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由以中小企业为主逐渐转向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规模和数量迅速扩大.由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家最大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在我国投资.可以预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入中国的跨国公司将越来越具规模化.国内学对这种现象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国内学很少对跨国公司之间投资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即跨国公司的集聚效应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全球500家最大跨国公司已有400多家来我国进行直接投资,其布局中国,抢占市场的意图十分明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来讲有利有弊,对中国经济政策的取向来讲,如何顺势而为,并借此机遇增强我国经济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迫切的课题.因此,分析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的问题,并提出积极的应对策略,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日本作为我国重要的直接投资国,在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在1979年至2002年的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中占7.95%,是仅次于香港和美国的第三大直接投资体.日本对华投资也对其国内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巴蜀质量跟踪》2002,(9):41-41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船性美委员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众多跨国公司敏感地意识到我国蕴藏的巨大商机,对华直接投资随之出现了六大新特点及趋势。1.跨国公司加大了对华投资力度,特地区总部或全球制造基地迁至我国。  相似文献   

5.
跨国公司在华"集聚效应"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越来越具有规模化,在这种数量上的增加之外,我们更应该关注跨国公司投资背后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即跨国佘司"集聚效应"。这种效应不仅通过要素投入数量的集聚,而且通过要素质量和效率增进强烈地影响经济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时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强烈。但是,跨国公司群体和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的不对称性,决定了我国企业在这种市场结构下,集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的艰巨性。跨国公司"集聚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跨国公司在华健康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双辰  盖姝  王玉玮 《价值工程》2012,(12):129-13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地对跨国公司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如今,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分析跨国公司与我国之间的关系,认为跨国公司与我国政府作为理性的行为主体,其行为都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然而,由于政府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博弈,使本来可以双赢的结果变得不尽如人意。本文试图通过建立一个模型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为我国政府做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黄洁 《河北企业》2006,(10):10-11
<正>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不断加大,我国利用外资的重点,也逐渐由吸引一般形式投资转向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除了少部分公司因为我国政策限制外资进入某些行业而不能投资外,几乎都在我国进行了投资。  相似文献   

8.
陈文丰 《数据》2002,(7):21-22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使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在全球凸现,跨国公司开始对华进行战略性投资.北京由于人力资源和研发方面的基础条件,正在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研发投资地.  相似文献   

9.
2002年以来,日商一系列举动显示其对华直接投资战略出现新的重大转变,这些转变有利于我国更好的吸引和利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但是,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两国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合作,我们应当合理引导,做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对国际直接投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外商在华投资也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成为国际直接投资青睐的投资国.抓住机遇、利用好优势,需采取的对策有:增强外商对中国市场环境的信心;鼓励外资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引导外商投资我国服务外包;加大对欧美资金的吸引力度;引导中西部积极...  相似文献   

11.
以马来西亚为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可能带来的影响。虽然外商直接投资本身并不会直接引发金融危机,但是其负效应可能通过影响经常项目收支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本文在对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在吸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防范和化解可能带来的或累积的金融风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恩东 《新远见》2008,(1):53-63
韩国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之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由于韩国政府保持广泛的资本控制制度,韩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较慢。80年代中后期,韩国政府逐渐放松对外直接投资控制,韩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才迅速发展,加之中韩两国1992年才建立外交关系,所以,韩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对华直接投资属于起步较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从改革开放到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经济发展迅速,举世瞩目,而跨国公司对华的投资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跨国公司的进入在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中国经济及中国企业发展的因素。文章认为面对新一轮的对华投资,正确的分析投资的特点和影响,思考应对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FDI的技术外溢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DI,即外国直接投资。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华FDI迅速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显著。本文主要探讨FDI的技术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5.
<正> 目前,全球约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其子公司、分公司和附属企业合计达50万家。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50%,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占全球直接投资的80%,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70%以上的科技新项目与技术转让,跨国公司主导着全球经济。中国加入 WTO,表明了中国政府按照国际规则和惯例管理经济活动的立场,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运行环境将进一步国际化。这大大增强了跨国公司对华投资信心,加快了其战略调整步伐。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力度强化加入 WTO 为我国吸收外资创造了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从而大大降低了外资进入我国的交易成本和体制风险。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收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达到较大规模。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接受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居发展中国家之首。但是,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分布极不均衡,投资地理区域高度集中。本文归纳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分布不平衡的原因,同时分析了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刘菲菲 《中外企业家》2009,(7X):110-1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热门地区,大量的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不断增加,撤资问题也逐渐地凸显出来。以韩资企业为例,分析其在两次金融危机情况下撤资的原因以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欧元的面世,标志着欧洲贷币经济一体化已经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它必将对今后中国引进欧洲资本产生重要影响。一、从吸引直接投资看,中国面临着竞争与挑战。欧盟各国对华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年至1992年,这段时间中国吸引国外直接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但对华进行直接投资的国家主要是美国、日本、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地区,而欧盟各国在华投资则较少,所占比例也不大。可以说,欧盟各国在这段期间的对华投资要远远滞后于其它国家。第二阶段是1992年至今,欧盟各国对华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当年,欧…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 ,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任务。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投资 ,也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加强对国际跨国公司的研究 ,吸引外商投资尤其是跨国公司投资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 ,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对于西部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资源相对稀缺的基本国情而言 ,这就意味着利用工业国的剩余资本 ,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其次 ,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地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广大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的欠发…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以来,日商一系列举动显示其对华直接投资战略出现新的重大转变,这些转变有利于我国更好的吸引和利用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但是,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两国在更高的水平上进行合作,我们应当合理引导,做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