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掌握“借贷记帐法”记帐规则。借贷记帐法的记帐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会计平衡公式是: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新的预算会计制度确立了五个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会计平衡等式改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将等号左边的资产、支出要  相似文献   

2.
谷永涛 《证券导刊》2014,(51):95-96
文景之下,必有牛市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纵观中华民族文明史,但凡以华夏文化、后来发展为儒家文化立国的政权,大多在开国之后,由于利益上的不平衡、各种势力之间的倾轧,往往会经历一段时间的政治动乱与经济停滞。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领域必加速放开。资本项目自由化有三个好处:它允许资本从边际生产力较低的经济领域流向较高的领域;它可以使投资组合风险得以分散;它能够对贸易中的逆向因素做出有效控制,并使得总支出与总收入间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4.
复式簿记的记帐原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因此以可用平衡试算的方法来检查分录、过帐、帐户结算和抄录是否基本无误。 但一个单位的帐户往往很多,如果把全部帐户汇总在一起,一并进行平衡试算,一旦发现借贷不平,帐目错误后,就不得不逐户查对,工作量很大。因此可以采用局部试算法,以便在发现错误的同时,就可以知道错在哪一个或哪几个局部,即可以在这一个或几个局部的范围内进行查对,从而发现错误,进行更正。  相似文献   

5.
借贷记帐法是历史上产生和使用较早,目前世界各国又比较普遍采用的一种记帐方法。借贷记帐法,是以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的平衡原理为依据,以会计科目为记帐主体,以借贷为记帐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帐规则,用来记录和反映资金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  相似文献   

6.
财政拮据地区实现稳固平衡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鲁恩旺汪玉林洪日南财政收支平衡是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本质特征。实现财政平衡,既是落实《预算法》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财政经济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邓小平同志曾讲过,财政收支平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  相似文献   

7.
“十步之内,必有悲情;一桌人中,必有伤痕”,这是一个非常之城在汶川大地震后烙下的创伤记忆。5年过去了,北川是以怎样的一种姿态重生?清明节前夕,记者再度踏上北川的土地,  相似文献   

8.
张彤 《时代金融》2013,(20):14-15,2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力量,但不断增长的"双顺差"和规模庞大的外汇储备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在国际平衡收支表中,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本应该呈现一顺一逆的状态,像中国持续多年来保持较大双顺差现象实属罕见。本文从1997~201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入手,分析了近五年来的国际收支主要特征,并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明 《深交所》2004,(9):44-45
很高兴与各位探讨中小企业板从严监管的思路问题。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严监管的目的和作用;二是求真务实,有针对性地制定从严监管的措施:三是“有质疑必有反应,有违规必有查处”,实践从严监管的理念:四是积极探索,不断进行监管创新。  相似文献   

10.
学法、知法、用法、守法,做到“心中有法,虑必及法,言必合法,行必循法”,是现代法治社会对一个合格公民的必然要求。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登涉税涉税法律知识提供服务,并欢迎广大读参与讨论,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万源市总工会认真贯彻全总《关于2010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送温暖活动的通知》,按照省、市委和上级工会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在两节送温暖活动中坚持“五必去”的原则,即灾情最重的乡村必去,区位最偏远的农户必去,条件最艰苦的厂矿必去,问题矛盾最多的单位必去,职工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必去。重点开展对“六类群体”的走访慰问:  相似文献   

12.
借贷记帐法是以资产总额等于负债总额的平衡原理为依据,以“借”、“贷”为记帐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帐原则,用来记录和反映资金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帐方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我国银行系统在“八五”期间统一改用借贷记帐法,人民银行于1993年1月1日起执行,农业银行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我认为,这一改革是完全必要的。一、银行系统改用借贷记帐法,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相似文献   

13.
关于保持我国经济外部平衡的思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博士熊贤良任何国家,只要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与外部世界有经济交往,就有一个维持经济外部平衡(externabalance)的问题。外部平衡即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宏观经济平衡的重要方面,与内部平衡相...  相似文献   

14.
一、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原则办事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平衡的因素。为要保证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不致因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的产生而遭受破坏,就必须从剩余产品中提留一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储存起来,作为“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强调这种后备的必要性时说:“从整个社会的观点来看,必须不断地有超额生产,也就是说,生产必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提倡“富强救国”的思想家郑观应,在1894年出版的《盏世危言》中写道:“故欲富华民,必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  相似文献   

16.
“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阿拉伯古书中如此描绘大马士革,这个世界有人居住的最古老城市、历史上的伊斯兰第四圣城。然而近来,这个“天国里的城市”却被“炮火”“化武”以及“外交”挟裹着,变得焦躁不安。  相似文献   

17.
在投资实务方面,如果某领域闹了“荒”,其背后必有巨大的需求,必然孕育着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工商银行成功上市,各项改革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基层员工承受着业务竞争、利益调整、职业生存等诸多压力,加强思想工作势在必行。而真正的“加强”,莫过于利用改革的契机,科学地建立机制和改进方法。笔者基于多年来所了解的基层实践中比较有效的方法。依据中央有关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结合工行上市后在机制、规范、流程、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要求,设想建立一项以若干“必访、必谈、必讲、必做、必到位”(以下简称”五必”)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以加强当前基层思想工作,构建思想工作新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经济的日渐复苏,原来一度平静的并购市场也开始升温。近日,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报价390亿美元恶意收购全球最大的钾肥生产商Potash Corp公司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北京时间8月18日下午,必和必拓宣布有意以每股130美元的价格、现金收购加拿大化肥商Potash Corp已发行与流通的普通股。  相似文献   

20.
刘光溪 《中国外汇》2006,(11):30-32
过去一百多年,世界经济经历了巨大而深刻的发展和变迁,既有经济的发展与复兴,也有经济衰退和金融动荡的危札既有危机和衰退引发的重大制度变革与创新,也有技术和产业革命带来的经济结构大调整。世界经济就是在这些变迁中,经历国别经济的平衡与不平衡,交替轮回地向前发展。事实上,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轮回是政治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资本运动使然,而且平衡是相对的、短暂的,基本平衡或不平衡是绝对的、长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