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AN·UCC系统是提供全球供应链标准的电子商务工具,其既提供了标准的数据结构、标准的数据载体,又提供了标准的EDI报文。在20世纪,70年代EAN·UCC系统支持高效分销;80年代支持高效的物流管理;90年代则支持高效的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INTERNET是电子商务的倡导者,而EAN·UCC标准则是电子商务的使能器,它使企业内外的处理自动化。它不仅使其用户受益,而且还使用户公司的供应商和客户组成的整个供应链受益。EAN·UCC系统的作用有:通过自动数据采集和电子数据处理而使商业过程自动化;用标准的电子报文自动更新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2.
傅金才 《上海标准化》1998,(6):22-22,28
随着超市业的迅速发展,与之配套的仓储、配送系统也日益显现出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使储运系统迅速、准确、高效运行,使用储运条码是最为有效的管理方法。 用于储运条码的码制有EAN-13条码、ITE-14条码和UCC/EAN-128条码。其中,ITE-14条码在当前用得比较普遍;EAN-13条码适宜于用在单件包装的储运箱上,如大彩电储运包装箱其本身就是该彩电的包装;UCC/EAN-128条码是一种新的物流码,它所能表达的信息内容很多,故储运码的发展方向是UCC/EAN-128。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工厂供应链管理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结合条码技术的特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一维码和二维码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使得工厂供应链跟踪和反馈能够高效进行。设计工作包含对一维码和二维码的内容设计、使用方式设计和应用系统设计。通过条码技术标识车间物料,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使物料管理触手可及,通过信息系统整合供应链资源。该供应链管理系统具有物料反馈及时、信息准确无误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GB/T12906—2008《中国标准书号条码》国家标准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参照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制定的《EAN·UCC通用规范》2006版和GB/T5796—2006《中国标准书号》,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2001版《中国标准书号条码》进行的修订,内容包括条码符号代码结构、条码符号结构及二进制表示、技术要求和条码印制位置等几部分。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条码印刷品检验抽检情况和GB14257 ̄14258-93对条码标识的印制质量要求,综述了对码印刷品和带有条码标识的商品外包装的检验范畴,检验项目及条码识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条码质量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条码应用单位时常出现以下问题: 1.编码不唯一。一是“一码多物”。第一种情况为相同产品,不同规格,使用同一条码;第二种情况为不同产品,相同规格,相同价格,使用同一条码;第三种情况为所有产品,同一条码。二是“一物多码”。此种情况为同一商品项目使用两个以上条码。 2.将组织机构代码印在商品包装上。 3.伪造、冒用、使用已注销的商品条码。 4.非法将商品条码转让他人。  相似文献   

7.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 International)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是全球条码技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这两大国际条码组织一直致力于建立全球统一的商品及服务的标识体系,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促进国际商业及贸易的发展。 为了加强对物流商品的单品管理,提高物流管理中商品信息自动采集的效率,EAN与UCC首次合作,于1999年初联合推出了一种全新的适于各个行业应用的物流条码标准——复合码(Composite Sym-  相似文献   

8.
商品条码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统一代码委员会(UCC)规定的、用于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条码,包括EAN商品条码和UP产商品条码。商品条码是将表示商品信息的数字代码转换成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特殊符号。  相似文献   

9.
1973年,美国和加拿大的制造商、零售商代表联合成立了统一代码委员会(Uniform Code Council,简称UCC),选定IBM公司开发的LPC码(Universal Product Coae)用于北美地区的食品零售自动扫描结算过程,形成了开放的区域性条码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0.
《产品标识标注规定》第二十一条规定:“产品标识中标注的产品条码,应当是有效的产品条码。”本条明确了产品条码是产品标识的内容;生产者可以在产品或者产品的销售包装上标注产品条码,但属于自愿行为,是否标注由生产者自行决定。生产者标注的产品条码应当是有效的条码,这里的“有效”,是指经  相似文献   

