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报道》2014,(12):46-46
10月23日,“中国—东盟中心杯——我眼中的中国—东盟关系”征文比赛颁奖典礼在中国—东盟中心东盟厅举行。缅甸驻华大使帝林翁、东盟使馆的外交官等130多位嘉宾代表出席活动。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马明强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此次活动非常重要,不仅加强了年轻人对中国—东盟关系的理解,更为中国—东盟人民的伟大友谊增进了互信。  相似文献   

2.
《中国报道》2014,(10):42-42
8月15日,中国-东盟中心组织东盟驻华使节参观三一重型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中心秘书长马明强及东盟使节与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唐修国进行了交流座淡。唐修国总裁介绍了三一集团的发展历程、研发实力及在东盟的发展近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道》2014,(6):47-47
由中国—东盟中心(ACC)组织的“中国—东盟中心杯—我眼中的中国—东盟关系”征文比赛自2014年5月起面向全国大学启动。欢迎中国及外国在华大学生踊跃参加,用中文(至少1500字)或英文(至少1000字),写出对中国—东盟关系的理解,比如中国—东盟关系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重要意义,对未来中国—东盟关系发展的期待和建议等。东盟国家驻华大使将作为本次大赛的荣誉评委。颁奖仪式将于2014年9月底在中国—东盟中心举办。一些幸运的获奖者将有机会访问中国一东盟中心,获得精美奖杯祁荣誉证书,并与中国一东盟秘书长马明强、东盟国家驻华大使及外交官互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报道》2014,(8):34-35
三位中心秘书长频繁地举行会议,有利于东盟,有利于东盟与中日韩合作,也有利于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 6月19日,中国—东盟中心在北京主办中国—东盟中心、日本—东盟中心、韩国—东盟中心秘书长第四次非正式会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报道》2016,(4):41
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25周年和"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中心将开展19个旗舰项目,并积极参与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3月9日,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杨秀萍与东盟北京委员会轮值主席、越南驻华大使邓明魁进行工作交流。邓明魁大使赞赏中心为促进中国一东盟友好合作所做的不懈努力,介绍了东盟北京委员会近期工作情况和未来设想,期待同中心进一步加强沟  相似文献   

6.
今年9月16日至19日,中国—东盟中心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设立独立展台。 这是中国—东盟中心第二次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向公众推介自己。中国—东盟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乐达·普马女士率中心官员同来自中国和东盟数以千计的参观者积极互动。  相似文献   

7.
杨艳 《重庆与世界》2023,(12):20-23
<正>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来,立足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社会服务,主要开展对中国与东盟法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规则的系统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为中国与东盟法治合作交流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为政府、商业团体和其他机构提供咨询建议,为本地区繁荣发展提供法律和智力支持。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张晓君接受本刊记者专访,畅谈在共建“一带一路”法治国际交流方面搭平台、促合作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航 《中国经贸》2007,(11):16-16
10月31日下午,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组委会在南宁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中外媒体介绍第四届博览会和峰会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果。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李金早宣布,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圆满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9.
《中国报道》2015,(2):35
中国—东盟中心成立三年来,在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教育、文化、旅游、新闻公关等领域合作取得了巨大成绩。2014年12月22日,中国—东盟中心在北京举行招待会,庆祝中心成立三周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明、缅甸(东盟轮值主席国)常驻东盟代表敏伦大使、中国驻东盟大使杨秀萍、东盟国家驻华使节或代表等400余位嘉宾出席招待会。张明副外长祝贺中国—东盟中心成立三年来,在促进中国与东盟贸易、投资、教育、文化、旅游、新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报道》2015,(1):40-41
中国—东盟中心高度重视在中国和东盟人民中提升对中国—东盟关系的认可度,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东盟在投资、贸易、教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关系。2014年,随着社会公众对中国—东盟关系关注度的不断提高,东盟和中国彼此的能见度进一步提升。中国—东盟中心成功开展了多项公关活动,提升公众对中国—东盟关系的了解,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增进了中国—东盟人民间的友谊。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报道》2020,(1):70-70
作为促进中国-东盟各领域务实合作的机构,中国-东盟中心已成为促进双方友好交流的独特纽带和推动务实合作的重要平台。2019年12月8日,中国-东盟中心第九届联合理事会会议在西安举行。会议由东盟轮值主席国泰国外交部东盟司司长素力亚和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毛宁共同主持。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及相关部门官员、东盟各成员国及东盟秘书处代表出席。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报道》2015,(2):34
中国—东盟中心切实履行了一站式信息中心和活动中心的职能,增进了中国与东盟的友谊、合作和互联互通。2014年12月22日,中国—东盟中心第四次联合执行委员会和联合理事会会议在北京中国—东盟中心秘书处举行。联合执行委员会会议由缅甸驻华大使帝林翁和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参赞李涛共同主持,中国和东  相似文献   

13.
东盟视窗     
正|声音|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在展览内容和服务功能上提升和优化,结合今年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年,博览会将新增文化展,展示中国-东盟文化精粹、文化创意、休闲养生等内容,打造双方文化交流新平台。——3月6日,第1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高官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郑军健表示2014中国—东盟博览会将新增文化展。我们将看到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在经济和金融的融合更为深入。——3月13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助理局长梁新松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报道》2016,(4):40
养蜂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绿色经济的一部分。近年来,中国与泰国、马来西亚、缅甸等东盟国家之间的蜂产品贸易往来日益密切。3月15日,2016中国蜂产品行业大会暨中国—东盟蜂产品行业合作论坛在成都召开。大会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蜂产品分会和中国一东盟中心联合主办,杨秀萍秘书长、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戎卫东、中国工程院院士庞国芳、国际蜂蜜委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报道》2016,(4):41
贵州与东盟交流合作前景更加广阔。中国一东盟中心愿同贵州省深化合作,充分利用"交流周"重要平台,提升人文交流水平,夯实双边友好的民意基础。2月21日,杨秀萍秘书长在贵阳拜会贵州省副省长陈鸣明,贵州省教育厅厅长王凤友、贵州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袁惠民、中国一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秘书处执行秘书长刘宝利等参加会见。陈鸣明代表贵州省政府,对杨秘书长  相似文献   

16.
《中国报道》2014,(9):36-37
"外交官带你游东盟"微博访谈系列由中国—东盟中心于2012年发起,旨在通过东盟大使及外交官们的视角,提升中国公众对东盟的理解。微博访谈系列在中国—东盟中心微博粉丝中引起热烈反响,增进了中国和东盟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17.
《中国报道》2014,(7):44-45
继成功举办多届"我的中国和东盟"多媒体艺术展后,中国—东盟中心将围绕中心11个成员,即文莱、柬埔寨、中国、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举办摄影展。展览于6月19日至7月19日在中国—东盟中心东盟厅举行,为期一个月。  相似文献   

18.
2020年12月21日,“我们的视界”——首届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主题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中国驻东盟大使邓锡军、东盟副秘书长德尼、菲律宾常驻东盟代表诺埃尔大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吴海龙会长、中国和东盟获奖选手代表通过连线方式出席并致辞。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与东盟10国顺应全球贸易自由化趋势、积极破除贸易保护主义、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建立的,是中国和东盟合作历程中的里程碑。南宁市作为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中心城市,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给南宁市经济带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也给南宁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避免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秘书长张晓钦在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国内筹备会上表示,第四届博览会将是继往开来,建立博览会长效机制,促进博览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一届,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博览会共办共赢的长期合作机制——为企业创造更多商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