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5月20日,琼海市塔洋镇部分香蕉收购价格突破每公斤2元,价格比前段时间涨幅超过1倍。眼下正值海南春蕉大量上市季节,截至5月17日,已有78万吨香蕉销往全国市场。海南省农业、商务等部门联合采取措施进行产销对接,缓解农民的"蕉"急。目前,海南香蕉受市场供需、成本增加等影响而出现的滞销情况有所缓解,价格稳步回升。  相似文献   

2.
由于年初低温影响致海南“冬蕉”、“春蕉”迭加上市,加之两广及进口香蕉上市和“乙烯利事件”的负面影响,海南香蕉6月份收购价格下滑,数十万斤香蕉滞销。图为蕉农将成熟的香蕉丢弃在地或喂猪,未成熟的收割后等待买主。  相似文献   

3.
槟榔醉南国     
近两年来,各种“西瓜注射红色素、香蕉乙烯催熟有毒“等谣言,以及今年3月广东某媒体报道的“香蕉患癌“说法和近一段时间广为传播的“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短信等,均在海南引起轩然大波.前不久发生的海南西瓜“价贱伤农“和眼下海南荔枝收购价格“一跌再跌“,造成农产品的严重滞销,也在海南击起千层巨浪.……  相似文献   

4.
槟榔醉南国     
近两年来,各种“西瓜注射红色素、香蕉乙烯催熟有毒”等谣言,以及今年3月广东某媒体报道的“香蕉患癌”说法和近一段时间广为传播的“香蕉含类似SARS病毒”短信等,均在海南引起轩然大波。前不久发生的海南西瓜“价贱伤农”和眼下海南荔枝收购价格“一跌再跌”,造成农产品的严重滞销,也在海南击起千层巨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产品“丰收灾”现象在一些地方陆续出现。在郑州“萝b哥”因萝b滞销而免费送人之后,近日河南又传出十万亩胡萝b滞销的消息。在其他一些地方,从海南农户把香蕉用来喂猪,到内蒙古土豆遭遇卖难,再到江苏大白菜两分钱一斤仍卖不动,等等,丰收却不能增收的“丰收灾”。  相似文献   

6.
近日,海南香蕉滞销的消息在网上引起大量网友热议,在新浪微博上,相关话题的跟评就超过了250万条。在帮助蕉农出谋划策的同时,也有不少网友探讨海南‘蕉急”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中一位叫“螃蟹的夏天”的网友提出的疑问:“为啥北嚎卖的大多是进口香蕉?从海南运过来比从国外运过来哪个成本低?”非常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6月以来。海南蕉农卖香蕉难已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进入7月,海南夏蕉又要大规模上市,蕉农更是愁上加愁。眼见海南迫在眉睫的“蕉急”局面,近日,国内一些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团购平台发起了“聚蕉行动”.召集网民以网上预售.线下提取的方式进行香蕉团购。电子商务网站与香蕉种植户的这种合作,是国内公益团购的首次尝试,其背后显现的是现代电子商务与农业产业的巧妙结合。让农产品与电子商务联姻走出滞销困局,或许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香蕉乙烯"事件进行分析,认为事件起因是消费者与销售者的信息不对称,长期的路径依赖使消费者盲目相信媒体报道,而信息扩散中的蝴蝶效应使得事件愈演愈烈。事件发生后,消费者选择暂时放弃消费香蕉,大量产品滞销,市场价格应声而落。此外,由于香蕉的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部分批发商趁机渔利,也使得事件对香蕉产业产生严重后果。本文通过理性的经济学分析,建议应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强香蕉生产信息公开;并发挥香蕉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适当捍卫产业权利。  相似文献   

9.
一斤九分无人过问,海南蕉农心焦如焚。2007年海南的香蕉产业可谓多灾多难。3月份,在香蕉销售的黄金季节,一场“香蕉致癌”风波造成价格大跌。尽管媒体及时正确报道后,价格有所回升,但一直不是很高。5月份,“吃香蕉会传染sARs”的谣言短信又对香蕉销售产生了一定影响。经历几次风波之后,海南香蕉产业已经变得脆弱不堪,进入6月以来,海南的荔枝又出现“满园荔枝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话题     
话题一:关注农产品卖难近几个月来,国内农产品卖难现象反复出现,大蒜滞销、土豆烂在地里、香蕉用来喂猪等等,不但农民损失惨重,也让许多关心农民的人焦急万分。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对于农民来说,农产品是他们辛辛苦苦栽培的成果,是一家人生计的主要来源。但是受产量、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的很多地方经常会出现农产品滞销的问题。2018年海南、广西及广东等地均面临农产品滞销,那么,要如何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目前,不少地区正在组织电商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面对全国每年大量出现的农产品滞销问题,京东以最快速度成立了农产品滞销帮助中心,旨在带动各地滞销农产品销售,化存量为  相似文献   

12.
香蕉的反思     
晓龙 《农家之友》2010,(1):10-11
近几年来,广西香蕉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扩大,产销两旺,为广西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去年10月份以来,出现了滞销局面。随着11月份北方暴风雪搜南方寒潮的提前到来,广西香蕉的销量及价格更是跌到了谷底,广大焦农面临血本无归的境地。  相似文献   

13.
旅游地产是海南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但随着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断深入,如何使海南旅游地产走上一条良性发展之路。本文分析海南旅游地产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海南具有独特的光、热优势,是我国最适宜的香蕉种植区。近几年来,海南香蕉产业发展迅猛,至2002年海南香蕉可收获种植面积已达2.85万hm^2,成为我国第三大产蕉省(区)。香蕉产业经济效益可观,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香蕉病害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简述了海南香蕉主要病害的田间识别,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旨在为本地区广大蕉农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1.为何要转战东盟种香蕉?主要是东盟哪些国家?卢义贞:香蕉的最大特点就是区域种植、全球消费。国内香蕉种植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份,虽然这五个省份的收获期不同,有效地错开了香蕉上市高峰,如海南香蕉上市时间2~7月份,广西香蕉上市时间8~10月份,但是  相似文献   

16.
近期,在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并波动的同时,海南香蕉价格却创历史新低,价格跌至每斤5分钱,甚至出现蕉农拿香蕉喂猪的现象.近期出现的这种农产品价格"过山车"现象,再次引发我们对于农产品流通体制及市场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一、海南农垦西部香蕉发展现状 (一)香蕉产业发展滞后,规模偏小 从全国看,海南香蕉生产与广东、广西、福建相比,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2001年全省香蕉收获面积为50多万亩,年产量90多万吨;2007年收获面积为62.42万亩,年产量142.13万吨。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增长了25%和58%,已成为我国第三产蕉大省,其产量与产值均居海南水果首位。但海南农垦香蕉产业发展未能跟上全省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调控菜价总的思路应该是以"疏"为主,不仅仅是靠"限价令"。只有真正顾及到菜农、菜贩、商家、居民等多方面利益,调控才有持久效果。据说,实施"限价令",主要是打击游资炒作、制止哄抬菜价等扰市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一斤九分无人过问,海南蕉农心焦如焚.2007年海南的香蕉产业可谓多灾多难.3月份,在香蕉销售的黄金季节,一场"香蕉致癌"风波造成价格大跌.尽管媒体及时正确报道后,价格有所回升,但一直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20.
最近,媒体报道了广州香蕉染"蕉癌"一事,不少人误解为吃了香蕉易患癌症,使得市场香蕉大量滞销.记者采访有关专家,他们表示"蕉癌"是香蕉树感染一种叫"巴拿马"的病毒枯萎死亡、无法结果的疾病,只对树不对人,市场上的香蕉可安全食用,市民不必恐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