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娜娜 《山西农经》2023,(9):123-125
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休戚相关,然而粗放式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消耗了大量生态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迫切需要建设生态农业以推动农业经济长期持久发展。文章分析了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剖析了建设生态农业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全面认知生态农业、发挥生态农业功效、培育生态农业人才等具体举措,以期为生态农业建设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参考,从而实现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持久发展的有力推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临安市隔绕“强市、名城、胜地”战略目标.坚持把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发展生态农业作为建设生态市.加快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农业环境保护是篇大文章朱良福农业环境保护与监测,是维护生态平衡,实现良性循环,促进农业高产、高质、高效和农业持续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就如何加强农业的环境监测保护问题谈点看法:一、搞好生态农业建设,从根本上实施农业环境保护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徐广伟  邹琦 《水利经济》2000,18(1):15-19
1 从生态农业到可持续农业关于生态农业国内学者一般认为它是一种高层次高内涵的农业生产形态,它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理论,它把生态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并把生态学作为新经济学的基础,认为经济与生态密不可分,生态破坏了,经济也必然受到损失。正是在这个新的经济建设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生态农业概念。所谓生态农业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吸收现代科学的成就,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农、林、牧、渔的比例,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农业生态体系。其涵义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  相似文献   

5.
持续农业与生态农业的区别与联系杨瑞珍面对当今世界农业出现的土地资源退化、人口增长过快和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近年来,继生态农业之后,又提出了持续农业的概念。但持续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概念、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如何,都是国内外学者所关心和正在不断探索的问...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及其开发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农业是集可持续农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立体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大力发展西部农村经济时,我们既在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要兼顾生态效益,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推广和发展生态农业不失为最佳选择,这标志着建设以生态明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将使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生态农业乖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定义,结合当前农业乖农村现状,论述生态农业产业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分析我国当前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绿色农产品产业化入手,对我国推行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农业开发是当今农业发展中的亮点.江苏省溧阳市天目湖生态农业园以生态农业旅游为品牌,以发展生态为主线,以生态农业建设和绿色农产品生产为栽体,以壮大农村经济为目的,以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建设要求,目前已建成田园风光优美、生态环境宜人、农副产品品质优良、农业生产技术先进、农业经营机制灵活的高效农业园区.  相似文献   

9.
我国从1994年开始建设生态农业试点县,云南省1997年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4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50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1000个生态农业村和20万户生态农业户的“4512”生态农业试验示范工程。华宁县是一个多民族的山区农业县,属中亚热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属典型的立体农业,具备发展生态林果业、畜牧业和多种经营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今后,山东省将努力建设节约型农业,大力发展循环型农业、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经济》1997,(1):53-56
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宜宾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实践宜宾地区生态农业研究课题组一、实践的基本情况宜宾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扼金沙江、岷江、长江之咽喉,踞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幅员面积1993万亩,总人口489.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5万,其自然概...  相似文献   

12.
生态农业--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敬水 《农业经济》2002,(10):10-12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许多国家先后提出了有机农业、生物农业、自然农业、持续农业等概念,并把它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付诸实施。由于这些模式都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自然资源保护与农业协调发展为主要内容,所以统称为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针对现代农业投资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弊端,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角度提出的。生态农业的基本内涵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把现代科学…  相似文献   

13.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山东省蒙阴县作为森林覆盖率高,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山区县,如何利用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阐述太湖地区生态农业建设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减轻农药、化肥污染、秸秆与畜禽粪便综合利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取得的成效。生态农业建设中暴露出组织协调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等激励政策不到位,农机、农艺不配套,技术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建设目标与应该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阐述循环农业的涵义和特点的基础上,比较了循环农业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农业发展方式的区别与联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循环农业建设中的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与生态农业发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综合分析了我国农业快速发展形势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紧迫性,指出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对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韵必然性,提出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应重在因地制宜、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分析美国、日本、意大利可持续农业主要模式——美国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IPM)、日本的环境保全型农业、意大利的有机农业的基础上,与我国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进行了比较研究。借鉴三国可持续农业的经验,我国应强化生态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加大政府对生态农业的投入,以及将更多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到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8.
《上海农村经济》2011,(6):45-46
近日,崇明县政府召开崇明县创建国家生态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动员大会。创建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是:一、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推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扩大示范效应;三、开展高新技术、农业物联网及生态农业标准化项目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刘正兰 《农家之友》2009,(14):92-93
忠县现代农业已经实施多年,总体发展缓慢,随着忠县统筹城乡战略的实施,发展现代农业显得势在必行。因此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忠县生态农业建设,才能构建和谐忠县,实现史县现代农业建设发展战略本文就如何发展忠县生态农业作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生态农业是发展我省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2 0世纪 80年代初以来、我省开始运用生态农业理论指导农业生产 ,经过 1 0多年的实践 ,逐步形成了适合我省生态农业发展的理论、方法和模式。生态农业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 :(一 )生态产业化建设快速发展。我省生态建设由初期的单一、零散的生态示范农户向生态村、生态乡、生态市 (县 )发展 ;出现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态旅游等多种生态经济型产业。如婺源县依托本地资源优势 ,以公司 +生态农户的组织形式 ,发展有机茶叶、有机大米、有机香菇、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