赛项目的设置中更好地发挥导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目前中职校德育课程设置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德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并提出德育课程优化整合的思路,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中职校的德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画坛奇才张朝翔,笔名野风,号称"野风派",乃中国画坛一大怪杰."野风派",顾名思义,是说张朝翔从小生长在黄土高原的山村野莽,是野山、野水、野风、野草、野情、野趣培育了他,"野"指的是客观世界;"风"指的是精神世界.在长达30多年的艺术道路上,以"抒野风之情,展大野之美"为创作主题反映时代新气息.多年来,他不离乡土,深人生活,走过终南、秦岭,去过四川九寨沟,到过青海湖、塔儿寺,翻越过新疆天山、草原,并远去西藏拉萨,近些年又跨越太平洋去过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大自然熏陶了他,大千世界锻炼了他,因而他的艺术创作思路宽阔、豪放、创作出构图新颖的"野风系列",形成一种独特艺术风格的"野风精神".这是全国人大副委长田纪云同志1994年对他作品的评价.他在艺术事业上追求"野风精神",创立自己的独特风格,即体现了大自然雄浑磅礴之气,又反映了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米芾性格特点以及他作品中作呈现出来的特色入手来分析他主张的艺术理论.在他的艺术观点中,他强调三点,即首先是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其次是在传统艺术中的创新,最后是自我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只有把这三点完美的结合才是真正的美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全国政协委员谷永江曾是外经贸部副部长,后来是华润集团的董事长.现在两个职务前面都加了个"前"字,无官一身轻,无商不求人,说话也就放得开.他在政协小组讨论发言时说,我在政府和企业都干过.  相似文献   

14.
李旭大步流星,并不停地与人交换名片,寻找着每一个可能的潜在投资人.年轻的他今年不过28岁,但作为天津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合伙人,已经创业有2年的时间.他正在参加的是京津冀青年创新成果与创业项目交易会,这个让京津冀三地创业者首次大规模聚集的活动,也云集了众多天使投资人.最终,李旭在天津股权交易所天津众创板的展区停下了脚步.  相似文献   

15.
他是职业院校学生争相学习的典型,更是职业教育领域里的“明星”,他在自己的领域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他是“创新、创优、创业”的代表,他的事迹,鼓励着一批又一批的职校学生。  相似文献   

16.
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 第一次见到石良平,已经是10年前的事情了.那天,在上海新闻出版局组织的期刊总编辑培训班上,一位40岁模样的儒雅学者为大家做了一个中国经济形势的报告,记者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他嘴里时不时蹦出的"均衡点"、"边际量"之类的经济学术语,而是那一连串的数字.在说到一、二、三产总值、进出口贸易总额或者就业和失业人口总数等统计数据时,他几乎连想也不用想就一口气说了出来,而且可以说到小数点后面的两位数甚至三位数!报告结束以后,我和其他学员一样,和他交换了名片.于是,我记住了他的名字:石良平.那时,他的身份是华东化工学院(现改名为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研究所所长.  相似文献   

17.
未尽的读书情结 吴有富的童年是在三国的故事中泡大的.他的家乡--安徽长丰县,正好是三国时代的寿春县,所以从小充斥耳边的是关羽、张飞等英雄人物慷慨激昂的传说故事.一方水土一方人.谈起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他马上想到了自己读小学时一位同样有着传奇色彩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8.
他的企业有一个好听的名称:丝绸之路.他的人生有着一段让人惊叹的传奇:下岗再就业.要对凌兰芳做一个访问,必须做足功夫,看完了30多页的媒体报道,发现这个心系民生的企业家形象已然出现在眼前.数不清了,似乎有太多的媒体去关注他,太多的文章去描写他,不过,赶赴湖州,和他面对面地交流,仍然觉得不虚此行.这个以社会责任文明的企业家,言谈举止之间,都透露着令人难以捉摸的"崇高",说不尽,也道不明.  相似文献   

19.
《高科技与产业化》2007,(1):102-103
白中英教授,1965年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曾任航空航天工业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为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体系结构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十年来,在科研工作中他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2项国家级科研成果,6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他呕心沥血,先后获得6项国家级教学类成果和9项省部级教学类成果.他是中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忠诚实践者.  相似文献   

20.
罗辑 《今日重庆》2021,(5):58-59
这段文字源于1921年陈愚生在重庆联中自治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他阐释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到了马克思才用科学的方法来证明,才使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的社会主义的原故. 这次讲话,是陈愚生践行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的有力例证.而这样的例证还有很多,贯穿着他短暂的一生.但在学界,对陈愚生的研究并不多见,关于他的档案文献和口述资料也都较少.这是与他作为新文化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播火人"所不相符的.可以说,这位五四精英应当被所有人熟知、铭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