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随着经济形势的日益成熟,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跨国并购带来的财务风险贯穿着并购的全过程。本文将通过海尔并购通用家电的案例,浅析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面临的财务风险的种类以及防范措施,希望能为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化之中,中国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国际市场的重要性,中国政府也鼓励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些具备一定资本实力的企业已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因此,如何利用金融危机环境进行跨国并购,加速产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全球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对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实施跨国并购、取得预期绩效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彭晓琴 《魅力中国》2010,(26):41-42
当前,中国的汽车企业国际化经营呈现出合资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汽车出口量逐步增长和跨国并购不断活跃的趋势。基于SWOT模型,本文分析了中国汽车企业的优势、劣势及当前环境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分别提出了出口、对外合资合作及跨国并购的总体战略,进而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当中国一不太知名的民营企业四川腾中宣布收购通用汽车公司的悍马品牌时,全国为之震惊。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的目的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理论上的合理性和现实的挑战性?本文通过对中国汽车近年来的跨国并购现状进行分析,理应理论来剖析中国汽车企业跨国并购的原因,并分析它所面临的问题,供业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5.
试论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面对企业国际化经营趋势,现阶段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实施战略的重点是确立和优化跨国并购的战略选择,并有针对性地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球跨国并购舞台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旋风,企业跨国并购是快速积累资本、占有资源、扩张市场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同时跨国并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2004年底联想集团耗资17.5亿美元实施跨国并购美国IBM PC业务战略,在当时可称得上是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中影响最大、规模最大、发展最快、争议最大的一次行动。事隔多年,再来分析联想集团这次跨国并购的风险与防范,可对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提供一些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探寻国际化道路。与此同时,贸易保护又以更猛烈及更隐蔽的形式不断阻碍着贸易自由化的实现。特别在金融危机下,一方面部分发达及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产品实施贸易壁垒措施,另一方面由于并购成本的降低,许多中国企业开始实施跨国并购战略。这到底是契机还是风险?从国际贸易现代理论角度出发,在分析跨国并购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基础上,阐述了规模经济理论下跨国并购的自身优势。种种迹象表明,企业可以通过并购绕开贸易壁垒,并为实现全世界更为开放的、自由的贸易市场创造契机。  相似文献   

8.
隋敏  赵学强 《山东经济》2005,21(4):45-48
通过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可以迅速走进国际市场,获取较大的经济贸易利益。但是跨国并购面临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因而跨国并购成功率并不高。从识别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入手,提出了企业跨国并购风险的规避措施,这对跨国企业并购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球跨国并购舞台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中国旋风,企业跨国并购是快速积累资本、占有资源、扩张市场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同时跨国并购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风险。2004年底联想集团耗资17.5亿美元实施跨国并购美国IBM PC业务战略,在当时可称得上是我国企业实施跨国并购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静 《特区经济》2007,219(4):198-200
近年来,中国企业较大规模的跨国并购频频发生,虽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障碍,不但影响了并购企业对外投资战略的成功实施,还有可能对企业的原有根基造成动摇乃至威胁。因此,有必要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番分析和思考,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改进措施,这是促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整体竞争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沪港经济》2005,(10):8-8
杨国安认为,企业在实施海外战略的时候,最好采取“小步快跑”的策略,像些为、中兴一样稳扎稳打,在企业内部成长性比较好、外部风险比较低的时候选准时机,开拓国际市场,企业实施大规模的海外并购,固然能够快速走向国际市场,但往往很多企业对所面临的挑战及压力,心理预期不足。在跨国并购的时候,由于很多中国企业缺乏具有谈判和整台经验的国际化人才。  相似文献   

12.
于春雷 《中国经贸》2023,(14):46-48
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是专门从事汽车零部件的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汽车零部件是汽车制造业的基础,是支持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必要因素。“中国制造2025”计划实施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产业呈现出一片繁华景象。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零部件企业必须落实成本管理,积极开展精益化生产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才能有效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因此,文章基于价值链管理理论,从采购成本、物流成本、销售成本、质量成本四个方面入手,提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成本管控构建路径,以期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健全成本管理体系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孙亚东 《改革与战略》2010,26(5):172-17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跨国并购成为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途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能否取得成功,企业文化的整合是重中之重。企业并购后的文化整合,要进一步认识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重要性,全面分析跨国并购的文化差异与冲突,采取切实有效的文化整合策略。  相似文献   

14.
黄友军 《特区经济》2006,(4):321-32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企业加速本地资本国际化、现代化的步伐不断加快,跨国并购已成为海外投资的重要方式。面对投资环境的高度复杂性,企业必须对跨国并购进行风险防范。本文在跨国并购风险识别和度量的基础上从十个方面为跨国并购提出了风险防范的措施,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苏靖 《浙江工商》2007,(9):30-30
最初万向产品“走出去”是被逼出来的 记者:从产品走出国门开始,到现在针对国际一流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一系列收购行动,展示出了万向国际化的雄心。是什么促使万向走向国际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贸》2012,(5):86-89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企业在引进外资进行合资、合作的同时也对走向海外跨国投资经营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是我国企业从被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到实施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战略的必然选择。我国企业通过主动走出去,打造中国的跨国公司,从国外直接获取资金、技术、市场等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TCL集团国际化过程就是一批中国企业主动跨国投资经营的典型案例之一。TCL国际化的三阶段充分认识到国际化经营对于一个企业发展重要性,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TCL就开始海外经营的探索,在新兴市场开拓推广自主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成为中国  相似文献   

17.
柏丹  孙方方  曲红艳 《改革与战略》2012,28(10):113-11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逐步转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来开启国际化发展之路.但是,巨大文化差异会带来强烈的文化冲突,给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之路带来很大的挑战.并购后,中国企业一定要重视文化整合,对文化冲突进行合理、有序的整合,以提高企业跨国并购的成功率.文章通过介绍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由于文化差异而引发的整合摩擦,引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文化冲突的原因及面对文化冲突应采用的一些整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海外子公司向中国跨国并购企业转移知识的过程为研究对象,围绕以下3个问题展开探索:一是中国跨国并购企业母公司所实施的不同类型的知识转移管控机制对其从海外子公司所获取的知识数量及知识价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二是被并购的海外子公司所扮演的角色是否会影响到中国母公司所采用的管控机制类型?三是母公司该如何根据子公司知识的深度及宽度来实施最合适的知识转移管控机制?以95家成功实现跨国并购的中国企业数据为样本,探析正式管控机制与社会化管控机制对从子公司转移到中国母公司的知识数量及价值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对与知识转移过程以及知识转移管控机制相关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并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直接效应与调节效应。基于此,得出中国跨国并购企业知识转移管控机制的一般规律,以及海外子公司知识深度及宽度对中国跨国企业母公司实施的知识转移管控机制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障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还存在着并购规模较小、并购领域集中、并购对象大多生存状况不佳等特点,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存在诸多障碍。洞悉这些障碍,采取有效的措施推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快速健康发展是决定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全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赵志凌 《浙江经济》2005,(17):42-43
“走出去”。还是“引进来”?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走出去”的呼声正日渐响亮,从把产品卖到国外到在国外办厂设机构,从行销层面的简单“国际化”,到资本层面的“跨国并购”,走出去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发展战略。但是,外面的世界真的那么精彩吗?走出去能站得稳脚跟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