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我国专利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明龙 《发展》2008,(1):118-119
我国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项内容。专利是发明创造活动的产出成果,体现一个国家的创新方向和综合实力。我国近年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呈现以下特点: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稳速增长,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国内发明专利申请增长率明显高于国外,国内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大幅度提高,企业已成为专利申请的主力军,但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比重仍然偏低。  相似文献   

2.
以三种专利授权量代理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能力,以进出口贸易中资本品或高技术品所占的比例衡量贸易结构。研究发现:贸易结构的变化显著影响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但主要体现为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增加,对发明专利的影响则不显著,并且这种贸易溢出的技术创新效应必须以国内技术吸收能力的同步提升为条件。因此,贸易溢出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但最根本的技术创新——技术发明还必须依靠自主研发。  相似文献   

3.
徐青  谢军 《特区经济》2010,(11):267-269
本文通过对处于我国出口贸易三甲省份的广东、江苏和浙江省的对比分析,从企业的专利技术积累方面探究广东出口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来源所在。本文发现广东样本企业的外观设计技术具有相对竞争优势,而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对出口绩效的贡献与其他两省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文章经分析将发明专利作为外生变量,建立了国内生产总值、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间的带有约束条件的模型,并对模型平稳性、残差正态性及残差自相关性进行了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国内生产总值对实用新型专利产生单方向格兰杰因,实用新型专利对外观设计专利产生单方向格兰杰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1995~2009年外商直接投资和产业比较优势指数的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有显著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服装业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呈现负相关,而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呈正相关。随着我国生产要素成本提高和消费市场的扩大,外商直接投资推动着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促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未来,我国将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生产环节将由"低端的加工"向"研发和市场两端"外移,因此,"十二五"期间我国要根据产业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引导。  相似文献   

6.
岳彩周 《新财经》2012,(5):64-64
奋达科技2008年曾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加上子公司拥有专利74项,但发明专利仅为2项,剩余全部为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在同业公司竞争和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竞争中并不占太大优势。  相似文献   

7.
宋娟 《特区经济》2012,(4):284-286
本文利用1992~2008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行业的数据,详细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改善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市场集中度,产生了积极的技术溢出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负面影响就是提高了产业的进入壁垒,缩小了相关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周杰 《特区经济》2016,(5):46-47
当前工资收入依旧是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形式。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通过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以及综合效应三大效应来影响职工工资。本文主要研究上海市外商直接投资对于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的影响。首先分析两者联系的理论机制。在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前提下,根据完全竞争市场中边际生产力理论对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变形。本文通过计量方法发现上海市国内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以及人力资本的提升对上海市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的提高有促进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世界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已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随着中国服务业市场逐步开放,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低估。本文对1984年至2003年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存在由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到经济增长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技术效应、贸易效应和就业效应是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最为显著的增长路径。  相似文献   

10.
雷欣  陈继勇 《世界经济研究》2012,(8):62-67,74,89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分析的角度探讨了技术进步、研发投入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各地区技术进步率、相对技术效率水平以及研发投入水平的提高,都有助于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新兴的研发和技术因素逐渐取代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条件等传统因素,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主要决定因素。据此本文认为,对于外资利用不足的中西部地区而言,应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提高本地区的相对技术效率水平、加快推进本地区的技术进步幅度,以提高本地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吸引效应。  相似文献   

11.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has increased attention on the spatial dimension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innovation. In this paper, we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reg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positively influence China's innovation growth from 2001 to 2008. As knowledge is subjected to spatial decay, innovation of a region is enhanced when location in neighboring regions encourages the formation of regional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flows. Applying a spatial autoregressive model to China's provinces, the paper finds that regional knowledge spillovers have a favorable effect on design, invention and utility patents. This indicates that proximate location to innovative neighbors can help to raise th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a province. In addition, evidence also shows that R&D expenditure and skilled personnel of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universities positively affect invention and utility patents. This suggests a favorable role for the government in enhancing indigenous innovation capability.  相似文献   

