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5月29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受贿、玩忽职守案作出一审判决:郑筱萸被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近年来,贪腐高官领刑的不少.但少有死刑的.即使贪污数额高达上千万元.也没有被判死刑。于是.针对郑筱萸贪污600多万元被判死刑,就有了多重解读。 一说是因为该案造成的后果极其恶劣。中国新药的审批速度创全球第一:一年批准1万多种.每12分钟就批准1个.而绝大多数都是骗取老百姓血汗钱的把戏.加之去年爆出“齐二药”事件、“欣弗”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等等.如此情形几乎到了人神共愤的程度,只有判死刑,才足以平民愤。 一说是郑筱萸被判死刑.彰显了中央反贪腐的决心,尤其在中共十七大即将召开前就更有意义。 还有一说是.鉴于近段时间中国出口产品、尤其是药品及食品屡遭有毒指控,判处郑筱萸死刑.表明政府态度,显示规范和净化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产品市场的决心。 上述说法的确是见仁见智。但是.更多人关心的是.判一个贪官死刑.真的能产生如此多重的效应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月度事件     
《新财经》2007,(7):13-13
宗庆后辞职;CPI连续三个月超警戒线;郑筱萸一审被判死刑;成渝获批成为第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车船税7月起征缴;杨致远重掌雅虎门户;  相似文献   

3.
对受贿高官判处死刑,历来较为罕见。在当前中国死刑收紧的情况下,郑筱萸为何还要被判死刑呢?外交部发言人姜瑜针对媒体记者询问时表示:“这反映了中国政府反腐败的决心。”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行政法专家何兵教授也认为,“这也表明了此案的严重性,反映了党中央反腐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郑筱萸案的一审结果,符合国家现行《刑法》对官员重大贪渎罪的量刑标准.却又在人们意料之外。尽管郑筱萸还有二审上诉机会.且郑案还需走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程序.但我们确信,郑筱萸减轻处罚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对郑筱萸所犯弥天大罪施以极刑.彰显司法公正.顺应天理民心。  相似文献   

5.
睿韬 《产权导刊》2010,(8):75-75
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被判死刑仅仅隔了3年,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国家药监局,近期又暴出贪污受贿案。6月13日,中组部新闻发言人证实,国家药监局副局长张敬礼涉嫌医药企业行贿被"双规",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同时免去张敬礼国家药监局副局长职务。  相似文献   

6.
国家药监局前局长郑筱萸最终领受了死刑,这个结果一点也不出人意料,在对贪官见惯不惊的今天,郑筱萸的死可以说是波澜不惊,他既非官职最高者,而且也决不是最后被判处死刑的高官。  相似文献   

7.
王晓慧 《新财经》2007,(12):24-26
悲情缘由作为首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郑筱萸负有保障13亿中国人安全用药的重大责任,但他却利用职务之便贪赃枉法,成为2007年度唯一一个被执行死刑的悲情人物悲情指数:*****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6,(1):13-13
王德军:行贿被公诉,杨彦明:贪污被判死刑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6月11日,本刊第22期出版。其中《“省管县”:地方权力再分配》、《售价仅为商品房价30%“小产权房”热销京城》、《从郑筱萸被判死刑看“人民利益保卫战”》、《广东省总工会主席汤维英:偏见,是外企建立工会的最大阻力》等多篇文章引起读者和媒体的强烈关注,被人民网、新华网、新浪网等众多网站转载,单篇文章最高转载达138次。据搜狐网统计,当天本刊文章的总阅读量达342156次,上述文章当天阅读量均超过数万次。  相似文献   

10.
大事观点     
事件郑筱萸被“双规”2006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被中央纪委“双规”。1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认为,郑筱萸等人的案件是一起严重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国家和地方药监局官员的纷纷落马和近年来频发的药品公共事件,引发各界对中国药监体制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日前,有报道称,郑筱萸儿子郑海榕因涉嫌此案,被有关部门采取措施。郑筱萸的妻子刘耐雪也被有关部门调查。一家三口悉数涉案,其背后形成的权钱利益链亦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自2005年7月始,国家药监局多位司局级、处级正职官员因受贿相继被捕。也就是从那时起,坊间关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烂”掉了、郑筱萸本人也有问题的传言四起。不幸传言被证实了。在郑筱萸当家  相似文献   

13.
李云峥 《产权导刊》2007,(10):15-17
从轰动一时的"毒药假药事件"频发引起全国上下高度关注,到"药监廉正风暴"重拳清理药品注册管理背后存在的批文经济黑幕,再到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被执行死刑、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原司长曹文庄被判处死缓……,我国药品注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漏洞瑕疵始终是社会关注的持续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4.
郑筱萸的“审批权”有多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筱萸在药品监管工作中,严重失职渎职,利用审批权收受他人贿赂……案件造成的危害极大,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严重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会议要求对郑筱萸的违纪违法问题,要彻底查清,依法严肃处理。”这是新华社对1月24日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5.
李云峥 《产权导刊》2007,(10):15-17
从轰动一时的“毒药假药事件”频发引起全国上下高度关注,到“药监廉正风暴”重拳清理药品注册管理背后存在的批文经济黑幕,再到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被执行死刑、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原司长曹文庄被判处死缓……,我国药品注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漏洞瑕疵始终是社会关注的持续热点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魏洁 《产权导刊》2007,(9):68-68
2007年7月11日报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因玩忽职守罪被执行死刑.这位国家部级干部辜负了人民的信任,辜负了党的培养,罚当其罪.然而他也优秀过,为什么走到这一步?联想到数日前曾在报纸上读到的关于美国费城市长排队买手机一事,假如他也像费城市长一般为官为政,也许不致落得如此下场.  相似文献   

17.
在郑筱萸的主政下,食品药品监管领域寻租、设租成风,假药盛行,伪劣药品伤人致死事件频出,中国药品质量声誉严重受损  相似文献   

18.
近来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使得食品安全显得日益重要。国家食品监管局局长郑筱萸提出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国的食品安全筑起一道保护墙。  相似文献   

19.
近来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使得食品安全显得日益重要。国家食品监管局局长郑筱萸提出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为中国的食品安全筑起一道保护墙。  相似文献   

20.
引起中央领导高度关注的郑筱萸案。已经被查明是“利用审批权收受他人贿赂”。社会各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行政审批改革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