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照顾好130万农村留守儿童,解除外出务工群众后顾之忧,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多方联动,切实解决好农民外出务工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新增农村寄宿制学校400所,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特点的培养模式,采取代理家长,亲情室,托管中心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自卑是农村留守儿童所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结合阿德勒理论进行研究与分析,发现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为亲情的缺失、失败的自卑补偿、盲目地追求优越、缺少社会兴趣、错误的生活方式以及缺乏创造性自我的意识与能力等。文章采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充分发挥自卑的正向激励作用,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超越自卑。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猛增,滞留在家乡农村的就学的儿童不断涌现,形成了一个留守儿童群体。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特别是那些缺乏亲情而导致心理不健康的儿童,更是更令人担忧。其主要表现为:缺乏亲情关爱、心理异常、性格扭曲、家庭教育和家庭监管的缺位。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并阐述其形成的原因,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即农村家庭中父母一方或双方常年在外地打工,孩子被留在家中孤独成长而产生的社会群体。采用自编的留守儿童调查问卷对西北某地区农村进行了调查,并运用SPSS Statastic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表现在其亲情缺失严重,学习成绩大多数中等偏下,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监护人文化素质低下等。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来改善留守儿童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教育政策     
<正>本(专)科生一年可贷8000元助学金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四部委近日联合发出通知,调整国家助学贷款(含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标准和资助比例,由现行每人每年不超过6000元,调整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不超过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不超过12000元。河南: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日前,河南省教育厅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和帮扶、关爱工作——要建立专门的留守儿童档案;保证每位留守儿童都有一位帮扶老师;每月每位留守儿童都能通过"亲情电话"与家长交流一次;每月每位教师都能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交流一次;每年对留守儿童开展一次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6.
崔建民  李瑛 《发展》2020,(4):62-65
2015-2018年,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变化趋势与全国相同,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数比例逐年下降。农村留守儿童相对比较集中,大部分集中在7个市(州),南部3个市(州)、东部3个市以及中部的1个市。58个连片贫困县农村留守儿童占到总数的九成左右,23个深度贫困县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超过50%。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流入城市,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并衍生出日益突出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与父母在情感上产生了距离,而父母和监护人又往往忽略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在相互沟通时,很少有情感上的交流,不能满足留守儿童的情感需要,因而导致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渴望。基于研究结论,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社区)的角度提出了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改善留守儿童情感状况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内容,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的弱势群体。文章概述了农村留守儿童及思想道德的现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探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强化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先导作用;发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自我调控能力,发挥自身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况,论述了关爱救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必要性,提出关爱救助农村留守儿童的对策建议: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留守儿童随父母流动提供制度保障;贯彻执行"雁归兴贵"计划,促进留守儿童父母返乡创业就业;着力"去标签化"管理,建立隐性关爱机制;实施儿童福利主任模式,创新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相似文献   

10.
孙梅霞 《发展》2011,(4):145-145
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在缺少父母亲情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要学会用真情从平时的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