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银行IC卡的EMV迁移已经引起国际组织、各国商业银行广泛关注,正在成为全球银行卡变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中国银行业,同样面临这一课题,而且由于中国银行卡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在EMV迁移方面还有一些特有的问题需要考虑。一、实施EMV迁移的主要动因经过多年的发展,作为电子  相似文献   

2.
资讯     
《中国信用卡》2005,(4):76-79
我国银行卡应对国际 E M V 迁移及 IC 卡应用发展规划讨论会在京召开 (本刊讯) 我国银行卡应对国际EMV迁移及IC卡应用发展规划讨论会在京召开。 3月17日,人行和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了我国银行卡应对 EMV 迁移和银行 IC 卡应用发展规划讨论会。国家质检总局  相似文献   

3.
EMV标准是三大国际银行卡组织——Eumpay、MasterCard和VISA共同发起制定的智能IC卡支付应用标准。EMV规范的实施对于成员银行改善银行卡的受理环境、降低信用卡在国际商务应用中的风险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EMV迁移是银行卡从磁条卡向智能IC卡转换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金融电脑》2004,(6):85-85
面临EMV迁移这一世界银行卡发展史上影响巨大的事件,实达电脑设备公司(实达外设)作为国内领先的POS设备厂家,其主流金融POS产品系列不久前在中国大陆首家通过国际金融IC卡EMV2000规范检测。这标志着实达金融POS打开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大门,中国银行卡EMV迁移计划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风险规避,EMV迁移势在必行在金融智能卡(IC卡)之前,银行借记/贷记卡为磁条卡,一些犯罪组织利用磁条卡易伪造的弱点作案频频。为降低风险,国际三大著名银行卡国际组织(Europay、Mastercard、Visa)于1993年开始共同制定付款业务的IC卡通用规范平台——…  相似文献   

5.
EMV规范是由Europay、Master Card、VISA三个国际银行卡组织联合制定的金融集成电路(IC)卡的金融支付标准。随着技术发展、EMV标准的完善及国际EMV迁移计划的实施,银行磁条卡向IC卡的迁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对实施EMV迁移的现实意义以及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实施原则、实施步骤、成本问题、业务模式、和行业规范等方面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银行卡EMV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EMV迁移:无法回避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萍 《中国金融家》2005,(8):110-111
作为全球银行界值得关注的一项浩大工程,EMV迁移成为近年来国内银行卡业的一个热门话题。EMV规范是由Europay、Mastercard、Visa三大国际信用卡组织联合制定的金融集成电路(IC)卡金融支付标准,其目的是为金融IC卡、金融终端、支付系统以及金融机构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平台。EMV迁移则是指银行卡由磁条卡向集成电路(IC)卡转移,利用安全性更高的智能IC卡来代替磁卡,以有效防范诸如制作和使用假信用卡、信用卡欺诈、跨国金融诈骗等各种高科技手段的金融犯罪。  相似文献   

7.
EMV迁移简介EMV规范是由Europay、MasterCard、VISA三个国际银行卡组织联合制定的金融集成电路(IC)卡的金融支付标准,目的是为金融IC卡、金融终端、支付系统及金融机构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平台,正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全球性的EMV迁移,人民银行已牵头进行国内EMV迁移的规划。遵照“先收单、后发卡”的策略,本文主要针对在EMV迁移过程中,银行应用系统在收单和发卡两方面进行改造的重点内容和方案作一分析,以供参考。一、收单行的系统改造VISA和MasterCard国际组织要求亚太区各会员银行在2006年1月1日以前对所有的国际贷记卡加载具有EMV标准的IC芯片,各国际卡收单行的POS机具要有受理EMV标准IC卡的功能,届时将启动“风险转移”政策,由发卡行承担伪卡风险的惯例改为由发卡行、收单行中未采取EMV迁移的一方承担。随着外卡在国内的交易量的迅…  相似文献   

9.
EMV是国际信用卡组织联合制定的全球IC智能卡金融支付应用标准,银行卡的EMV迁移是我国不可回避的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EMV迁移的优势以及目前我国银行卡使用情况,认为一种新的IC复合卡(磁条卡与芯片卡合二为一)将有助于我国银行卡顺利完成迁移,其次介绍了该卡出现的必要性及其构成原理;最后分析了该卡在我国的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自1996年国际银行卡组织欧陆卡(Europay)、万事达卡和Visa联合推出金融IC卡技术标准(EMV标准),推动各国进行EMV迁移以来,截至目前,全球已经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各国、加拿大、亚太地区超过14个国家和地区等)实施了EMV迁移,而中东、中非、拉美等地区的迁移也在陆续进行,国际组织EMVCo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5月,  相似文献   

