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借鉴波特"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组织、战略和竞争以及政府和机遇等6个方面,选择了20个具体指标,并结合因子分析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生产要素中,劳动力供给与城市化水平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最大,而技术要素的影响力不及劳动与资本,国内第三产业对服务出口的带动作用也还未完全发挥出来。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实际仍是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以服务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较小。与其他因素相比,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受汇率的影响程度最弱。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回顾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现状,并对影响服务贸易出口的可量化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1990—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及其可量化因素的时间序列数据做出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印证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世界GDP增长率、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货物贸易出口额等因素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文章最后还就增加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服务贸易近年来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放缓以及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伴随着数量的快速增长比较考察北京市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运用最新统计数据在对北京市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基于TC、RCA、CA和STO的指标分析体系,对京津沪渝4市服务贸易竞争力进行比较评价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北京市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竞争力指数比较结果表明北京市除STO指数低于上海市外,其余指数均高于津沪渝3市,实证结果表明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服务贸易开放度与北京市服务贸易竞争力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对实际汇率的实证前期研究一直集中在贸易部门,本研究开始将实证的领域拓展到非贸易部门(即使用非贸易部门工资作为比较变量)。运用了误差修正模型来验证第三产业的工资变化与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这种协整关系在人民币、日元的检验上得到了支持。随着第三产业占各国GDP的比重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在68%~84%之间),该部门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举足轻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实际汇率的平稳与中国的第三产业工资变化起伏较小相关。日元实际汇率上浮与日本的第三产业的工资提高成正比。从而验证了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在中日实际汇率决定中是存在的。但是否在其他亚洲国家实际汇率决定中也同样存在则需要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及其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各部门与全市GDP的灰色关联度也处于较高水平;而第三产业各部门影响力系数普遍高于感应度系数,说明了第三产业各部门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大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国民经济亟待转型升级、服务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建立3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模型,以人均GDP增长率、外国直接投资额、各国研究开发支出作为控制变量,实证检验了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分析表明,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对产业结构服务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国家和不同行业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表明,外国直接投资额、研究开发支出与产业结构服务化具有正向关系,人均GDP增长率与产业结构服务化具有负向关系。最后,据此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我国2001-2011年的服务贸易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潜力与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两国间的距离是影响我国服务出口的重要因素,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存在服务贸易不足,仍有服务贸易增长的潜力;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越大,经济自由度越高,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就越显著,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效率的损失越小,出口效率越高.目前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效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利用回归分析对我国1990年代以来第三产业内部各层次占第三产业与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的有关数据进行研究可得出结论:第三产业内部四个层次中第一层次占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与其相应产值比重正相关、第二层次正相关、第三层次负相关、第四层次负相关。通过比较发现:第一层次占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存在饱和点;第三层次行业部门发展具有滞后性;社会服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和“其他行业”是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主要力量。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是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Melvin模型,从理论层面分析一国经济结构对其贸易收支的影响,进而整理我国1994年至2012年宏观经济数据,采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分析法等时间序列方法对我国经济结构、财政赤字、实际汇率及贸易收支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经济结构是影响我国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其中第三产业创造的GDP占比扩大可以改善我国贸易收支,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增加会引起更大规模的贸易失衡;而人民币升值后反而会扩大我国贸易顺差,印证了我国货币升值与贸易顺差增长共存的现状,同时也说明美国等国迫使人民币升值以改善其贸易逆差在实践中是不合理的。本文政策意义在于:对我国贸易失衡问题的调整主要应依靠经济结构的优化,而非单一运用汇率手段。  相似文献   

10.
通过Skyline分析方法研究中国贸易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讨论国内产业结构变化给贸易结构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出口率和进口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平均自给率在100%以上,而其变化趋势均呈现倒“U”型;第二产业呈现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占国内工业生产规模比重偏小,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较高的特征.中国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来完善贸易结构,通过贸易结构的带动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三省市产业发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津冀三次产业结构比较 从京津冀产业结构变化的整体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三省市的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逐渐缩小趋势,京津第二产业比重也渐趋收缩,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太明显,三省市第三产业比重均呈稳步提高趋势.目前,北京呈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比重次之、第三产业比重最小的"三二一"型结构,天津与河北则仍属于第二产业占主要比重、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的"二三一"型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影响区域技术效率的路径进行分析,运用SFA构建产业结构对区域技术效率的影响测度模型。以辽宁省经济发展数据为例对产业结构的具体贡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对区域技术效率有阻碍作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对区域技术效率的提高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莺 《现代经济》2015,(4):29-3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很大进步。本文在总结国内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2000—2012年间云南省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城镇化率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均GDP、区域进出口总额、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人均邮电业务量、公路里程、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数、文教卫生科学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解释变量,利用Eviews软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回归。最后,对回归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国贸易依存度(包括出口依存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依存度的计算方法,变量(进出口额、GDP等)的统计口径、构成,汇率的选择,加工贸易的大小,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等问题上,同时,中国贸易依存度的合理水平的横向和纵向比较,贸易依存度对于贸易利益的分配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常常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通过依次对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述,最后作出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基础上,分析中国服务贸易结构的特点,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资本形成总额、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服务贸易开放度、人均GDP、每万人普通高校在校生数、R&D、工业增加值、FDI等要素和服务贸易结构相对指数的关联系数、关联度,分析这些因素对服务贸易结构影响的相对重要程度,针对分析结果提出政府应鼓励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企业应增加科研投入,推进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促进传统服务业升级,注重对员工的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1980~2003年东亚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数据,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决定金融一体化程度的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在决定金融一体化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消费占GDP的比重、贸易开放度、经常账户余额占GDP的比重和流动负债占GDP的比重。东亚应继续加快各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加强银行体系和股票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同时采取与经济增长和宏观经济形势相适应的开放政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当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占GDP比重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第三产业内部劳动力配置不合理等。发展我国第三产业。在具体操作上应把握好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建立以后,很快初步改变了落后农业大国的面貌,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到1994年,中国第一产业(农业渔牧)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8.8%,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达48.5%,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32.7%.此后,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仍逐年略有降低,表明中国的工业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已成为一个新兴发展中的工业-农业大国(参见表1).  相似文献   

19.
沿海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源建设应紧紧围绕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以加快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民营经济和产业集群发展为重点,大力引进财源、培植财源、开辟财源,努力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建立起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收入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依靠服务业带动经济的转型是目前我国实现集约式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我国的服务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阶段,第三产业的年增长率为12.3%,但是在90年代,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年增长率上升到13.5%,第三产业则减缓为9.1%。从占GDP比例来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在80年代为22.8%,90年代增加到33.4%。从90年代到现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由42.1%上升到50.2%,而第三产业的份额基本没有增加。通过横向比较也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发展的明显滞后,从历史经验来看,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比重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