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文章通过陈山矿区滑覆、推覆构造分析,发现滑覆、推覆构造有4种类型,即脱底滑覆断层、脱顶滑覆断层、层间滑覆构造和层间推覆构造;它们对可采煤层的控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一,沿张性断裂面发生重力滑动时,其后缘部位往往拉薄缺失,煤系受到较大破坏,中带煤系保存较好;其二,层间逆冲推覆构造,应寻找原地系统控煤、断层上下盘同时控煤,原地系统的控煤性要好于外地系统。应寻找倾向上的富煤带;进行此项研究为龙岩陈山矿区进一步寻找富煤带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对矿区内的含煤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构造对煤层影响等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研究,认为本区的总体构造形态为向斜与背斜构成的复合构造,断层对煤层稳定性影响表现为中等,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这一研究为今后周边矿区地质勘探及煤炭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金山矿区构造特征分析,探讨了该区构造演化过程,即二叠世形成含煤建造;印支晚期主要形成三条逆断层和二条正断层;通过对本区构造的分析研究及邻区含煤性、构造与本区之间的关系,认为F4断层上、下盘地层属于两个不同系统,F4断层下盘深部赋存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盘县滑石柿花树煤矿区构造及其断层的重新分析与研究,发现了F2、F8断层;初步探讨了主体正断层、逆断层对煤层赋存的影响,对今后该矿区国家资源的勘探与认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上洋坑矿区构造特征及其对含煤地层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上洋坑矿区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与研究,初步探讨了滑覆断层、正断层以及岩浆岩对含煤地层的影响,对今后该矿区的勘探与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上洋坑矿区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与研究,初步探讨了滑覆断层、正断层以及岩浆岩对含煤地层的影响,对今后该矿区的勘探与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东山矿区含煤地层特征,阐述了本区的控煤构造及其形成机制,探讨了该区的构造控煤作用:即滑覆控煤构造,往往煤层沿走向可采性较好,沿倾向可采性变化较大;正断层控煤构造,可使下盘可采煤层得以保留,并使上盘勘探深度增大。此结论对该区的煤炭资源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金山矿区构造特征以及对煤层的影响;结合邻区的钻孔资料和含煤特点,推断出该矿区F4断层下盘存在较大面积的二叠统童子岩组含煤地层,认为金山矿区赋存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  相似文献   

9.
文元照 《科技与企业》2013,(18):174+176
淮南矿业集团谢一矿位于八公山煤田中部,是一座具有60年开采历史的老矿,矿井回采区内构造发育,且随着资源量的减少,目前只能对一些边角块段煤进行回收,对于这些煤炭资源矿井根据煤层厚度采用悬移支架或悬移支架放顶煤技术进行回收,由于矿井可采煤层多,同一采区内上覆煤层的未采区就行成开采下覆煤层时的应力集中区,再加上断层等影响,对于这类复杂条件,对采煤的顶板、瓦斯等管理是不小的挑战,通过我们的实践,在我矿452B8工作面复杂条件下的安全回采,为今后遇到相似问题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红林坪矿区矿区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分析与研究,探讨了正断层、滑覆断层等及岩浆岩对含煤地层的影响,对今后该矿区的勘探与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