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南通是农业部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试点市之一。截止2006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411个,人社农户达15.9万户,实现营业收入达31.69亿元;每个合作社平均387户,实现营业收入771.05万元。加上农民专业协会,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达712个,入社入会农户达27.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5.2%;带动农户47.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5.9%。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城是江苏省面积最大、农户最多、农产品生产水平较高的农业大市.近几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迅猛。到去年底,全市已有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及股份制合作社)947个.入神农户47.2户,带动农户56.7万户,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总数已经达到15万个左右,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村占同期村民委员会总数的22%左右。参加组织的会员约2363万户,占乡村农户总数的9.8%。  相似文献   

4.
目前,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我国农村蓬勃发展,广大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尝到了甜头,参与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截至2004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数量已选2363万人,占全国农户总数9.8%。  相似文献   

5.
《中国合作经济》2007,(11):38-39
据河北省唐山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舍会提供的数据表明,唐山市已发展各类协会419个.专业合作社117个,带动农户61万户。2006年以禾,全市各级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经纪人,通过多种形式的推展和营销活动,共为农民销售农产品达到60多亿元。这些遍布唐山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到底是怎样的发展现状?又是怎样围绕产业开展服务的呢?11月12日至14日,记者专程奔赴唐山.走访了乐亭、滦南、迁安、遵化四个县(市)的五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这五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有协会.还有专业合作社;不仅涉及种植业,还有加工业;不仅有技术型的.还有销售型的;不仅有刚刚组建的,更有成立数十年的。可以说.这五个合作经济组织,是唐山市整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今后5年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目标是:争取5年后全区运作规范、竞争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500个以上,符合国际标准的全区性农产品行业协会达到10个以上。全区10%的农户加入一个或多个农民专业台作经济组织,社员年人均增收200元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支持服务体系覆盖全区所有乡镇,服务到位,监管有力。  相似文献   

7.
试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条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由自给、半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完全纳入市场经济运行轨道的家庭经营面对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农民相对较低的组织化程度,难以实现家庭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以此为背景,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成为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又一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把家庭经营与合作经营的优势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广大农户提供农资供应、产品加工与销售、市场信息、技术交流与培训、生产指导等服务,有效地解决农户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联接,对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效益农业发展水平、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叶雪程 《浙江经济》2005,(12):50-51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兰溪市以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体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目标,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探索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陇县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架起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目前,全县已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3个,入会农户9872人,占全县农户的18%。带动农户16872户,占全县农户的31%。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863元,比上年增长了12.4%。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2186元,比一般农户增收323元。  相似文献   

11.
高贵如  王健 《乡镇经济》2008,24(7):84-88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由此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但由于家庭经营规模小,农户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缺乏进入市场的能力,交易环节受损相当严重。只有减少农民的交易成本,才能真正增加农民收益。基于此,文章探讨了农户家庭经营交易受损的深层根源,并对农民的合作需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顺义区三年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走出一条“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的农民专业合作发展新路,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力保证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适销对路,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3.
充分认识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适应农村经营体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一项组织和制度创新,是农村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起来进行生产经营,维护和发展成员利益的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推动农业产业化,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实践表明,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力量,是解决农民分散经营与统一大市场的矛盾,增强农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农业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14.
"龙头企业+农户"模式:类型、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龙头企业 农户”模式的类型及其发展现状 “龙头企业 农户”模式是企业和农户为弥补家庭承包制的缺陷而组成的一种经营形式,它是以农产品加工、储藏、运销为主的企业,围绕一项产业或产品,与农户通过契约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合作形式,是农户和龙头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理性选择。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一样,龙头企业也架起了农户与国内外市场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情省力》2007,(1):27-28
最近.安徽调查总队在宿州、宣城、滁州和贵池等地开展了“农村商务服务业发展状况”专项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这些地方农村商务服务业活动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沟通农民与企业、生产与市场的桥梁,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牧区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是较早发展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地区之一。截至2009年10月,全盟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为465个(其中牧民专业合作组织293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72个)。其中比较规范的有260家、占总数的56%。辐射带动4.28万户,占全盟农牧户的36%。  相似文献   

17.
截止2009年底.迁安市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261个.总资产48000万元,成员19000人,带动农户近50%.人均受益300元以上。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462元.迁安市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七年居河北首强.  相似文献   

18.
王晓黎 《乡镇经济》2003,(10):19-20
一、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步于1995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合作愿望不断增强,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要素不断增多,发展层次不断提高。到目前,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66个,入会会员数333102人,经营种类广泛,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及市场信息服务业等。现有资产总额9022.9万元,年经营服务收入118399.8万元,年纯利润7472.3万元,返还会员利润5557.9万元。专业合作组织形式也多种多样,在全市266个农民…  相似文献   

19.
我市农业经过几年来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渐趋优化。粮经比为43:57,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带、十大主导产业的区域布局日益明显,11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目前全市已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6家、省级16家、市级172家,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83个,联结了万亩以上特色农产品基地78个,总面积达187.7万亩,带动农户95.97万户。所有这些都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城乡互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老区建设》2007,(5):21-21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客观要求。农村出现的各类专业合作社(协会),把分散经营的个体农户组织起来,有效地与市场对接,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