12.
以专利授权量作为创新产出指标,应用面板数据的bootstrap 格兰杰因果关系的Wald 检验方法,在似不相关回归系统下,检验了我国长三角地区专利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和上海两省市发明专利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江苏省具有发明专利授权量对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而安徽省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另外,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与经济增长在所有省市都不存在任何方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了近年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农产品加工业国内投资和就业没有明显的挤出效应,技术转移的效果显著;但较大的技术差距不利于国有及国有控股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取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尝试从研发投入、董事会参与和联合投资三个方面探索公共风险资本对目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创业板市场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公共风险资本的介入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不显著,而对企业的发明专利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其持股比例则有反向的影响;此外,公共风险资本的介入和研发投入以及董事会参与的交互效应并不一致。还发现,公共风险资本运用联合投资策略能够促进目标企业总的创新产出,但这主要归功于其联合投资伙伴。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外资对中国电子工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利用1996—2001年期间电子行业的9大部门和43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并按照无形资产比率、出口比率和国有资本比率对43个细分行业进行了分组检验,我们发现,1996—2001年期间中国电子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呈现明显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并且在不同的行业呈现较大的波动。在无形资产比率高、出口比率高、国有资本比率高的行业,外资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而在国有资本比率低、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外资对劳动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国有企业在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说明国营企业引进外资是一种长期有效的学习跨国公司经验的途径。而且,跨国公司通常被高生产率的电子行业所吸引,在这些行业溢出效应明显存在,但对于一些外资比率低的电子行业,这种正溢出效应不显著。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on the labor productivity of China’s electronics industry. Using panel data of 9 major sectors and 43 sub-sectorsof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during the period 1996—2001,and doing group test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intangible assets,the export ratio and the state-owned capital ratio of the 43 sub-sectors,we find that during 1996—2001,labor productivity of the Chinese electronics industry showed significant spillover effects of FDI and large fluctuation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In industries that have high intangible assets ratio,high export ratio and high state-owned capital ratio,FDI played a more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labor productivity than in industries that have low state—owned capital ratio and low technology content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a positive effect in promoting labor productivity,indicating that introducing foreign investment is an effective long term route to lear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experience fo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Moreover,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always attracted to higher productivity sub-sectors,implying significant spillover effects in these industries,while in sub-sectors with low rate of foreign invest-ment,the spillover effect is not significant.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考虑FDI的中间产品质量提高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然后运用Panel Data计量方法对广东1997~2002年39个工业行业的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FDI对广东省内资工业部门有正向的技术外溢效应,但效应有限;而负向的竞争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效应却大大超过了正向的技术外溢效应。另外对不同所有制结构的企业研究还表明,改制后的国有企业是外资外溢效应的最大受益者。最后是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效应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行业数据为基础的分析结果表明,外资对上海的直接技术进步效应大于外资对上海本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而外资对上海本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大小又与外资进入的行业有关。分不同外资来源的分析结果表明,港澳台投资对上海的直接技术进步效应小于对上海本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OECD投资对上海的直接技术进步效应大于对上海本地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从上海经验出发,我们认为,我国必须根据外资对我国本地企业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大小,甄别和遴选外资来源、流入形式和进入行业,在若干难以明显获得外资正向技术溢出效应的领域,采用内资替代外资的投资政策,以增加我国资本要素的投资收益,减少GDP与GNP之间的差距,降低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福利漏出。  相似文献   

18.
工业企业已成为创新的重要主体,随着企业创新的不断深入,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结合熵权法和灰靶模型,以湖南省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2011-2017年期间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得出湖南省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并呈现前期慢、后期快的特点,其中新产品销售情况及创新投入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拉动作用明显,开展R&D活动的活跃度和有效发明专利产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根据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职务发明是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论文利用EXCEL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的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国家知识产权局2002—2013年职务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相关数据,结果表明:从总体上分析发明专利职务申请量与授权量增长迅速,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6%和41%,发明专利职务量份额偏低,平均申请和平均授权比例仅为36%和17%。在申请主体方面,企业职务申请与授权比例占到八成以上,但其申请结构有待于优化。从地区差异分析,职务发明专利区域间的差异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希冀这些研究结果为促进职务发明创新与政策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及其方式的影响.通过赋予这些国家的企业选择模仿或者创新的自由,打破传统技术扩散模型中技术落后国只能进行被动模仿的假设.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从技术扩散效应、资本效应以及资源竞争效应3个方面影响东道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通常情况下,积极的技术扩散效应和资本效应超过资源竞争效应,使外商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