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恬 《大经贸》2004,(6):35-37
WTO 的洪流使中国零售业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变革的浪潮之中。外资商业加快布阵抢点的脚步,掀起了巨大的冲击波。有数字显示,目前我国以外资为主的商业大店总投资已逼近1700亿元。内资企业在我国零售市场所占份额不断呈下降趋势,而据上海的一项调查显示,平均每家外资零售企业开业后,就有3家较大规模和30多家中小型国内零售企业关闭。同时,商业网建设中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结构比例失调、业态功能雷同等诸多问题。归根结底,罪魁祸首是缺乏一部相应规范行业的法律。情势更加严峻的是,2004年12月11日,我国将实现对 WTO 的承诺,放开外资进入零售业市场的限制。有业界人士大声疾呼:本土企业即将丧失最后领地,国内零售业将要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危机!今年的人大会议上,《商业大店法》草案的提出,可说是内资企业极度担忧的具体表现和国内市场环境需要进行良好规范的一个紧迫的信号。这一法律草案,是民营企业家王填历时一年、自费10万元,组织国内商业、法律等方面的最权威人士仿照日本等发达国家编撰的完整专门法。王填这一勇开商业立法风气之先的创举,到底能否真正起到推动商业立法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家乐福、沃尔玛、好又多、麦德龙等大型卖场不断扩张,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这些外资商业零售企业的规模已经占据国内零售商业零售企业的前列,在竞争最为激烈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中,外资控制的份额更高达80%.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对开放外资零售商业零售企业投资期限的承诺,国外商业连锁商业零售企业将会以更快的速度、更大的规模进入我国二级和三级市场.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就必须要从注重生产管理转向注重财务管理,并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这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网络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商业零售企业财务管理上也必须深入改革并不断与世界接轨.按现有形势发展,在商业零售行业,将很有可能在某一地区或某一领域出现相对垄断的外资商业零售企业.如果国内商业零售企业在近几年不加快发展并提高管理水平,则会面临很大的威胁.本文就商业集团公司在信息化时代下如何做好财务管理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现代商业》2002,(3):62-62
我国商业行业是开放较早、开放程度较大的行业之一.根据入世协议的规定,我国将在3年内取消外商零售企业进入的地域和数量限制,5年内取消外商零售企业进入的股权比例限制,同时取消对外企业进入商品分销包括商品批发、直销等领域的限制.外资的进入无疑将加剧国内零售批发业的竞争,然而我们也可以从中把握住外资介入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外资介入商业行业将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年,实际上也是中国分销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和积极应对的十年.1992年中日合资的上海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在上海浦东开业,标志着我国商业领域对外资开放的开始.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外资分销企业只有40多家,而到去年年底,在中国的外资批发零售企业已达到5万家.  相似文献   

5.
冲击与促进:外资零售企业带来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2年上海八百伴成为国内正式批准的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至2004年6月,我国商业领域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39亿美元,外资商业企业268家,开设分店4,502个,全球50家最大零售企业的绝大部分都已进入我国市场.推进路线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西部的一线大城市和沿海二线中等城市,对我国零售业形成合围之势.  相似文献   

6.
零售业全面对外开放后,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加速发展.本文以外资零售企业在长三角16个城市的区位选择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外资零售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基本特征、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并运用panel-data技术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2004-2009年间地区宏观经济水平、地区消费力、商业环境、对外开放度是影响外资零售企业在长三角地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赵萍 《财贸经济》1997,(6):56-59
大型国有零售商业的困境与出路赵萍一、大型国有零售商业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大型国有零售商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有关资料显示,1991年我国年销售额1.2亿元以上的大型零售企业只有94家,1992年增长到150家,1993年几乎又翻了一番,达291家,...  相似文献   

