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平  学军 《海南金融》2003,(2):57-58
推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即"会计核算集中,联行业务集中,会计档案集中,事后监督集中",就是改变人民银行总行、分行、中心支行、县支行四级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辖属县支行为网点终端的网络化、集中式的会计核算和事后监督体系.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打破了目前实行的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中央银行传统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减少了因会计核算管理分散造成的违章操作;减少擅自篡改会计信息,内控制度因会计人员少、流动频繁形成的棚架现象.将基层会计人员从繁琐的日常会计核算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推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必然与现行央行四级会计核算体制和中央银行会计基本制度产生冲突,对提高会计核算电子化业务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防范和会计内控制约机制的完善提出更高要求.就目前现状来看,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甘肃金融》2002,(9):32-34
近年来,随着银行核算电子化的不断发展,人民银行为适应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加强中央银行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和会计信息反映能力,防范会计风险,将县(市)一级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会计事后监督、会计账务查询、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上收一级,适当集中(简称"四集中"),即改变现行的分散式、相对独立的会计账务组织体系,将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上升至中心支行,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的集中式会计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简称“四集中”,即是指改变原会计核算系统分散式、相对独立的会计账务体系,将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上升至中心支行,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实现会计核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会计账务查询集中和会计档案保管集中的新的会计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4.
人民银行以中支为核算中心,县支行为核算中心网点的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财务查询、集中会计档案管理的"四集中"实施半年来,对于提高县支行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资金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四集中"系统的实行,给人民银行县支行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并形成新的会计核算风险,亟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牛锐 《西安金融》2004,(3):45-46
一、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的实施对防范和化解会计风险具有积极的意义(一)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的特点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实际上是在内联网建设的基础上,使原单版机的中央银行核算系统网络化,独立核算单位由县支行上升到中心支行,从而实现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查询查复集中、会计档案保管集中。这种变革改变了现行人民银行分散式的会计账务组织体系,建立起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以县支行为网点的集中式核算管理体系。这种新的核算体系和核算管理方式与原有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体系相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1、一个地市只…  相似文献   

6.
霍健 《青海金融》2004,(5):44-45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是以中心支行为基本会计核算单位,以各县(市)支行为前台营业网点,实现“会计核算集中、联行业务集中、事后监督集中、会计档案集中”的一种全新会计核算体系。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四集中”管理体制,在加强会计管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核算业  相似文献   

7.
赵果仙 《时代金融》2008,(4):128-129
<正>会计集中核算和事后监督体系的实施,改变了人民银行总行、分行、中心支行、县支行四级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辖属县支行为网点终端的网络化、集中式的会计核算体系,同时建立了以中心支行为基本事后监督单位,对中支级会计、国库发行及所辖县支行的会计原始凭证集中管理,人工监督,并进行二次录入、复核的事后监督体系。会计集中核算和事后  相似文献   

8.
蒋烈 《甘肃金融》2002,(12):50-51,78
人民银行在中心支行推行以会计核算、会计事后监督、会计账务查询和会计档案保管为主的"四集中"改革,既是顺应银行会计改革和发展,逐步减少管理层次,变分散管理为集中管理的需要,也是改进金融服务,规范会计核算行为,防范会计风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为了克服会计独立核算单位过多不便,会计核算管理过于分散容易导致违规操作和案件频发的问题,人总行提出了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查询查复和集中会计档案管理的会计核算"四集中"改革思路,打破了传统的会计组织管理体系,提出了以市中心支行为一个会计核算体系,将县市支行的会计处理上升一级的办法.会计核算"四集中",从根本上推动了基层央行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的进程,为基层央行开展会计基础等级创建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会计“四集中”核算后,人民银行传统的四级会计核算管理体制被打破,会计核算机构及人员面临重组,即:将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上提至中心支行,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各县(市)支行为营业网点的集中式会计核算体系。集中式会计核算需在中心支行设置会计核算中心,下设综合专柜、联行专柜、查询专柜及营业网点,作为会计核算的前台部分。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盛瑞 《西安金融》2004,(2):33-34
实行会计核算“四集中”后,会计核算主体提升,形成了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各县支行为网点终端的新的集中化管理,引起央行联行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形成网络化运作的联行体系。然而,随着核算体制的变化,由分散向集中转变、集中下仍有分散的模式给中央银行会计联行管理工  相似文献   

12.
徐明 《华南金融电脑》2006,14(11):60-61
会计集中核算系统改变了原会计核算系统分散式、相对独立的会计账务体系,将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上升至中心支行,建立以中心支行为核算中心,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达到“减轻会计人员的业务量、简化业务处理过程、降低差错率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的新会计核算系统。但基层央行营业部门的岗位没置尚未适应会计变革的需要,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1年10月1日,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在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正式运行,同时将在上海分行辖内宁德、莆田、漳州、绍兴、嘉兴、金华市中心支行进行推广试运行,这是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体系和会计组织管理体系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变革,是中央银行会计核算体系改革的又一里程碑。本文拟谈一谈人民银行泉州市中心支行开展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试点工作的情况、经验、意义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为了加强会计核算业务管理,人民银行实行了会计业务“四集中”管理,即会计核算集中、联行清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和会计档案管理集中。实行会计核算“四集中”后,会计核算、联行清算、会计事后监督和会计档案管理等会计业务统一提升至中心支行,由中心支行集中办理,县级支行作为核算营业网点存在。会计核算“四集中”的实施是人民银行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特别是解决了县级支行因人员不足,  相似文献   

15.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即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财务查询、集中会计档案."四集中"的推行,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资金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新制度的实行,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相似文献   

16.
曾金志 《金融会计》2005,(12):57-58
随着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推行,人民银行县级支行会计工作重点、要求和方法发生了变化。新形势下县级支行的会计工作职责如何定位、工作重点在哪?笔者认为县级支行在组织好会计核算,同城清算和会计基础工作的同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和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风险,人民银行在全国部分中心支行推广实行会计管理“四集中”,即:会计核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会计账务查询集中和会计档案保管集中。中心支行通过运行会计核算“四集中”系统,将县支行会计业务核算和管理权限上收,  相似文献   

18.
随着集中核算系统的推行应用,人民银行县级支行会计核算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县级支行在内控管理和风险防范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极易引发资金风险隐患。因此必须从思想上、制度上、操作上及监督上筑牢控制风险的防线,确保县支行资金安全。  相似文献   

19.
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即集中会计核算、集中事后监督、集中财务查询、集中会计档案."四集中"的推行,对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资金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新制度的实行,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问题,需要认真地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20.
张希钦  吴刚 《新疆金融》2005,(10):46-47
随着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核算目前已逐步取消了县市支行一级的核算,在充分利用电子网络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改为以地区中心支行为核算单位的会计集中核箅体系,使得对会计信息处理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大幅度地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加快了会计信息的传递,提升了资金流转速度,有利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新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和操作方式的变化,也为会计事项的再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集中事后监督也正是根据核算集中的需要而产生的新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