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加强辽宁对日韩经贸合作 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在振兴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如何在更大范围和规模上主动接受新一轮国际产业的转移,加速工业化、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挑战,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赢”之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辽宁在开放中振兴老工业基地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东北亚经济区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曾燕南 《活力》2005,(5):60-61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现代化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进程会有助于经济发展摆脱城乡二元结构的限制,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的决定,给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也是全国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步骤。而要实现老工业基地改造及振兴,关键是创新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城市化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必将成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一个重要举措。哈尔滨市作为东北重要城市,可以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市化发展的代表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不良资产不仅是金融体系健康经营的严重阻碍,也是企业乃至整个地区经济的沉重负担。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尽快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十分必要而紧迫.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不良资产处置的比较研究,寻求解决老工业基地不良资产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老工业基地改造可实施"三步走"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工业化的区域进程来看,老工业基地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产业和区域增长极作用.从不同地区老工业基地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来看,东北地区、长江和黄河中游地区的老工业基地密集地区具有各自的比较优势,东北地区具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但市场化程度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低;长江和黄河中游地区的内陆中心老工业基地密集地区,虽然工业化进程相对落后于东北地区,但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具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潜力,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比较优势相对明显.  相似文献   

5.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原油、木材、汽车、造船的产量曾占全国的重要比例,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1990年以来,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日趋显现,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资源性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步伐相对仍较缓慢,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在扩大。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启动实施。  相似文献   

6.
《企业世界》2007,(2):17-17
杨朝光谈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那就是: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强化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山东半岛、辽中南等经济核心区的集聚和辐射功能,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继续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在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有效发挥成渝地区、关中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大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力度,深化扶持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政策措施;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地区等重点区域为依托,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相似文献   

7.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东部大开放、西部大开发之后做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审计部门作为政府综合经济监督部门,更要面对新的形势,找准位置,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围绕本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切实实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日趋显现,一些地区和产业甚至出现衰退.东北地区金融机构累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成为我国不良贷款情况比较严重和集中的地区.  相似文献   

9.
视点     
新国策出台:振兴东北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考察工作并在长春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他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党中央作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要把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加快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新路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日…  相似文献   

10.
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欣  贾丹  冯涛 《物流科技》2004,27(12):59-61
现代物流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兴产业,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产业水平提升,经过10—20年左右时间的培育.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物流业将成为支柱产业.对其他产业发展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针对东北者工业基地现代物流业的现状.分析了东北物流业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宏观经济管理》2012,(7):26-27
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但也应清醒地看到,老工业基地振兴中不平衡问题非常突出,在东北和中西部的内陆地区,仍有许多老工业基地城市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亟待调整改造。产业技术创新是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推进调整改造的关键。目前,这些老工业基地产业技术创新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老工业基地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亟须加以解决。一、老工业基地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1.人才流失严重,技术创新后劲不足。多数老工业基地面临人  相似文献   

12.
吕维刚 《活力》2007,(3):47-47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新一届中共中央领导审时度势,谋划全局,着眼于东北在全国的战略地位,统筹地区协调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东北等地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它与西部开发并行,是实现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这个决策对东北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是个极好的机遇。我们必须对依法行政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严格依法行政,才能充分地保障振兴老工业基地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常伟  曲芳 《活力》2005,(6):43-43,50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这是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关系到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而且关系到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结构性调整的全局,甚至关系国家安全和国际战略。老工业基地振兴在国内外都有过成功的范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应积极借鉴国内外经验,从而避免走弯路,加快振兴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继实施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做出的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5.
加快市场化制度创新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论证市场化制度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东北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制度变迁差异、市场化水平差异与经济发展程度差异的比较,提出改革滞后、制度变迁缓慢、市场化程度低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落伍的主要原因,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必须加快市场化进程,加快市场化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这次全省商品流通工作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决定组建省商业厅后召开的第一次工作会议,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商务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施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加速推进我省商业现代化进程的一次动员会。会议的中心任务是总结去年  相似文献   

17.
常伟  曲芳 《活力》2005,(5):86-87
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我国经济整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近些年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落后于国家的整体步伐,并产生了相应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为了解决东北问题,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特别是自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振兴东北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加强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的研究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项十分重要的理论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一、财政政策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理论支持 东北老工业基地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也曾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创下过辉煌的业绩.但长期在国家的保护伞下生存和发展,受到的约束和管制过于严格,削弱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市场竞争能力.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东北地区整体经济出现衰退迹象,社会稳定等问题日益突出,制约着东北老工业基地向市场经济的转轨.  相似文献   

19.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比较优势何在,只有正确认识东北老工业地区的比较优势,才能寻找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思路、新举措,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自然状况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国家现阶段振兴发展的战略目标与其他地区相比有其先天的优势。它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一五"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中有三分之一在东北建设。经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