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2015,(32):264-265
本文主要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阐述了河北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经济增长影响二产比重的单向因果关系,三产比重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无论长期还是短期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河北省经济的增长都有促进作用;相对于长期来看,第二产业的发展在短期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意义较大;在短期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会对当期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滞后一期的三产比重变化对当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说明三产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刑法对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的差异保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宪法历经四次修改,非公有经济的宪法地位逐渐被提升,我国刑法也规定了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作为其三大基本原则之一.刑法作为保障法在对公有与非公有经济的保护上异于作为私法的民法和作为根本法的宪法,平等仅仅是形式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3.
文红星 《商场现代化》2007,(11X):179-180
在传统的需求理论中,总需求的构成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等组成,其中消费的比重占到总需求构成的三分之二左右,而投资需求往往只占到百分之十几。但在我国近些年的经济增长中,投资需求的比重不断上升,在总需求构成中已经超过消费需求的比重.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并且这种现象有进一步加强的趋势。要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改变这一现状,降低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比重,同时采取措施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4.
一、全面正确地认识公有制经济坚持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较小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加大,使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国有经挤、集体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从1978年的56%、43%,下降为1996年的40.8%、35.2%,而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则从1978年的1%,逐步上升到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过去20多年,中国通过对外开放保持了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同时在全球各个领域的合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全球经济繁荣做出了贡献。对外开放与国内发展相互促进在过去25年中,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世界各国GDP总量的排名中明显上升,从第十位上升到第四位。中国经济增长的显著特点是加入全球化进程不断提高。在这期间,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1980年到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6%,目前是全球第三大贸易国和第三大外商投资的东道国。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和吸收外资的结构也明显改善。2006年,中国高附加价值产品在出口商品的比重占到近一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超过了35%。在扩大开放中,中国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是全球经济表现最好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杰 《商业研究》2008,(3):191-193
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是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而哈尔滨市目前存在着发展环境不宽松、融资渠道不畅、产业引导与扶持力度不够、企业家素质不高等问题。为此,应该改善非公有经济的发展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非公有经济参与城市重点建设,重视企业家培训。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对经济政策、汇率变动和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的增加没有引起通货膨胀,广义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由负逐渐转为正,说明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的正向影响存在较长的时滞,提高利率可以在短期内缓解物价上升的压力,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即人民币升值)可以起到控制物价上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非国有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772.4亿元,其中公有经济实现56676.2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18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5.8%和24.2%。在公有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0.6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1.9%和33.9%。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51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其中国有成份4860.2亿元,集体成分1656.9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和2.2%,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比1996年增加了1.7%,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增加了1.5%和0.2%。非公有经济已成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财经界》1998,(8)
非国有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772.4亿元,其中公有经济实现56676.2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18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经济的75.8%和24.2%。在公有经济中,国有经济实现31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25380.6亿元,分别占国民经济的41.9%和33.9%。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51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7%,其中国有成份4860.2亿元,集体成分1656.9亿元,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和2.2%,混合经济中的公有经济比1996年增加了1.7%,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增加了1.5%和0.2%。非公有经济已成为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使国民经济保持7%的增长速度,支撑我国未来二十年经济增长的各种主要因素,从需求角度看,主要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国外需求;从产业角度看,第一产业作用虽大但贡献较小,服务业发展较快,第二产业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从生产要素角度分析,资本积累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劳动力、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潜力巨大;从经济成份的贡献来看,非公有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经贸导刊》2005,(22):36-36
第一条为了全面反映我国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的控股情况,完善1998年国家统计局关于控股情况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以法人企业作为分类对象,根据企业实收资本中某种经济成分的出资人实际出资情况进行分类,并按出资人对企业的控股程度,分为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第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认为当前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但其持续性受到质疑;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但也隐藏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继续上升,但需要关注原油价格持续处在高位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深化。与此同时,还应关注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货膨胀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运行,本文从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以及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滞后期的经济增长会刺激物价上涨当期的货币供应量变动与通货膨胀率变动是反向的。而滞后期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刺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认为当前世界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但其持续性受到质疑;世界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增强,但也隐藏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国际市扬产品价格继续上升,但需要关注原油价格持续处在高位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深化。与此同时,还应关注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余广源  周洁  罗娜  吴莹 《中国市场》2013,(20):33-35,37
本文利用《湖北省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分析了湖北省人口转变的情况和年龄结构变动。根据相关指标,湖北省在20世纪90年代就迎来人口红利时期。由于湖北省年龄结构的变动,劳动负担将会逐渐下降,居民储蓄存款总额上升,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也会上升。这些变化会对湖北省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发现在过去的20多年里由于总抚养比下降为湖北省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1/4。湖北省政府应该充分发挥人口红利,制定相关经济政策,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和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背景下,应用VEC模型对江苏城镇化率、消费性投资、生产性投资、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和经济增长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城镇化影响虽然存在时滞,但是能够持续拉动投资总额提高,改善投资结构,增加消费性投资比重,持续拉动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并长期持续拉动经济增长。因此,在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过程中应避免"城镇化-投资错觉",注重公共服务和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为消费奠定基础,加快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和完善,以缩短"城镇化时滞"。城镇化可以迅速提高落后地区的消费水平,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7.
吴俊红 《现代商业》2012,(15):109-1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一个深刻变化就是国有经济比重持续下降,非国有经济比重持续上升。本文从实证角度研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GDP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企改革促进了非国有工业企业的迅速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对我们深刻认识我国经济体制的环境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拓知  刘赣红 《中国市场》2013,(46):118-120
本文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GDP分别度量国内贸易和经济增长,通过多元回归的研究方法,考察了国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过研究,可以得出国内贸易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比较密切关系的结论。同时,在影响经济增长的众多变量中,消费的比重相对还是比较大的。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增长周期不仅促进美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并且使美元主导地位进一步稳固。回顾上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的发展进程,美国在1995年至2000年的快速财富积累和经济实力上升,不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新动力何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支撑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主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两大支柱。而"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就是GDP中第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与高速经济增长相伴随的是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