11.
一、金融IC卡发展背景 20世纪90年代末,为应对日益严重的银行卡欺诈风险,Europay、MasterCard、Visa三大国际银行卡组织制定了推动银行卡芯片化的EMV迁移计划。为推进EMV迁移的实施,Visa和万事达卡于2000年颁布了EMV迁移风险转移政策。  相似文献   

12.
银行卡EMV迁移,是指银行卡从磁条卡向符合EMV标准的IC芯片卡转变,或由非EMV标准IC卡向与EMV标准兼容的方向转变。PBOC借贷记标准规范,是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于EMV Leve12/Leve11之上的金融IC卡规范,是与VIS(VISA金融IC卡规范)和MCHIP(万事达卡金融IC卡规范)并肩的EMV产品规范。PBOC迁移将成为全球背景下EMV迁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3.
作为全球银行界值得关注的一项浩大工程,EMV迁移成为近年来国内银行卡业的一个热门话题。EMV规范由Europay,Mastercard,Visa——大国际信用卡组织联合制定的金融集成电路(IC)卡金融支付标准,其目的是为金融IC卡、金融终端、支付系统以及金融机构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平台。EMV迁移则是指银行卡由磁条卡向集成电路(IC)卡转移,利用安全性更高的智能IC卡来代替磁卡,以有效防范诸如制作和使用假银行卡、信用卡欺诈、跨国金融诈骗等各种高科技手段的金融犯罪。  相似文献   

14.
一、EMV迁移的背景EMV标准是从磁条卡向智能IC卡转移的技术标准。此标准要求智能IC卡中的CPU芯片具有独立运算、加解密和存储能力。目前,EMV标准已从EMV96升级到EMV2000。这场促使全球银行卡由磁条卡向智能IC卡过渡的银行卡革命,被称作IC卡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各国均要遵循  相似文献   

15.
上一期的《金融IC卡发展系列报道(一):小小IC卡带动大变局》从IC卡的新功能、新应用、新业务、新商业模式入手,分析了金融IC卡对各大银行、IC卡芯片生产者、增值业务公司、发卡组织、网上第三方支付商,甚至各大电信运营商产生的巨大影响。在此基础上。这一期从EMV迁移背后的成本和收益入手,分析产业链中各方的选择博弈。并且对国内EMV迁移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EMV标准是国际三大信用卡组织Europay(欧洲支付)、MasterCard(万事达)、Visa(维萨)借用其首位字母组合而制定的智能卡金融支付应用标准。EMV迁移则是指由磁条银行卡向IC卡的转移。IC卡是集成电路(IntegratedCard)卡的简称,又称芯片卡,智能卡。IC卡的芯片具有独立运算、数据加密和存储容量大等特殊技术,其中的个人信息很难被复制,具有强大的防欺诈功能,  相似文献   

17.
《华南金融电脑》2004,12(4):108-108
前不久,实达电脑设备公司(实达外设)的主流金融POS产品系列在中国大陆首家通过国际金融IC卡EMV2000规范检测。此举不仅标志着实达金融POS打开了进军国际市场的第一道大门,同时也意味着中国银行卡EMV迁移计划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IC卡技术的发展、国际EMV的迁移、中国银行卡产业的升级助推了符合《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PBOC2.0)标准的金融IC卡发展及应用普及。特别是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促进了银行卡多应用发展  相似文献   

19.
IC卡是集成电路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的简称,它与国内目前普遍使用的磁条卡最根本的区别在于,IC卡增加了一个智能芯片,从而使得IC卡具有以下特性:不可复制、数据存储、智能分析和防篡改。由于具备这些特性,IC卡就比普通的磁条卡能应用于更广泛的支付领域,衍生出更多的应用功能,如脱机消费、小额支付、商户积分等。国际上IC卡支付标准是由VISA、Euro Pay和MasterCard三大国际银行卡组织共同制定的EMV交易标准,并广泛应用于IC卡的各种支付领域,欧美国家已逐步完成了EMV迁移改造。  相似文献   

20.
《华南金融电脑》2005,13(9):40-40
日前,北京市银行卡EMV迁移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此举意味着北京银行卡从磁条向IC卡迁移工作的正式开始,它将有力地推动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对外开放和首都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