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辉  王芳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7):134-137
零售商向供应商收取一定数额的通道费是一种正常的市场交易行为,有利于零售商引进新产品,但是,零售商滥收通道费的行为则抑制了供应商之间的公平竞争,阻碍了零售商之间的有效竞争,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了使通道费现象得到合理和有效的规制,必须科学规划城市商业网点,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商业伦理建设。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零售业的快速发展,连锁超市向供应商收取通道费成为行业内的一种潜规则.对于通道费的收取是否合理,各方态度不一.本文通过对通道费收取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并剖析通道费收取现状后,提出对规范通道费收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兰蕾 《特区经济》2005,(6):296-297
通道费(slotting allowance)又称进场费,是指制造商为了让零售商经销其产品而支付给零售商的费用。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通道费就随着连锁超级市场的兴起而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超级市场作为一种高效的商业形式,在我国得到飞速发展,收取通道费的做法在国内也随之出现,并以“家乐福”连锁超市为代表。这种做法实施后在业内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特别是2003年7月上海市炒货行业协会决定集体撤出“家乐福”卖场后,关于收取通道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讨论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通道费”的界定、合理性及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商业零售领域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通道费制度成为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矛盾的焦点.虽然<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针对零售商和供应商交易中的强势方的零售商的行为和收费作出了一些强制规定,但是对通道费项目的界定含糊不清、缺乏可操作性.作为实际存在的通道费,一定有它的合理性.通道费的利弊集中反映在通道费是否破坏交易竞争性问题和零售商是否滥用交易优势地位问题上.本文从合理合法的通道费的界定入手,分析了通道费存在合理性及交易竞争性、交易优势地位与通道费利弊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跨国零售在我国滥用市场优势地位越来越明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规制措施,主要集中于法律规制、行政规制,地方政府规制和行业规制起到了补充作用。但是并没有有效遏制跨国零售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势头,为了增强规制效果,建议强化产业安全意识,增强《反垄断法》的可操作性,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统一的《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法》,增强行政执法效果,发挥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平  潘月杰 《特区经济》2009,(2):244-246
针对大型外资超市滥用市场优势地位越来越严重的情况,近年来我国采取了积极的规制措施,并主要集中于法律规制、行政规制,而地方政府的规制以及行业规制起到了补充作用。但是,大型外资超市依然以各种方式滥用市场优势地位,零供矛盾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为了增强规制效果,建议增强《反垄断法》的可操作性,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制定统一的《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法》,发挥行业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政府规制是针对市场失灵进行的一种政府干预行为。本文通过阐述政府规制理论,分析了美国政府规制的特点和成功经验,进而提出我国政府规制改革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宁 《特区经济》2003,(4):55-56
<正> 在市场经济较发达的西方国家,政府可支配的资源主要是财政收入。我国在转轨过程中,政府可支配的资源除财政收入外,还包括大量行政部门以各种名义向企业收取的费用。而由于制度的不健全和人为的因素,我国多年来存在乱收费、乱摊派现象,有些地区甚至形成费税并重,费大于税,以费代税的  相似文献   

9.
政府规制是针对市场失灵进行的一种政府干预行为。本文在阐述了政府规制的理论基础之后,对美国政府规制的特征进行了探讨。通过借鉴美国的先进经验,提出了关于我国政府规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政府规制层面剖析一个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规制中小企业的模型,进而指出我国政府规制中小企业过程中的问题,最后提出目前政府规制中小企业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池丽华  周勇 《华东经济管理》2013,27(12):156-161
文章通过追溯起源、回顾背景,评述观点与分析数据,说明了零售商收费的合理性、收费的性质、零供盈利水平等基本问题,特别是通过对48家上市公司的比较分析发现:零售商的盈利水平远远低于供应商。文章认为,在现有管理办法已经失效的情况下,通过立法提高管制级别,不仅会增大管理成本,还很有可能会导致新的管控失效。所以.目前正在启动的零供关系立法工作要特别谨慎。  相似文献   

