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城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能够充分发挥其城乡经济的网络功能,促进城乡结合,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建立城乡社区分工协作的社会经济统一体。  相似文献   

2.
赵华友 《财贸研究》2004,15(5):122-123
农村和城市是城-乡社区连续体的两极.中国城乡的经济与社会发生了较大改观,城乡分割和相互封闭的格局逐步被打破,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有很大提高.但矛盾仍然存在,主要表现为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结构和城乡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不断缩小直到完全消灭城乡对立的过程.为此,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推进城乡社区互动和融合,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马剑 《中国市场》2011,(48):107-108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在乡,手段是以城带乡,要在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机制创新上下足工夫,最终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4.
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扭转经济发展中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各地积极贯彻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方针,根据地区具体情况,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途径。"加强城乡统筹"也被我委列入2007年体制改革重点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5.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等,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近几年中部省份的发展和崛起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部崛起离不开城乡的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冬 《消费导刊》2013,(6):136-137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代表了我国农村发展的方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全面推进,给农民群众居住和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利益关系。服务需求等带来新的变化,同时,也对农村传统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型农村社区基层党建工作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课题。积极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新方法,不仅有利于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引导新型农村社区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且对于转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支持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坚持科学规划,优化城乡功能布局;创新发展理念,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新型产业支撑;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城镇人居品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以来,云南省在全国率先推进"一元化"户籍制度改革,并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点。到2010年年底,全省城镇化率达到35.2%,比2000年提高12.2个百分点。去年11月,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加大城乡统筹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的重大战略部署,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相关报道见本期"特别关注")。目前,云南省总体上正在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莱阳市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它以城乡统筹为结合点,以城乡一体化为切入点,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乡成产要素和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实现农民就业城镇化、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化、生活服务社区化、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城乡统筹中产业互动效应的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的瓶颈。解决"三农"问题最好的出路是统筹城乡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产业互动机制,是城乡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必然促进三次产业在城乡之间合理布局,形成产业互动效应,进而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1.
城市本身并非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只有与其周围的乡村环境统筹考虑,才能实现各种生态流的循环和生态平衡,因此城乡间的生态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城乡的生态合作,才能遏制并改善日益恶化的乡村生态环境,在农村生态服务的庇护下,城市的生态安全才会得到保障。要促进城乡的生态合作,需要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立有效的绿色食品市场,发展生态旅游业,建立城市转移支付及生态补偿机制,对进城农民给予优待,改革现行的政绩考核体制。  相似文献   

12.
结合桂林实际,应用现代物流理论,认为现阶段桂林城乡双向物流体系的目标模式就是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为此,依托供销社的网络体系,利用邮政物流的品牌优势和覆盖网络,建立桂林市城乡双向物流体系,全力挖掘第三利润源,打造新的物流价值链。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减少和消除我国当前城乡差距的重要举措。基于对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界定,可知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并不矛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提出实现城乡一体化要在承认城乡差异化,认清城乡的本质差别的基础上,城市反哺农村,促进城乡发展平衡,农村更要走一条适合自己特色的差异化道路,重视特色小城镇建设,带动周边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乡统筹背景的南京乡村旅游养老产业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的不均衡发展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制约性因素。而城市与乡村在旅游活动要素与旅游经济要素方面具有较强关联性与互补性,应该进行城乡旅游统筹发展。本文结合南京市的具体特点,阐述了南京养老问题的迫切性,分析了乡村旅游度假式养老在满足老年人心理、生理需求以及加强乡村建设、城乡交流与有利于社会保障统筹等方面具有的发展优势,提出了建设养老小区、混和公寓、养老院、乡村宅院租售等灵活多样的乡村旅游养老业模式,以满足不同的养老需求,推动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何逢标 《江苏商论》2011,(12):75-77
农村物流是连接农村与城镇物资流通的纽带。从系统性、高效性、便捷性和低成本性四个维度,构建了农村物流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农村物流系统的评价表明,农村物流服务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从苏南、苏中到苏北,农村物流服务水平呈梯度下降;农村物流的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还较低;农村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城镇化质量低,城镇居民收入不高,大部分城市缺乏经济发展的活力,一些资源型城市发展后劲不足。作为农业大省,黑龙江农业发展基础较好,农民收入较高,城乡关系正处在"效率优先"向"效率-公平兼顾"的转变阶段。效率在黑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是重点,双轮驱动,上下结合,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综合带动能力;另一方面发挥农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山东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对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山东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根本制约因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终极出路。  相似文献   

18.
农民收入的低水平,持续增收难度大,预期收入不确定和预期支出增加,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双向物流发展滞后等因素制约了我国农村消费的增长。而城乡双向物流的发展能从增加农民收入,转变消费观念等方面促进农村消费。为此,应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乡一体化物流信息平台,培养农村物流专业人才,培育多元化的农村物流市场经营主体,创新城乡物流对接模式,促进城乡双向物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农村公共物品对于农村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完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可有效地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目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总量不足、供需结构失衡、供给效率低下。为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应建立城乡均衡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建立农民需求偏好表达机制以及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供给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论城乡一体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今后30年,我国改革的重点将是消除城乡二元体制,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应该是双向的,即农村居民可以迁往城市,在城市工作或经营企业,城市居民也可以迁往农村,在农村工作或经营企业.我国目前的城乡一体化之所以是单向的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关键不仅在于城乡居民户籍分列,更重要的在于土地制度的二元结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双向城乡一体化的体制障碍,应该尽快消除这种体制障碍,赋予农村居民财产权,发放房屋产权证,将承包土地和宅基地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双向的城乡一体化,有利于中国经济走向以居民消费拉动为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