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杭州甲鱼人工养殖已走过10多个春秋,过去甲鱼苗种制约养鳖业的发展,现在由于甲鱼苗种价格下跌促进了养鳖业的发展。当前许多养殖场正在分析预测1999年甲鱼养殖形势。杭州市养鳖协会秘书处根据国内养鳖生产发展,对甲鱼蛋、稚鳖、商品鳖价格作如下分析,供养殖单位参考。 一、甲鱼蛋、稚鳖价格有上涨的可能。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甲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鳖苗种供求将起变化;二是国家宏观打击非法走私入境甲鱼苗种的力度加大,苗种数量减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随着养鳖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已形成较大规模。北方地区大部分采用塑料大棚控温与自然养殖相结合的养殖模式,打破鳖原有的冬眠习性,使鳖的生长周期由3~5年缩短为14个月左右。在“养鳖热”高潮过后,甲鱼价格基本趋于平稳的情况下,如何能节约成本,缩短养殖周期,使商品甲鱼适时上市,拉开市场差价,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此,我们进行了鳖冬季繁殖试验,并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鳖俗称甲鱼,是传统的滋补佳品。鳖的人工养殖在我国发展速度很快,有许多单位、个人也因此而走上了致富之路,但随着鳖的大量养殖,技术的快速提高、生长周期的缩短,尤其是大棚室内加温养殖的大力推广,市场逐渐呈现饱和状态,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养鳖业也出现了大滑坡,甲鱼养殖业处在步伐艰难的境界。在目前市场行情下,  相似文献   

4.
<正> 1999年1月22日,台湾省甲鱼运销合作社主席阮嘉瑞先生一行6人来杭考察甲鱼养殖,并拜会了杭州市养鳖协会,李建田会长对阮先生来杭表示欢迎。双方分别介绍了甲鱼养殖情况,对今后开展甲鱼养殖及销售方面协作达成如下意向: 一、杭州市养鳖协会与台湾省甲鱼运销合作社建立行业往来关系,双方为发展甲鱼养殖  相似文献   

5.
<正> 近年来,由于市场上甲鱼价格较低,许多甲鱼养殖户经受不住连续亏损的的打击,纷纷停产或改行。而湖北应城市汤池镇甲鱼养殖大户陈毛志逢俏不赶、逢滞不丢、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充分利用汤池镇特有的地热资源,不断降低养鳖成本,提高养殖科技含量,走出了一条从混养——专养——温室养——工厂化温养的控温养鳖  相似文献   

6.
随着工厂化增温养鳖的迅速发展和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使之甲鱼产量的迅速增长,温室鳖价格跌入到低谷,随之而来的养鳖效益大幅度下降:为此积极推广池塘仿生态鳖养殖技术模式也是保障今后甲鱼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符合无公害健康生态养殖的要求;养殖周期虽然较长,但价格坚挺,商品价值高,食味如野生,保持了甲鱼其应有的养味和纯净的口感.市场十分畅销.供  相似文献   

7.
<正> 由杭州市养鳖协会举办的“甲鱼养殖新技术研讨会”经过二个多月的精心筹备,于5月6日开始,5月8日圆满结束。这是协会继成功举办幼鳖越冬实用技术培训班,提高人工快速养鳖经济效益培训班之后的第三次较大规模研讨  相似文献   

8.
<正> 一、甲鱼养殖现状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甲鱼养殖不论从规模上还是产量上都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然而随着产量的成倍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养鳖业效益连续几年大幅下滑,养殖业面临着诸多问题。首先,自1997年以来甲鱼价格连连暴跌。其缘由有三:1、大量廉价的幼鳖商品鳖从东  相似文献   

9.
<正> 现有资料统计表明,在甲鱼集约化养殖生产中,鳖病总发生率为20%~40%,高的达70%左右,死亡率平均为20%~50%,最高为100%,而目前甲鱼死亡率较高的仍是全封闭结构控温养殖的稚、幼鳖和室外池越冬后的亲鳖,前者死亡率20%~40%左右,后者死亡率为30%~70%。由于控温养鳖的迅速发展,而鳖病的研究与防治技术一时未能紧紧跟上,在防治鳖病和促生长方面,一些养鳖场、饲料生产单位往往采用大剂量抗生素类药物或在饲料中掺有激素,其结果使甲鱼抗药性增强,自身免疫功能下降。甲鱼出现早熟现象,造成内分泌紊乱,机体代谢失调而死亡,甲鱼产卵率、受精率下降,同时对人也产生不利影响,并造成养殖生态环境破坏或降低甲鱼商品品质,促使甲鱼产生一些新的疾病,如白底板、小肠结肠炎、生殖器突出……。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甲鱼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一是养殖水体的恶化不利于甲鱼生长,甚至引发病害,最终影响经济效益;二是养殖尾水直接外排对水域环境造成影响,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用池塘养鳖水质调控技术,对养殖水体进行调控,并对养殖尾水进行生物净化,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1.
人工养鳖实用技术讲座──第一讲 甲鱼养殖概述山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连义明编者按:甲鱼人工养殖有着可观的经济效益,对一些贫困而又有条件开展甲鱼人工养殖的地区来说,可以成为脱贫致富的一条路子。但甲鱼养殖是一项技术复杂的工作,为满足这些地方群众对人工养...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甲鱼养殖国,养鳖业已成为我国高效特种水产养殖业之一。然而市场价格从1997年起一路下滑,到目前接近甚至低于养殖成本,这对许多养殖企业来说已无利可图。但同一市场的品牌甲鱼却是价高货俏,由此可见,中国消费者是喜欢吃甲鱼的,只是要质优价廉,安全放心的品牌甲鱼。所以,甲鱼产品想在国内外市场上参与竞  相似文献   