12.
以一个零售商为领导者、一个制造商和一个供应商为追随者组成的三级低碳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应用微分对策理论,考虑低碳偏好和产品商誉下研究下游零售商低碳宣传、上游制造商和供应商联合减排的低碳供应链优化与协调问题。研究发现,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商选择何种博弈策略与三者的边际收益率有关;当供应链上三个主体的边际收益率满足一定条件时,成本分担契约可以促进零售商、制造商、供应商以及供应链系统整体的Pareto改进,使各自的最优利润得到改善,改善的程度等于成本分担的比例,而成本分担的比例取决于双方的边际收益率。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考虑由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构建了三阶段博弈模型,研究在不对称信息下供应商入侵对零售商订单量及供应商库存量决策的影响。通过设计市场规模阈值及调查市场规模,进而得出每一阶段下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对3个阶段供应商和零售商利润先后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当后一阶段利润大于前一阶段时,供应链成员才会对订单量及库存量进行调整,从而得出在每阶段零售商订单数量及供应商库存数量范围。结果表明,供应商入侵在一定的零售商订单量及供应商库存量范围内可以提高供应链利润。  相似文献   

14.
张红  尹金龙  何海燕 《改革与战略》2008,24(10):196-198
文章在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模式下通过对供应商与零售商短期收益的比较分析,从供应商自身成本和供应链合作伙伴两个角度提出,可以通过引入第三方物流和收益补偿机制两种途径对VMI进行优化,并运用博弈论方法对采用两种改进途径后供应商与零售商的收益进行了探讨,以期解决在VMI前期供应商合作激励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彭海艳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11):63-66
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认为:整个考察期间,除2006年外,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发挥了正向、且进一步加强的再分配效应。但与其它国家相比,其调节效果非常有限。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没有发挥主体地位,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严重缺陷,而且在税收征管上也存在许多漏洞。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再分配效应,全面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Export tax policy is one of the most debated issues in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Those countries with strong natural advantages in the production of primary commodities, such as agricultural and livestock products, coffee, jute, rubber, and others, have attained at particular times a position as dominant supplier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They have often used export taxes on those commodities to obtain foreign exchange and/or government tax revenues. This paper provides a normative analysis to examine how the inclusion of economic space affects export tax policy and to compare optimal export taxes under endogenous location with optimal export taxes under exogenous location, both in the short run and in the long run.  相似文献   

17.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业,与供应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对零售商保持竞争优势越来越重要.本研究探讨了信任和关系承诺对长期关系导向的影响.研究的数据主要来自上海和江苏的电子产品零售商,共获得118份有效问卷,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信任变量中的可靠性会正向影响关系承诺,关系承诺变量中的行为的承诺和情感的承诺会正向影响长期关系导向.最后,本研究根据理论框架和研究结果提出相关建议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罗兵  万世英  程进晗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8):115-117
文章针对供应商为及时收回货款,提供给零售商现金折扣的情况,基于传统EOQ模型,引入财务管理上有关"放弃现金折扣成本"和贷款利率、短期投资收益率之间的判断依据,研究了不同情况下,零售商可能的订货策略,为零售商确定订货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ax enforcement affects corporate employment in China. We utilize the merger of the State Tax Bureau and Local Tax Bureaus as a quasi-natural experiment and adopt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framework to identify causa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ougher tax enforcement has a significant and negative effect on corporate employment and that this effect is more pronounced for firms with higher labor intensity, greater financial constraints, more severe labor market frictions, a lower initial tax rate, lower tax transfer ability, and greater credit market imperfections. Further, the mechanism tests demonstrate that tougher tax enforcement leads to increases in the effective income tax rate, cash holdings, and the cash flow sensitivity of real investment but decreases in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dividend payments.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liquidity constraints channel. In addition, we exclude several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and conduct a series of robustness checks. Overall,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orporate tax enforcement has large effects on the local labor demand, which provides some useful insights for local governments to stabilize employment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