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治经济,本文首先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条件,最后提出了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原则和内容,以及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法治经济,本文首先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条件,最后提出了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原则和内容,以及建立市场经济秩序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们必须落实宪法的法律基础地位,奠定市场经济的法律规则基础——宪政制度;建立宪法监督的民主制度,完善国家权利结构;确立司法独立的法治制度,完善司法控制;限制政府权力,建立民主法治的公共政府;增进宪政制度的非正式制度变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宪法秩序,建立符合国情的宏观调控体系;通过宪政制度的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以此推进宪政制度建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专门调整市场竞争行为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并决定于当年12月1日开始施行。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颁布实施为起点,十年来,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立法和行政执法工作都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有效地维护了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一、反不正当竞争立法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体系建立、健全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体系,是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  相似文献   

5.
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放  刘青  傅剑 《商场现代化》2007,(2):396-397
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然而目前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信用缺失现象相当严重,大大提高了市场交易成本,直接影响市场体系的完善和资源配置效率。为了有效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客观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大力发展信用评级行业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7年12月13日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建立健全市场竞争规则,完善竞争法律制度,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作为确立市场竞争基本规则、维护市场竞争的一部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趋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主要介绍中国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发展情况和反垄断执法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祝庭显 《商场现代化》2008,(17):277-278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产生原因,其次归纳了在法律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时要重视的几对重要关系,最后提出了新时期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化的法律构建措施。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关键,把优化投资环境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秩序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严格依法行政,确保司法公正,营造法治化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9.
三、研究新情况,探索新举措,切实完成公平交易执法的各项工作任务在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或者说是法制化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维护,需要有完备的法制来保障,市场经济中一切重要的关系和行为,都要纳入法制的轨道。只有用法律来确认和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地位和权益,规范市场行为的资格、原则、方法和程序,实现市场关系的合同化,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明确政府干预和维持市场运行的行为规则,才能形成并发展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在规范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体系中,竞争法占有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0.
李银辉 《商业科技》2014,(15):196-196
市场经济秩序是指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类市场主体和客体的规范化情况。就目前而言,我国市场经济秩序还存在很多问题,各种恶性竞争、行政性垄断普遍存在,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破坏了公平竞争,损害了相关企业利益,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发现我国市场经济秩序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多种措施予以解决,进而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秩序混乱的深层次动因是市场缺陷和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对称、不均衡、不完全性失灵,外部性失灵,公共性失灵,垄断性失灵,社会分配不均衡性失灵和经济波动性失灵.加之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进一步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旧经济秩序和新经济秩序二者之间的失序与构序之间如何有效衔接,减少转换过程中出现的秩序真空区间,也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在建立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的作用,研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治本之策,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律法规体系、信用体系、制度框架,提高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尚处在体制转轨中,社会信用体制还未建立起来,因此信用缺失现象不仅普遍,而且相当严重。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法律规定,国家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经济宪政主要用于建设法律条件下经济的自由秩序,这种秩序既能容忍国家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进行干预,又必须使这种干预为自由的经济行为服务;经济宪政是对国家经济行动“绝对的命令”,具有不可违抗的特点。经济宪政体系的建立是为国家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提供经济法律的依据和相互合作的框架。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诚信制度的法律保障必须从立法方面加强相关法律的完善,构建完善的监督法制体系并且坚持制度创新,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运用法律手段保障和维护社会信用环境和信用秩序。  相似文献   

15.
浅析民法与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法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仍处基本法地位。我国正在实现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首要的是冲破旧体制下的法律观,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观,其中重要的是树立与增强民法观念。  相似文献   

16.
经过15年曲折历程加入WTO标志着中国进入全方位市场开放阶段,使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贸易体系,进而也面临跨国公司通过垄断市场冲击中国产业的危机。中国正进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需据加入WTO承诺打破垄断特别是行政垄断,建立公平、透明的市场经济秩序。中国法律存在的问题说明中国急需根据WTO规则整合现有相关法律以制定系统、有效的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7.
胡倩茹  韩继 《商业科技》2009,(5):265-265
民法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仍处基本法地位。我国正在实现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首要的是冲破旧体制下的法律观,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观,其中重要的是树立与增强民法观念。  相似文献   

18.
翟超 《北方经贸》2014,(11):67-68
目前我国广大中小企业仍普遍实行传统的成本管理,制约了企业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应加强中小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策略与具体措施。因为企业信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核心,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管理法律制度和信用管理体系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题中之义,更是当前规范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中需要解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是国家从法律层面结合市场经济基本规律,通过干预手段对市场经济秩序进行调节,保障人民群众在形式上和实质上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体系.在灾后重建中,经济法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现代法治进程的客观要求.国家在灾后重建中,有必要通过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完善土地承包和户籍管理制度、市场秩序和社会分配的相关法律制度、消防法、突发事件应急法等应急预警制度,从而促进灾区民众恢复生活,保障生产,实现社会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  相似文献   

20.
资信评估体系是一个企业履约状况和偿债能力综合反映。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成功的关键。虽然我国的企业信用评级已经开始起步,但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滞后却使得企业资信评估的发展面临重重阻力。完善企业资信立法,对维护经济运行秩序,防范贷款风险,营造良好的市场信用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