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村寨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载体,也是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平台。作为助推少数民族村寨民族文化旅游加速发展的民族特色体育,具有丰厚性、广布性和地域性、多功能性、与其他资源的良好配套性等特点,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民族特色体育与自然风光、人文社会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发展旅游业,必将成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袁涛 《中国市场》2013,(44):59-61
城市化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趋势,但它对传统民族文化带来的冲击极为强大,甚至具有毁灭性。如何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有效地保护好少数民族村寨的原生态和传统乡村文化。保护的目的,保护的对策。以传统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为依托,开展对传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动态保护工作,使传统的物质文化与时俱进,而非物质文化以其原生态得以传承。这需要强化少数民族村民的文化自信、民族认同和政府的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底蕴源远流长,特有的民族文化风情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旅游资源使得民族旅游备受瞩目。而民族村寨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活载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能够为当地旅游业带来巨大优势和发展潜力。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首先需要分析当地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态势,寻找相应对策,如贵州省雷山县的西江苗寨借助SWOT战略分析法,明确自身发展态势,从"食、住、行、游、购、娱"几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旅游开发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其中,民族文化的保护是重要的保障因素。研究分析了通道侗族自治县旅游开发过程中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通道侗族自治县为发展本县经济,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对外开放与对外联系也日渐频繁,打破了以往的落后、封闭的状态。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该县本民族的侗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此次研究中针对外来文化对侗族文化的影响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5.
许多西南边境特色民族村寨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边境特色民族村寨面对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双重压力,究竟该采取怎样的经济发展方式?本文以云南省腾冲县的一个边境民族村轮马村为例,讨论该村如何能在保护好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希望通过对该村的研究能够给其他类似的边境民族地区以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是民俗旅游的一种形式,也是通过旅游扶贫、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途径.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自上世纪80年代兴起以来,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方面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同时也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面,文章对国内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有关文献进行综合评述,以期明确国内少数民族村...  相似文献   

7.
<正>村寨是指具有长期固定的地域范围和自然资源,并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等的行政单位。民族村寨是民族地区保存有较丰富、较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至今尚能集中而真实地展现其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民族村寨旅游即是以民族村寨为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商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某一种商品区别于其他商品的标识。民族村寨旅游是一种文化旅游,依靠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资源来发展旅游。作为文化产业的民族村寨旅游,不仅需要商标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且需要商标来实现文化的资本化运作。  相似文献   

9.
村寨是指具有长期固定的地域范围和自然资源,并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等的行政单位。民族村寨是民族地区保存有较丰富、较独特的传统民族文化。至今尚能集中而真实地展现其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民族村寨旅游即是以民族村寨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游览观光村寨及其周边和沿途的自然风光,用身心尽情体验其异质文化,从而满足游客追求返璞归真、获取知识、乐趣等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民族村寨旅游如开发得当,在促进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旅游统筹规划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对我国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阐述了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分析了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的困难有四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与创新、劳动力素质、资本、管理等条件的限制;二是市场机制、企业机制、社区居民参与制度等相关制度的约束;三是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失落、民族价值观的改变、民族文化庸俗化利用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四是旅游资源、自然景观等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提出了特色民族村寨旅游转型升级,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转型升级的有利条件、克服传统观念的误区、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等。  相似文献   

11.
<正>贵州省少数民族旅游资源丰富,全省常住人口3469万人,世居的少数民族有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6.2%(按贵州年鉴2012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贵州省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有着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贵州省众多的少数民族村寨中,最为著名且发展较早的当属贵州省雷山县的西江苗寨。贵州省有着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本文以贵州最为著名且发展较早的黔东南西江苗寨为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5,(10)
黔东南民族村寨生态资源保存完好,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因此,充分发挥生态资源、民族文化的优势走生态旅游扶贫的路子成为了黔东南民族村寨脱贫致富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黔东南民族村寨生态旅游扶贫开发的模式进行分析,建议应在加强政府主导、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加强民族文化保护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3.
在消费升级的新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村寨亟须实施品牌战略,以解决旅游需求侧与供给侧不平衡的矛盾。针对目前少数民族村寨品牌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少数民族村寨的品牌战略框架:确定品牌个性,塑造差异化的品牌形象;明确目标市场定位,提升品牌体验质量;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增强村民东道主意识;健全品牌管理机制,实现品牌提质升级。  相似文献   

14.
民族村寨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文章以龙脊古壮寨为例,探讨其作为一个完整的社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的保护地方文化,通过分析采用"生态博物馆"与"前台、帷幕、后台"相结合的开发模式,阐释民族村寨开发模式和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确定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向柯树 《致富时代》2016,(4):414-415
民族村寨旅游作为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武陵山民族村寨脱贫致富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针对凤凰老洞村的社区参与的旅游开发模式,分析其模式的失败是由于:政府缺位、利益主体间矛盾激烈、原产业废弃、同质化竞争等导致旅游发展后劲不足,提出在民族村寨旅游应实施"科学性+联动化+保护式"的政府引导、四大参与机制完善、多元化产业与旅游业的特色融合这三个改善措施,这对片区内民族村寨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提供了现实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兰梓瑜 《中国市场》2015,(9):155-158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地区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如何有效发挥民族村寨资源优势,利用特色产业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是一个意义重大且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对湘西州吉首市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入寨调查,以期了解民族地区民族村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民族村寨聚落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而要获得满意的旅游经历,旅游解说系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够进一步加深旅游者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理解,增加旅游兴趣。同时,旅游解说系统又是增强民族村寨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弥足村寨旅游产品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分析景区解说系统"5M要素"的基础上,结合金竹寨的实际情况,构建金竹壮寨解说系统。  相似文献   

18.
《商》2014,(20):168-169
创意旅游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渗透的产物。在创意时代全面降临之际,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中融入创意因素,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黔东南民族村寨发展创意旅游的优势,提出创意旅游促进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的转型升级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蒋琴  吴学成 《商》2014,(20):168-169
创意旅游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融合渗透的产物。在创意时代全面降临之际,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中融入创意因素,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文通过分析黔东南民族村寨发展创意旅游的优势,提出创意旅游促进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的转型升级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区周边少数民族是受自然保护区政策影响最普遍、最直接的对象,因此,从民族村寨的角度去审视、完善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是解决自然保护区保护与民族村寨发展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分析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与民族村寨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政策与民族村寨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