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商誉按来源分为外购和自创,并只确认和计量外购商誉而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这严重违背了商誉本质的内在一致性,致使学术界长久以来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对企业并购过程中商誉价值的形成过程研究后认为外购商誉的实质就是自创商誉,外购商誉只是自创商誉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或过程,并得出商誉只有一种即自创商誉的结论,清除了商誉长期的名称混乱。  相似文献   

2.
商誉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自创商誉一般不确认,本文从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入手,认为自创商誉符合资产的定义,符合相关性与可靠性,应予以确认。在计量自创商誉时可以采用现值计量模式,即未来超额收益的折现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外购商誉予以确认,对自创商誉不予以确认的问题,通过对自创商誉本质的剖析,阐述应当确认自创商誉的理由。认为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一样都能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收益,符合资产确认的条件,因此应对其加以确认和计量。  相似文献   

4.
伴随知识经济的来临,并购重组已成为企业之间比较重要的活动,更多的人意识到商誉是有价值的无形资产.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研究,对外购商誉确认为企业资产己在国际和国内会计界基本达成共识,但在会计实物中,自创商誉的确认至今未被认可,长期无视自创商誉的做法造成了企业与利益相关方之间沟通的堵塞.本文通过对企业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进行研究,基于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区别和联系,着重阐述了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确认的难点,为提升自创商誉的价值利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新会计准则对商誉的处理主要是对外购商誉作出了详细规定,对自创商誉仍然不予确认.根据商誉本质,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没有区别,所以自创商誉也应当被确认,这样才能比较全面的评价企业的真正价值.本文在最后谈了两点在自创商誉核算中必须面对的问题,一个是同行业利润水平的确定,另一个是确认哪些超额收益与商誉无关.  相似文献   

6.
李忠霞  韩梅 《中国市场》2008,(18):48-49
目前,随着企业改制、购并、资产重组和股份制合作等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在资产评估中关于企业商誉的确认和计价问题已日益成为实务和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自创商誉是否予以确认成为争论的焦点。长期以来,传统会计对于企业外购商誉进行了确认,而对自创商誉却不进行确认,这种做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我认为应该对自创这一真正意义上的商誉进行合理的确认、计量和摊销。在此,就自创商誉问题提出我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浅谈商誉会计的确认和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的时代使得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管是自创商誉还是外购商誉都应该加以确认,并且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商誉确认和计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的时代使得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不管是自创商誉还是外购商誉都应该加以确认,并且要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商誉确认和计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商誉由于其不可辨认性和不确定性,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传统的会计模式只对企业外购商誉加以确认入账,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然而,当前的经济形势决定了确认自创商誉具有必要性,但自创商誉是否满足资产确认条件仍在进一步探讨中。因此当前确认自创商誉的条件尚未成熟,需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0.
商誉由于其不可辨认性和不确定性,一直以来都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传统的会计模式只对企业外购商誉加以确认入账,对自创商誉不予确认。然而,当前的经济形势决定了确认自创商誉具有必要性,但自创商誉是否满足资产确认条件仍在进一步探讨中。因此当前确认自创商誉的条件尚未成熟,需要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11.
吴清 《商业会计》2012,(10):13-15
企业并购业务中往往会涉及到商誉的确认。商誉是能够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的经济资源,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产。外购商誉需要在报表中进行确认。而自创商誉由于不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同时还受到有强烈内在需求的稳健性原则的制约,因此目前不适宜在报表中确认,但确认自创商誉应是会计界未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对自创商誉确认与计量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对自创商誉予以确认是会计目标和一般原则的要求传统会计模式只确认外购商誉 ,即当企业发生兼并或购买一个企业的行为时 ,才能进行商誉的核算 ,这不符合会计目标和会计一般原则的要求。首先 ,会计目标要求企业要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对他们进行决策有用的信息 ,而企业在并购时确认的外购商誉转化为自创商誉后 ,并不能说明它是企业完整的自创商誉 ,因为企业原有的自创商誉并未入账。因此 ,会给投资者、债权人造成一种错觉 ,因而对并购后企业的财务状况、盈力能力等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有悖于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其次 ,外购商誉是被兼并或…  相似文献   

13.
潘思羽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6):128-129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产权交易活动的日益频繁,会计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和争议也越来越纷繁复杂,自创商誉的确认就是其中之一,经过若干年的研究与探索,国际和国内会计界对外购商誉作为资产确认已基本达成共识,但自创商誉的确认在会计实物中至今未被认可,这个问题也一直是会计界争论的焦点。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商誉特别是自创商誉在企业资产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确认与计量自创商誉无论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还是提高会计实务水平来看,都是十分重要的,从外购商誉与自创商誉的关系、会计要素确认的原则以及自创商誉确认的必要性和现实性等方面谈自创商誉的确认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近些年来学术界对自创商誉要求纳入会计核算体系的观点提出质疑.首先,笔者对自创商誉进行深入考察,认为目前自创商誉已经纳入了会计核算体系中.其次,笔者认为近些年来学术界对要求纳入会计核算体系中的自创商誉是指企业的“自创商业信誉”,而其与自创商誉是本质属性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自创商业信誉”的会计确认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最后,本文从分析商誉的本质属性角度对其进行了重新定义.  相似文献   

15.
究竟是否应该确认自创商誉,这主要取决于是否满足资产的确认条件。本文认为商誉(无论是自创还是外购)都是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一种无形资源,且基本符合确认的条件,因此主张应对自创商誉也加以确认和计量,但考虑到自创商誉的特殊性,可将自创商誉作为永久性资产(不摊销)进行披露,但需要进行减值评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发展,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的增多,商誉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商誉内涵的阐述,结合我国目前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在对商誉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确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誉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其准确计量日益重要。传统会计理论中对外购商誉主要以外购时一次性支付的价款确认为商誉的价值,缺乏总体合理性。只有从自创商誉及外购商誉的计量到商誉的摊销等方面重新认识商誉,才能更好地解决商誉的计量问题,并给会计核算带来好处。  相似文献   

18.
周雯 《财经界(学术)》2014,(15):104-104
随着经济发展,企业并购和资产重组的增多,商誉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商誉内涵的阐述,结合我国目前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在对商誉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对自创商誉和外购商誉的确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06年我国出台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合并中遇到的商誉问题有了新的规定,提出了新的思考。本文对自创商誉、外购商誉与负商誉进行比较分析,以帮助理解三者的联系与区别,进而更好地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合并的频繁发生,企业合并所带来的合并商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理论界围绕着商誉的本质、确认以及计量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虽然一百多年来理论界对商誉的研究从未间断,并且取得了许多的显著成果,但是新的理论还是层出不穷,而且依旧没有在商誉的本质、确认以及计量等方面达成共识。本文首先对现有的商誉本质理论进行了归纳,然后从商誉的本质出发分析商誉在确认、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外购商誉的计量;二是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划分;三是超额盈利能力能够作为衡量商誉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