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一、ERM的概念及其本质 ERM,即企业全面风险管理。风险管理虽然从理论上探讨已有百年历史,但是真正步入系统化整合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ERM)时代,却是以1993年诞生的全球第一位首席风险执行官詹姆斯·林(亚洲风险与危机管理协会名誉会长)为主要标志。在ERM时代,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消灭风险,因为消灭了风险就等于消灭了机会。企业风险管理是企业在实现未来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试图将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产生的结果控制在预期可接受范围内的方法和过程,以确保和促进组织整体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正>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与公司治理及监管审计密切相关,其内部控制的有效与否决定了市场经济体系是否稳定,本文探究内部控制理论的最新发展ERM框架,在分析ERM框架四大目标、八大要素构造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以ERM框架为基础构建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自上世纪1980年代开始,经常出现各大公司的虚假性的财务报告,为此,美国在1985年由会计学会牵头,一些机构发起成立了针对上述问题的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到  相似文献   

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ERM框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媛媛  袁洋 《财会通讯》2008,(2):123-125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临更多的风险,作为企业管理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更应该参与企业风险风险管理。本文从ERM产生背景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动因出发,阐述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点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ERM的互动关系,指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ERM的方法与手段,是ERM的重要组织部分,而ERM是内部审计的新内容和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企业风险管理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引入以风险评估为核心的控制自我评估(CSA)方法,以期可以实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与ERM的有效连接,使二者共同致力于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5.
苏强 《西部财会》2011,(1):14-16
税务筹划可以给企业带来节税利益,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种筹划风险。COSO发布的ERM也适用于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管理,是衡量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管理有效性的一个标准。企业基于ERM通过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八个风险管理要素,进行风险管理,有助于防范税务筹划风险。  相似文献   

6.
现代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使传统内部审计在广度和深度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使之从管理的范畴上升至治理的高度。就风险管理而言,内部审计应帮助机构发现并评价重要的风险因素,帮助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美国COSO委员会2004年9月正式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COSO—ERM)。COSO—ERM斜匡架是一个指导性的理论框架,为公司董事会提供了有关企业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以及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方面的重要信息。企业风险管理本身是一个由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与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进行多层面,流程化的风险控制过程,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内部审计凭借其在组织中的独立地位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能力,在企业整体风险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浅谈企业投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投资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需要对企业投资的风险进行控制与管理,将风险导致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全文包括三部分:一、企业投资及其风险;二.投资风险的分析;三.投资风险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通信企业集团化管理需要出发,探讨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及有效管理、控制风险的途径和方法.使之有效运用于企业,以将企业风险降至最低或可接受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总会计师》2005,(10):57-59
绝大多数的公司已将企业风险管理(ERM)作为重要商业手段,以更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但美国会议委员会的一份报告称:多数公司认为他们仍需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0.
2004年COSO委员会正式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这是继1992年其发布内部控制整合框架后的又一个飞跃性的内部控制研究成果。本文从公司治理内涵入手,以广义公司治理所基于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分析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考察内部控制演变过程与公司管理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COSO的最新研究成果ERM这一广义的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ERM能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实施有效公司管理,实现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1.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风险管理(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以下简写为ERM)的实质是企业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战略的方式管理企业.使企业在多变的环境下以稳健的方式运作.从而获得增加价值的机会。在全球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任何企业都处于动荡多变的环境之中。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风险引发的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都促使企业对风险管理给予高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提升ERM能力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巧良  陈俊 《财会月刊》2005,(11):12-13
新的风险观认为,风险创造了机会,机会创造了价值,价值最终增加了利益相关者的财富。管理者在寻求新的增加利益相关者价值的途径的过程中,已开始以新的方式思考如何将风险管理与价值创造相联系的问题。美国反欺诈性财务报告委员会(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适应了客观需要,把众多的风险管理概念集成在一个框架中,确立了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确定了风险管理的组成部分。但是,如何将企业风险管理(ERM)的概念转换成具体的行动步骤,却是实践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试图在COSO框架指导下,借助于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公司(PWC)的调查结果,探求实施ERM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如何构建一个概念性的框架、如何将这个框架在组织内展开、如何就ERM的实施结果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2004年美国Treadway委员会颁布的COSO新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建立基于缺货风险的企业存货管理模型的解释变量,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动态评价在存货管理中建立ERM体系对于企业缺货风险的控制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模拟仿  相似文献   

14.
公司风险主要集中于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两个层面.治理风险与管理风险等管理活动(系统)的有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内部审计,通过对公司治理风险和管理风险等管理活动(系统)有效性的再确认与咨询.可以实现控制风险和增加公司价值的基本目标.目标实现需要优化的审计业务流程,以风险控制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活动(系统)的再确认服务流程与咨询服务流程各异.文章根据再确认与咨询服务有机兼容的趋势,构建了对风险管理活动(系统)再确认、咨询、再确认的内部审计业务流程系统.  相似文献   

15.
吴辉  刘芳 《财务与会计》2015,(22):43-44
随着经营风险的日益增加,集团企业应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风险管理与监控系统,实时对下属分子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风险并加以防范.本文介绍了A集团公司企业风险管理系统的三个主要功能—— 监控生产运营风险、重大风险跟踪管理和预测外部风险,指出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全面、集中地监控企业的风险并将风险管理工作常态化,同时利用各种分析手段,可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通信企业集团化管理需要出发,探讨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及有效管理、控制风险的途径和方法,使之有效运用于企业,以将企业风险降至最低或可接受的程度。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其内外各类环境的协调,同样受到相关各类风险的威胁。企业只有在全面认识这些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以达到生产经营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8.
物流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和检查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SOX法案和COSO的ERM风险管理框架入手,从公司战略、规划、业务单元、价值链部门和作业活动等五个管理层次,提出物流企业从战略到执行的内部控制构建思路,以及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检查与评价的方法。通过物流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构建和有效实施,以提升我国物流业管理水平,实现企业价值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筹资风险是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的可变性,是企业筹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在筹资过程中,对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应对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企业未来的经营状况和发展.企业筹资风险是多方面的原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应该选择合理的筹资方案,做到既能使资金成本较低,又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以利于企业的经营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文章从筹资的目标及方式考虑,对企业筹资风险形成的原因、筹资风险的衡量与控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内部控制是管理现代化的产物,是随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而逐步产生的一套先进有效的管理体系。美国财务准则委员会在保留原COSO报告的基本内容的前提下,颁布了名为《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简称ERM框架)的企业内部控制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