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为了解释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继承和借鉴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在传统的IS-LM模型中引入了金融不稳定假说、信用机制和虚拟经济等因素,发展出一套经济危机和周期理论。该理论在一个较简单的IS-LM模型中,研究了金融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的渗透和由此引起的宏观经济运行机制的改变,成为现代研究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基础性框架之一。但由于该理论植根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传统,即主要依赖心理的和偶然的因素来解释经济问题,且由于该理论采用的分析工具是传统IS-LM模型这一静态分析工具,忽视了不确定性方面的因素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因此,该理论存在较大的修正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袁辉 《经济学家》2021,(12):52-61
后凯恩斯主义从反向因果关系和金融创新两个维度诠释了货币内生的机理和过程,但却由于把关注焦点集中于传统商业银行而受到Palley的批评,后者提出用内生金融概念取代内生货币以涵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创造.尽管非银行金融机构创造的负债可以代替货币执行交易媒介的职能,然而其流动性终究是虚拟的,离不开商业银行"真正"流动性的参与和支持.现实生活中,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整个金融体系在带来远大于内生货币理论描述的金融弹性的同时,也导致更大的金融不稳定性.后凯恩斯主义从内生货币到内生金融理论的发展,丰富了我们对货币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为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后凯恩斯信用货币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凯恩斯信用货币理论认为银行贷款是货币增长的主要源泉,主张从贷款到存款的因果关系箭头。但围绕货币供给特征、利率决定以及流动性偏好等问题,又存在不同的见解。从动态学上综合信用货币的复杂性是该理论的最新发展方向。该理论认为金融不稳定性假说的基础是信用货币理论,这与新凯恩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微观分析方法具有本质区别的。后凯恩斯信用货币理论强调用收入方法而不是货币方法来分析通货膨胀问题。后凯恩斯信用货币理论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现代金融体系的运动规律,制定科学的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金融市场因素(金融冲击、金融摩擦、金融中介)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基于发达经济的研究结论指出,金融冲击对经济总体波动的贡献已经超过50%,超越实际冲击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波动诱因。在此背景下,宏观经济周期理论正发生一场类似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发展所经历的重大变革,这是继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之后最引人注目的新发展,被称之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这一理论从亚洲金融危机开始,在2008年全球危机之后获得重大突破。该理论将金融中介部门(银行)作为一个独立部门嵌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中,将金融市场因素纳入到整体经济框架进行研究。近年来,该方法发展迅速,应用广泛,且继续深入研究的空间巨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5.
海曼·明斯基与当今主流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斯基的“金融凯恩斯主义”观点与1960、1970年代大多数主流经济学家对金融因素的忽视形成鲜明对比。1980年代初开始,主流经济学重新强调金融因素在投资决定和宏观经济波动中的重要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对明斯基理论的接受。实际上,在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政策主张等方面,明斯基理论与主流经济学的差别仍然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6.
台湾已故名经济学家蒋硕杰教授的货币政策理论极具创造性,我们不仅应了解货币经济学体系,而且应知道其背景性。希望学界加以研究以便为经济金融抉择提供一个新的非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参照系。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降, 以明斯基 “金融不稳定性假说” 为代表的后凯恩斯主义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从20 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各色剑桥经济增长周期模型, 发展到八九十年代之后的各种内生货币理论和金融不稳定性理论, 货币和金融要素逐渐成为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当中不可或缺的独特要素。 后凯恩斯主义一方面从投资融资切入引出货币金融, 从经济扩张期间投资利润现金流入与债务偿付现金流出二者之间的失衡所产生的金融脆弱性和 “动态不稳定性” 视角出发, 描述了 “稳定孕育着不稳定” 的基本周期的循环交替; 另一方面则从更广泛的市场内生动态与政府干预等阻遏性制度安排之间的相互作用着眼,从金融制度的长期演变所产生的 “结构不稳定性” 问题出发, 刻画了超级周期的更迭演化。 货币与金融在这两种叠加的周期循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构成了 “动态不稳定性” 与 “结构不稳定性” 动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论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传统的主流经济学流派对货币金融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于货币的本质与职能、信用、利息、货币政策等各种货币理论方面,金融的发展及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家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提出的金融发展理论和金融结构分析才引起广泛的关注。但这种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理论具有很大的片面性。针对变化了的经济金融环境,白钦先教授于1998年提出了以金融资源为基础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这是一种全面的、前瞻性的、新的金融发展观,是在新形势下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打破了货币供给前提,提出中央银行既没有能力控制基础货币,也不愿去控制基础货币。他们认为货币的供给是内生的,即由信用驱使、需求决定的,与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行为有关。结合最新的实证研究对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评介,并认为其将与宏观经济、开放经济相结合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很长时间内一直是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但上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陷入困境,走向衰落。论述了凯恩斯主义对传统经济学的重大突破及其贡献,指出了凯恩斯主义自身的理论缺陷,阐述了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前提及其特征,并分析了新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