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不仅调查数量和调查频率逐年提高,而且涉案金额、涉及行业与企业逐年增多,给中国对美出口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甚至直接打击了一些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在梳理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提出了中国企业应对美国对华反补贴调查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2010年10月6日,应美国Lexmark公司(Lexmark International,Inc)申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全球范围内的24家生产及向美国销售激光打印机硒鼓产品的企业发起337调查。其中中国广东的3家企业被列为了被告。这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仅在2010年发起的针对中国对美出口的第15起337调查。美国涉华337调查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中国依然成为其最大的受害国。面对美国的贸易大棒,中国企业应该借鉴盐城捷康企业的成功案例,拿起法律武器奋起反击。  相似文献   

3.
之所以对美国调查业的研究选择民意测验(调查),是因为民意测验是最早的调查,也是调查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领域。对美国民意测验历史的研究与反思,对正在成长的中国调查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美国对外国发起"337调查"等非关税贸易壁垒,不仅给中国企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也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环境。从调查数量、调查的主要诉由、中国被调查的涉案行业以及中国被调查企业胜诉率分析中美"337"调查的现状,分析美国对中国发起"337"调查的原因,并归纳"337调查"对外国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美贸易的知识产权壁垒——美国337条款简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较之美国系列301条款,美国关税法337条款不为广泛熟知。但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逐步上升,国际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中国成为美国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国。近年来,美国以保护本国知识产权为由,频频对中国输美产品发起337条款调查,已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出口。在此,本文在对美国337条款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近年来中国遭遇337条款调查的情况以及中国企业应诉的难点,最后在政府层面上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美国自2006年对中国铜版纸发起第一起反补贴调查后,一改以往不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开展反补贴调查的惯例,开始对中国产品密集发起多起反补贴调查.截至2011年12月,美国共对中国产品发起了28起反补贴调查,其中,2006年1起,2007年7起,2008年5起,2009年10起,2010年2起,2011年3起①.本文选取2010年美国发起的铝型材反补贴案为研究对象,探讨美国反补贴调查中的具体做法,并对其认定补贴项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如何胜诉337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对外贸易》2005,(6):38-40
作为一个对美国337调查有着深入研究的中国律师,北京高朋天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冉瑞雪律师,支招中国企业——提起337调查的条件ForeignTade:众所周知,所谓337调查是指美国针对进口贸易中不公平的竞争行为,主要是知识产权侵权而采取的一种措施。据悉,目前针对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侵权官司中涉及专利侵权的尤多,而其中涉及到机电产品的则过半。请问,为提请美国ITC基于知识产权侵权发动337调查,申请人需要哪些条件呢?  相似文献   

8.
布告栏     
《中国对外贸易》2013,(9):120-121
美国对中国医疗设备产品发起"337"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8月19日对一家中国企业及其美国子公司生产和销售的睡眠呼吸障碍治疗设备产品发起"337调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说,这项调查涉及中国北京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销售子公司,调查对象是用于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的医疗设备产品。  相似文献   

9.
美国"337调查"是目前国际上最具变通性和杀伤力的贸易保护手段,中国企业在"337调查"案件中蒙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分析我国被提起"337调查"的现状和频发的原因,提出针对美国"337调查"的应对措施,以期对中国企业起到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鲁旭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21):92-94
美国"337调查"是目前国际上最具变通性和杀伤力的贸易保护手段,中国企业在"337调查"案件中蒙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损失。分析我国被提起"337调查"的现状和频发的原因,提出针对美国"337调查"的应对措施,以期对中国企业起到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反倾销动态     
崔征 《WTO经济导刊》2006,(12):58-58
巴西对原产于中国的手拉葫芦进行反倾销调查;巴西业界申请对原产于中国的自行车整体曲轴连杆进行反倾销调查;阿根廷延长对原产于中国的卷尺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期限;墨西哥钢铁公司将对中国钢铁提起反倾销诉讼;美国New Page纸业公司申请对中国涂布纸进行反倾销及反补贴调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和乌克兰的熨衣板作出反倾销初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周聪 《商场现代化》2014,(24):35-35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欧美经济的复苏动力有限,为了遏制中国产品在美国的出口的势头,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337调查的数量逐渐增加,因而337调查也逐渐成为美国打击中国出口企业的重要手段。337调查杀伤力在于,一旦判决侵权成立,相关产品将永久地被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因此,对于滥用337调查而产生的知识产权壁垒,中国应采取建立激励相容的自由贸易机制、实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做好预警与应诉等相关措施来拆除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3.
美国“337调查”程序是根据“337条款”筑起的一道贸易保护的知识产权壁垒,同其他贸易保护措施相比,“337调查”具有容易发起,时间短,成本低,救济措施广泛而严厉的特点,因而更加容易阻止别国产品进入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杀伤力更大。随着中国贸易大国地位的崛起,中国已经成为“337调查”的主要对象国,337争端已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企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337调查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美国"337调查"程序是根据"337条款"筑起的一道贸易保护的知识产权壁垒,同其他贸易保护措施相比,"337调查"具有容易发起,时间短,成本低,救济措施广泛而严厉的特点,因而更加容易阻止别国产品进入美国,对中国的出口产品杀伤力更大。随着中国贸易大国地位的崛起,中国已经成为"337调查"的主要对象国,337争端已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企业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337调查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美国"337调查"是比"反补贴"和"反倾销"影响程度更为严重的贸易壁垒,打着法律的幌子,有助于美国政府更好地操纵调控美国进出口贸易,也逐渐成为美国打压我国经济发展,阻挠我国企业进入美国国际化市场的威力武器。中国企业遭受美国"337调查"的次数在总调查案件数中所占比例一直居高不下,2014年竟已达到近几年的最大值,所占比例为55.26%。美国ITC频频对中国企业发起"337调查",且多次都是对中国某一行业领域的众多企业进行调查,打击面极广,行业受损颇重。文章对专用设备制造业进行了分析,列举了专用设备制造业行业受"337调查"的典型案例,提出了行业应对"337调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337调查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因其救济力度大、结案迅速、调查程序对原告有利等特点,成为美国企业在知识产权案件中频繁运用的法律手段。本文回顾了美国337调查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探寻中国出口产品频遭337调查的原因,并为国内出口商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销售与管理》2009,(12):12-13
9月11日,奥巴马宣布对中国轮胎实施三年惩罚性关税 10月29日,中国商务部表示.应中国汽车行业申请,中国正在对美国制造汽车进行初步反倾销调查 10月3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通过了对中国无缝钢管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相似文献   

18.
环球直通车     
美国301调查挥刀中国新能源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话用来形容美国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态度最为贴切。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查之后,美国政府宣布接受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请求,着手调查中国的新能源产品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可用“不活跃”一词来形容,截至2005年12月31日,美国针对中国出口产品仅发起4起反倾销调查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2009年9月23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再度联合三家美国造纸商发起对中国铜版纸商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申请。这是继轮胎特保案后,美国针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又一波贸易保护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