13.
<正> 甲鱼的价格经过大起大落,现在已逐渐稳定在每公斤60元左右,甲鱼已经成为普通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甲鱼根据养殖模式的不同可分为外塘养殖、温室养殖和外塘与温室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即甲鱼幼苗时在温室培育,成长期在外塘养殖)。只要养鳖户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无论使用何种模式养殖的甲鱼都可以说是无公害甲鱼,只是外塘养殖时间较长,甲鱼肌肉组织较紧密,温室养殖时间短,肌肉组织较疏松,但这两种养殖的甲鱼营养价值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几年来,全封闭控温温室养鳖和池塘精养,甲鱼皮肤细菌性并发症频繁发生,且发病率较高,该病重点流行区域在长江流域,其次广东、海南。流行季节为6月至9月份,也是甲鱼摄食与生长旺季,此时水温为25℃至30℃,也是甲鱼发病最适时间,对幼鳖、成鳖危害很大,死亡率一般30%左右。  相似文献   

15.
养鳖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高效产业之一,目前我国的甲鱼产量和市场消费量都居全球之首,经过20多年的起起落落,甲鱼养殖应该要很好总结经验与教训,促进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 目前,来自湖北、浙江、江苏、福建等地的商贩和甲鱼养殖场在江西省亲鳖主要生产地——南丰县又掀起了甲鱼蛋收购热潮,受精良好、规格较大的甲鱼蛋每枚收购价为4.5~5.0元,供不应求。这是自甲鱼价格猛跌,首次出现的情况,造成甲鱼蛋供不应求的原因:一是很多养鳖场认为收购这种高质量低价格的受精卵运回场内孵化成稚鳖,成本很低,比自养新鳖繁殖苗种更合算,而且运输方便不容易带病原体。二是去年甲鱼蛋、苗种滞销后,一些以繁育苗种为主的甲鱼养殖基地(如江西  相似文献   

17.
仿生态常温养鳖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控制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新发展的养鳖模式——仿生态常温养鳖,由于生存环境稳定而宽松,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甲鱼生长中必不可少的生理需求,如充分的晒背和冬眠,加上营养丰富的天然饲饵等因素,使放养的甲鱼病害少,能有效地防止滥用药物.从而杜绝有抗药性的甲鱼或有药物残留的甲鱼上市,有利于消费者的健康。因此“生态鳖”被视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其商品鳖的品质和价格明显好于外塘鳖和温室鳖,养殖收益大幅度提高,且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此,这种仿生态常温养鳖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中小型养鳖者的重视。本文就仿生态常温养鳖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控制点,谈一些实际经验和体会,以便能对从事仿生态常温养鳖的业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一、依靠科技,提高“三率”。提高甲鱼繁养的受精率、孵化率、成活率(简称“三率”)是降低养殖成本的关键。目前甲鱼蛋的受精率一般在80%以上,孵化率一般为80%~90%左右,成活率包括稚鳖暂养(20~30天)成活率为80%~90%,稚鳖→幼鳖(50克~150克)成活率为60%~70%,幼鳖  相似文献   

19.
<正> 浙江萧山金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龚金泉改进养殖模式,发展生态养鳖,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品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在今年3月29日杭州市养鳖协会召开“新世纪甲鱼养殖降本增效研讨会”上发言后,引起强烈反响,现将其成功经验摘要刊登如下,供大家参考。 浙江萧山金达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地处围垦,占地450亩,总投资2200万元,温室14000平方米,混凝土石砌外塘350亩,年产  相似文献   

20.
<正> 稚鳖的饲养是人工养鳖的关键一环,由于刚孵出不久,稚鳖体小(约3克左右)。幼嫩,在饲养期间很容易发病,而造成或大或小的损失,根据我们这些年来一直采取一种仿野生态环境的养殖,使甲鱼在生态上长期处于最佳状态,发病很少,所以须创造一种仿野生态环境,水质是关键,从而使之良好生长,对于仿野生态饲养中的各个环节重点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