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刘建发 《企业家天地》2006,(10):155-156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基本目标和全民的共识与要求。法理学教学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尊重人权的特有思维方式,又可以为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为学生学好部门法学提供入门向导。但是,我国法理学课程建设存在诸多不足,只有进行教学改革,才能适应依法治国方略对法理学提出的战略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批判概念法学并使法学和法实务适应变化了的社会情况,20世纪的法解释学领域发生了自由法运动。自由法运动主要包括目的法学、科学学派、自由法学和利益法学,它对我国社会从人治走向法治有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3.
《法治中国——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的重要论述》一书较为全面地开放出"法治中国"命题的问题域,且更新了法理学教材体系中对"法治论"部分的理论认识,是中国发展中法治的共时态学科回应之显现。从教材编撰的角度审视,该书具有典范意义,即沟通了法理学教学所必须直面的理论场域和实践场域这两个"意义世界"。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受到中西马不同哲学思想的影响,三种哲学思想在长期的相互冲突与融合过程中,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意识的共同的组成部分。如何确立适合中国的法治模式及其法哲学层面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在法治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对中西马背景下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分析,探讨其内涵,并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的公共利益至上的法哲学思考,为中国的法治理念的渊源提供了符合中国具体实际的法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国际国内形势对法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明确,法学教育是职业教育、精英教育,而非通才教育。经过本科阶段的培养,法学毕业生应具备法学基础知识、法学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社会适应能力。基于此,法治人才培养应重基础、强德育、重实践。落实法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高法治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机构养老成为一种日趋重要的选择。本文以义乌某公办养老机构为例,在分析该机构服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社会工作介入创新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并阐述了社会工作介入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最后就社会工作视角下如何进一步创新机构养老服务提出一些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与行政行为先定力,都是法理学中法律推定理论在部门法学中的具体适用。从实际情况看,两者在部门法中适用的状况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有法律传统观念、审判权不能独立行使、传统考核机制有弊病等方面。为了使无罪推定能更有效地在刑事诉讼中适用以符合法学理论和立法原意,需要强化法治理念宣传、推进审判权独立行使、改革考核机制等来完善。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流浪儿童救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方法,将社会工作人性化的救助方法引入到流浪儿童救助领域,通过发挥社会工作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功能,以补足政府和民间儿童救助组织救助的缺陷及不足,促使流浪儿童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最后,探讨了社会工作与流浪儿童救助相结合的意义,强调通过社会工作对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介入,必将有助于增加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使社会主义社会更加健康有序地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二战以后,行政国已成为各国行政权扩展后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从古典法学理论开始就追求的法治国,在现代中国完善法治的进程中又有着重要的意义。行政权与法治权是一对古老的矛盾,是传统三权中最为强势的一对权力关系。行政权与行政国.立法权与法治国的纵向关系、行政权与立法权,行政国与法治国的横向关系、立法权与行政国,行政权与法治国的交叉关系是四者之间的基本关系范畴,而行政国与法治国的关系也是基于这个关系之上。  相似文献   

10.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学教育不仅仅是法学理论知识的教学,还更需加强实践性教学,以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刑事诉讼法是我国三大诉讼法之一,对实践性教学要求更高,因而在独立学院法学教学过程中尝试案例教学和模拟法庭展开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论述案例教学和模拟法庭展开的一些做法,并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对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及独立学院刑事诉讼法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思考,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考试作为高校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检测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通用、最有效的手段。合理科学的考试对教学起到反馈、调节、评价的作用,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具有推动作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学生的学风、考风仍然受到一定的冲击,考风现状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建立并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无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新颁行的《劳动合同法》通过一系列的强制性法律规范,以对用人单位施以更明确、细致的义务和为劳动者提供倾斜性保护的综合手段,实现了在劳动关系中对经济与法律的双重考量.并期借此实现劳资关系的实体公正。我们相信,该法必将对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进而对推进社会正义与社会和谐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刑法价值取向决定犯罪概念的内容.以维护政府权力为目的的刑法多采用实质的或混合的犯罪概念;以保障市民社会权利为目的的刑法多采用形式的犯罪概念.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程度的加深,我国刑法的目的开始由保卫政府权力转向保障市民社会的权利,因此选择以罪刑法定为指导的形式犯罪概念更能体现我国在刑法价值取向上的转变,更有利于充分发挥刑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学生工作的法制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工作法制化是高校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实现 全方位的指导、教育、服务和管理的学生工作模式;实现学生法制化在当前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应当依据高校的实 际加快法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关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体现出了风险社会的鲜明特征,足以表明我国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逐步过渡。风险社会背景下,传统刑法无论在观念、功能还是刑罚目的上都发生了变迁。为应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我国刑法需从刑事政策、刑事法网、罪名体系、刑罚制裁四个层面相应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法社会学视野中的民间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法日益渗透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同时,仍然有大量的“善意违法”“合理的法律规避”“擦边球”等现象存在,究其原因在于国家法本身的局限性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背离,而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调整作用的民间法却被长期忽视甚至破坏,论文以法社会学的视角对此现象作以论述。  相似文献   

17.
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制度创新之一,英国对社会企业的法律规制逐渐引起社会法学者的关注,作为社会法的新兴领域,对其研究亦将成为社会法的重要课题之一。社区利益公司作为英国社会企业的最新法律形式,具有资产锁定、社区利益报告、红利上限以及形式灵活等特点,对中国社会企业法律制度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劳资间分配份额不是要素边际贡献或劳动力价值决定的。马克思认为,工资是劳动市场上劳动供求规律所决定的“劳动商品”的劳动价格,职能资本所得剩余的数量则取决于劳动所得份额的多少。要素分配的具体比例是各种社会力量的均衡,是市场因素、制度因素、政治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关系主体对经济法的选择,强调的不是事后能否给予公正的裁判,而是事前是否进行了社会成本节约的共同预防.借助经济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发觉经济法蕴含着"经济共同契约"(自然法)精神,这种精神使经济法专注于经济集体浪费或者自我消耗之预防,并通过保护特定经济关系引导公众行为、行政执法和司法裁判,协同解决当前社会所面临的特殊经济...  相似文献   

20.
民事“执行难”是困扰民事审判 ,制约经济发展的社会顽症。要彻底根除“执行难” ,就必须对症下药。本文从反对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 ,建立统一协调的执行机制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尽快制定《强制执行法》等方面 ,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