8.
沃尔玛的经营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我国已有各类合资零售企业300家,世界知名的商业零售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万客隆、日本的伊藤洋华堂等已纷纷登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大中城市。外资零售企业的进入既给国内商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引入了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也带来了竞争与挑战。随着入世的日益临近,国外商业的准入条件将更为宽松,商业企业间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如何吸取国外零售企业的成功经验,增强我国零售商业的竞争力,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我国零售业面对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 《商业时代》2002,(11):9-10
加入WTO,国内许多行业都感受到了压力与挑战,零售商业也不例外.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内地的零售市场将在2004年全面对外开放,面对具有技术优势、管理优势、规模优势和企业制度优势的外资零售商业企业,我国零售商业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国际竞争和新的挑战.加入WTO到底对我国零售商业有何影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经济进程的推进,外资进入我国流通领域已成为必然趋势.现阶段,进入我国商业流通领域的外资主要将与国有大型零售企业(主要指大型百货商店)展开激烈的竞争.清醒地认识企业竞争环境,及时、科学地采取应对措施,事关国有大型零售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外资对零售业的投资将逐步扩大商业零售业引进外资的试点于1992年在12个城市进行.允许每个城中有2个合资商业企业.迄今为止、国务院已批准了单个店18个,其中8个已经正式开业.除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合资零售企业外,上海、深圳、广州等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零售企业有了较好的发展,其规模越来越大,抢占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多,但是商业零售企业的采购管理能力以及水平较低,所以影响企业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此外,以外资为主导的企业看重中国巨大的市场,所以不断快速发展,企图占据中国市场更大份额,这就对我国零售企业提出了挑战,因此,我国的商业零售企业应积极改进采购管理的方法以适应经济时代的发展。本文论述了商业零售企业采购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任波 《财经界(学术)》2014,(33):110-11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零售企业有了较好的发展,其规模越来越大,抢占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多,但是商业零售企业的采购管理能力以及水平较低,所以影响企业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此外,以外资为主导的企业看重中国巨大的市场,所以不断快速发展,企图占据中国市场更大份额,这就对我国零售企业提出了挑战,因此,我国的商业零售企业应积极改进采购管理的方法以适应经济时代的发展。本文论述了商业零售企业采购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11日前我国将取消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在地域、股权和数量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商业领域的对外开放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内资商业企业发展受保护的过渡期缩短了,内外资商业企业即将在公平的市场环境下展开全面竞争,更激烈竞争的暴风雨就要降临了。 一、外资零售企业在我国发展的现阶段分析 在对 2003 年几百家超市企业的 1万多个分店,其中含42家外资企业1700多个分店 2003 年经营数据的分析,内外资零售企业有如下几个特点: 1.外资零售企业分店总体增长速度低于内资零售企业 内资零售企业分店占87.3…  相似文献   

14.
杨娟 《商场现代化》2006,(26):316-317
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随着我国零售业开放力度的加大,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商业企业已有300多家,其中不乏马来西亚的百盛、日本的伊藤华堂等国际性的百货零售巨头。外资零售商业的重要优势之一就是有一套完善的、先进的管理体系和成熟的管理理念,企业组织程度高、管理手段先进。为应对来自国际商业巨头的竞争,国内零售企业纷纷进行强强联合,组建大型商业集团。企业组织形式的集团化使管理集中化、信息网络化、核算统一化的要求更加迫切。一、集中核算是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要求新的世纪,我国零售业开始步入全面兼并重组、整合…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十年,实际上也是中国分销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和积极应对的十年。1992年中日合资的上海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在上海浦东开业,标志着我国商业领域对外资开放的开始。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外资分销企业只有40多家,而到去年年底,在中国的外资批发零售企业已达到5万家。  相似文献   

16.
自1992年开放零售业以来,外资在国内商业领域中注入的比例逐年增多,但随着加入WTO后中国零售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和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进程的深入,未来外资零售企业的在华动向令业内人士关注。特别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商业企业沃尔玛进入中国市场,将会给中国的零售业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外资零售企业与零售商业在中国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站在WTO门口的中国百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1992年我国正式有限制地开放零售业市场,到1999年底,我国中央政府正式批准进入的中外合资零售企业21家,但实际进入我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已超过200家。  相似文献   

18.
蒋孙明 《海峡经贸》2001,(12):27-29
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零售业的对外开放是相当谨慎,并采取了逐步推进的方式。1992年我国决定开放商业零售领域,只允许外商在11个城市试办一至两个合资零售企业,规定了不得经营批发业务等比较苛刻的限制条件。到1997年8月止,全国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外合资大型零售企业只有18家。但随着中国入世进程加快,我国出台了一些新政策,这些新政策极大地促进外资零售业在中国的发展,到2000年来,共有305家零售企业在中国营业,外资企业的全部零售额达到了526亿元。外商进入中国零售业的特点有:  相似文献   

19.
中国零售业如何面对外资零售业的竞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被取消了商业领域种种限制的外资的各种手段渗透下,零售业格局在发生这种大的变化,外资零售企业正加快在中国零售市场的布局。面对外资零售巨头咄咄逼人的市场攻势,在WTO的大背景下,外资零售企业的迅速扩张应引起本土企业零售企业足够警惕,并采取有效手段,积极应对,求得民族商业的生存、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0.
2004年12月11日,我国全面开放零售流通业,理论上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开店的地域、股权、数量等方面将不再受到限制.此后,我国零售企业将直面包括沃尔玛在内的外资零售巨头的全力挑战,国际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悲观预计,外资零售企业所占中国市场份额将会在现有的3%~4%上升到最终的60%,而其中受到冲击最大的将会是我国900家左右的中小型零售企业.在零售行业越来越成为一个"高科技"密集的行业时,它们又怎样才能长久抵御装备齐全的现代大型零售企业的大兵压境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