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制造企业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获得了迅速发展,"中国制造"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和世界各国消费者的生活,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比较优势、管理技能、国际营销方面都和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此外我国制造企业在资源、市场、和核心技术上高度依赖国外以及我国制造企业中外资所占比重过大、缺乏世界级的跨国公司等现状都加剧了我国制造企业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出口型企业最为密集的珠三角,近一年来已有上万家企业倒闭或迁移;作为中国30多个细分产业的生产基地,温州30万家制造企业中的20%目前正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升高、环境保护要求提高、出口退税取消、贷款利率上调、美国次贷危机……种种不利因素正对“中国制造”发起了严重的冲击,眼下许多产业都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发展“寒冬”。  相似文献   

3.
郑秀荣 《活力》2023,(5):139-141
近年来,随着新兴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稳步推进,各国经济主体都愈发重视复兴制造业计划推进情况。其中,一些发达国家又提出“再工业化”的战略理念,各制造企业内骨干力量都参与数字化工厂、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使其尽快适应当前技术体系与发展模式的需求,积极应对竞争环境下形成的变革作业。另外,近年来世界市场环境变化及同行业低价竞争的影响,无疑使得制造业企业面临更严峻的考验,更充分地认识到企业转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王志祥 《上海企业》2009,(12):38-39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随着世界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持续多边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全球化市场竞争。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采用最新技术生产出的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推向市场,谁将是竞争的胜利者。因此。制造技术已从物质形式的制造向信息制造转变,产品中知识信息的价值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这不但反映在产品本身.  相似文献   

5.
《上海小企业》2007,(9):22-23
上海一品颜料有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1931年的上海氧化铁颜料厂,是一个地道的传统制造企业。在两种机制较量、企业生死存亡的时刻,是什么促使“一品”转变的呢?是技术创新。“一品”的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传统老工业企业蜕变的过程:一个即将倒闭的老国有企业,通过“生存危机引发战略思考”,通过战略制定、实施,特别是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提升了品牌、掌握了技术,使企业从传统的颜料制造业,转化为颜料产业现代服务业,使企业走出困境、走向国际,走上做大做强之路。上海一品颜料有限公司的发展之路,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今天,很多企业都意识到掌握技术的重要,大家纷纷伸出手去叩动技术创新之门。确实。我们的经济要发展,但靠什么发展?不能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捡残羹剩饭。更不能让我们的家园成为别人干粗活儿的操作间。要真正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脚步,要真正参与分享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蛋糕”,我们必须掌握技术,并以此向经济价值链的高端发展,最终加入科技创新国家之列。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技术创新的路该怎么走呢?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我们需要理论的指导,也需要实践的证明。[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企业科协》2006,(8):24-24
为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制造技术水平,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制造技术专业委员会与诺维特机械科学技术发展中心整合各自在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资源与优势,于2006年初成立教育培训部,面向企业提供专业教育培训课程,推广先进生产制造与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信息化技术等在企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惊人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不断涌现的新产品,“中国制造”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中国制造”的崛起更多是依赖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很多制造企业都是处于产业链低端环节。随着成本上升、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外贸易壁垒日渐增多,“中国制造”也遭遇发展瓶颈,大量制造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9.
“质量人”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概念。广义的质量人指的是企业中的每一个人,也就是说企业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对质量负责。克劳士比(中国)学院杨钢博士对质量人的理解更与众不同,他认为:“人人都应成为质量人。比如消费者,他们对质量的要求能反作用于企业,最终让市场提高企业的质量关。”狭义的质量人指的是企业中负责管理质量的人。本文所提到的质量人是狭义概念的质量人。  相似文献   

10.
制造型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进行企业生产信息化的过程中往往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将拥有信息收集快速、准确率高、信息量大等优点的条形码技术引入制造型企业的生产信息化建设中,不仅满足了制造型企业灵活多变的信息需求,更进一步地扩展了信息系统的功能外延。同时结合企业的实践经验,着重阐释条形码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的业务流程设计、软件结构和硬件布局等应用问题。最后,对制造型企业在生产信息化过程中应用条形码技术时遇到的来自企业和行业的问题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近百年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真正推动经济发展的技术很多来自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表现的都活跃。在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研发费用一般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微软、爱立信等跨国企业研发的投入则要占销售收入的10%以上,最高的时候甚至于到19%;而在我国,即使大型国有企业,研发费用也只占销售收入的1.5%,2/3的大中型企业没有自己的科研开发机构,3/4企业没有科研开发活动,完全依靠照抄别人的产品。中国企业如何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如何在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使中国从制造大国变成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创造强国,成为在5月25日召开的第十届科博会"中国高新企业发展国际论坛"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开发》2007,26(10):32-32
柔性制造技术也称柔性集成制造技术,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的统称。柔性制造技术集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制作加工技术于一体,把以往工厂企业中相互孤立的工程设计、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在计算机及其软件和数据库的支持下,构成一个覆盖整个企业的有机系统。所谓“柔性”,即灵活性,主要表现在:①生产设备的零件、部件可根据所加工产品的需要变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陈晓玥 《物流技术》2010,29(7):116-118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业务流程重组势在必行。通过对现有制造企业业务流程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了制造企业业务流程重组的必要性,并提出实施方法,最后通过实例介绍了BPR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杨宇时 《经营者》2006,(22):77-77
大概三四年前开始,国内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讨论甚嚣尘上。各个企业、广告公司、甚至各级政府均依此作出战略规划.大家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但大家对于“中国创造”的概念还是很模糊的,停留在一个感性的阶段,在理论基础上.没有深度的去挖掘。  相似文献   

15.
打破中国制造的“低成本”魔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要中国人做了,其他人就不要做了。这是当今制造业的生动写照。但是,中国制造的破坏性策略使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低成本的魔咒,劳动力成本、原材料和能源价格都在上涨,以及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制造企业面临着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物流发展状况一方面取决于制造业本身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又取决于现代物流发展程度。近几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行为的深化、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的互动关系得到加强,制造企业物流水平逐步提高。一方面,制造业的改造升级释放了大量的物流需求。  相似文献   

17.
很多家族中小型制造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几乎都面临这样一道难以逾越的坎——采购,这道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扩张。  相似文献   

18.
降低制造成本,保证按时交货,是企业经营永恒的主题,也是制造业企业生产计划与调度部门永恒的职能。当今,制造业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多变。无论军方还是民用,无论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需求变化越来越快,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为了生存和发展,很多离散制造企业采用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响应的制造策略。在各种资源都越来越昂贵的总趋势下,制造业更注重高效地运用有限的资源和现有资本装备,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  相似文献   

19.
《巴蜀质量跟踪》2002,(3):46-46
近日,法国汤姆逊公司正式在中国亮相。汤姆逊对国内大多数消费者心目中也许陌生,但其在世界家电市场上排名第四。据该公司有关人士介绍,中国加入WTO,竞争环境和知识产权保护都更加规范。加上近几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高端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此时恰逢进入中国市场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20.
卢青  王捷  林锦国 《物流技术》2003,(12):113-114
1 前言 在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和电子商务为特征的新经济的环境下,传统的制造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包括思维方式、商业模式以及技术系统。在这样一个竞争环境、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都发生激烈变化的时代下,制造业怎样利用先进的模式和手段来提升竞争力,这是制造业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课题。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电子采购系统,解决制造企业传统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制造企业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