11.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International)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是全球条码技术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这两大国际条码组织一宜致力于建立全球统一的商品及服务的标识体系,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促进国际商业及贸易的发展。 为了加强对物流商品的单品管理,提高物流管理中商品信息自动采集的效率,EAN与U C C首次合作,于1999年初联合推出了一种全新的适于各个行业应用的物流条码标准一复合码(C o m p o s i t eSymbology,简称CS)。 复合码是将一维条码与二维条码有机地叠加在一起,以实…  相似文献   

12.
倪名扬 《物流科技》2010,33(10):95-98
介绍了物流条码及其作用,分析了我国物流条码的应用现状和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针对问题提出几点改善我国物流条码的建议:提高物流条码覆盖率,做好物流条码标准化工作,加强物流条码推广及弥补缺陷,完善物流条码与信息系统的结合。同时我们必须提高对物流条码应用的认识,加强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推进物流条码的应用,以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物流条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物流发展,信息流在物流管理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物流信息采集的数字化、自动化显得越来越重要,不同物流运作系统间信息无缝对接和交换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制定物流信息传输标准,制定物流标准条码,借助现代技术,使物流信息采集与传输达到自动化与标准化非常重要。本文就是结合我们多年从事物流供应链条码标准的研究成果,向大家介绍目前已有的国内物流供应链条码标准及其应用情况。 1.供应链物流条码概念 1.1.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根据有关资料,供应链是原料供应企业、制造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之…  相似文献   

14.
桑茹 《物流科技》2011,34(1):63-64
作为传统制造行业,建材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条码技术的应用,第一,使客户可以充分享受利用条码技术进行商品结算带来的便利;第二,应用条码来提高自身的运营管理效率,降低成本;第三,条码技术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第四,应用条码技术可以从源头保证商品的质量。建材行业信息化必将确保我国建材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市技术监督》2000,(5):58-59
(一)在商品上常见的一维条码的信息是很有限的(13位阿拉伯数字),它只能标识编码对象,要想查明其有关状况,还必须借助微机里的数据库。而二维条码则可以看成是若干一纸条码的集合,其承载的信息量要大很多,因此,可对编码对象的状况直接进行描述和信息传递,所以有携带式数据文件之称。美国Symbol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91年正式推出名为PDF417的二维条码,简称PDF417条码,即“便携式数据文件”。在我国,第一个二维条码国家标准GB/T17172-1997《四一七条码》于1997年12月正式发布,并于1998年8月1日实施。二维条码有一系列…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在我国推广应用条码技术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在推广应用条码技术中应加强宣传教育,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制定标准,研制新的码制等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复合码作为一种新兴的码制,兼容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的特点,在物流领域越来越被受到重视。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条码存在的缺陷,然后以一般物流配送企业为例,对复合码在物流仓储管理的入库、出库、盘点和配送等业务环节进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8.
物流条码标准及其体系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码标准是对条码技术应用实践中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而物流条码标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国际上已经制定了许多物流条码标准并形成了体系,我国也制定了一些标准,但尚不够完善。本文试图通过对物流条码标准的分析,构建一个完整的物流条码标准体系,以有助于开阔我国物流标准体系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条码检测仪基本工作原理与要求条码检测仪是一种特殊的光电测量设备,通常由激光发生器、扫描器(光笔式或滑鼠式检测仪由人工操作)、光电接收器和微处理器等器件组成。其测试原理是:扫描器(人工)将激光发生器发出的光束以一定的角度沿扫描线在条码符号上移动,条码符号产生的漫反射光经光电接收器接收转换成模拟电信号,电信号强度随着条码条空反射光强度(反射率)的变化而变化,反射光电信号经整形、量化成数字信号,再由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后得到条码符号的码制及其所表示的字符和条码符号光学特性、条(空)宽度的量值及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20.
2007年8月23日,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发布了GB/T21049汉信码国家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条码码制标准。汉信码的研制成功是我国二维条码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将对提高二维条码技术的应用水平、拓宽二维条码技术的应用领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