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俊林 《魅力中国》2010,(31):253-253
戏曲舞台动作是歌舞动作,具有程式性特征。戏曲程式性动作的含义不仅包括形体动作,还包括语言、念白、唱腔、音乐及戏剧冲突展开的方式。它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是在相对稳定中不断变化发展的系统。一代又一代的前辈艺人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根据审美的原则,时代的需求,对戏曲素材一自然形态生活的概括、提炼、夸张、变型并规范成了今天戏曲舞台上的唱、念、做、打等基本表现手段和一整套节奏鲜明、规范严谨的技术格式,这就是“戏曲程式”。  相似文献   

2.
王淑轲 《魅力中国》2014,(23):101-101
在艺术的大家庭中,戏曲表演艺术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表演艺术的范畴内,戏曲表演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主要以唱、念、做、打为戏曲表演的艺术手段,塑造人物、敷演故事。唱,指传声、传情的歌唱;念,指有节奏感和音乐性的念白;做,泛指表演技巧,一般又特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是传统武术和翻跌的舞蹈化,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这四种表演手段,根据它们的异同,可分为由唱、念互为补充构成戏曲表演的音乐语汇,和由做、打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戏曲表演的舞蹈语汇。在戏曲表演中音乐词汇、舞蹈词汇都不是单独运用的,而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为出人、出戏、出情服务。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特殊手段,也是它的特殊语汇,它们的结合,构成戏曲表演形式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康江涛 《魅力中国》2014,(4):128-128
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元代多称之为“词曲”、“杂剧”,明清多谓之为“传奇”,现在所称的戏曲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我国的戏曲艺术是一种综合表演形式,它的语言是歌唱化,就连动作也是舞蹈化的,即舞台表演的行动意念和思想感情都是受所扮演人物制约和角色支配的。  相似文献   

4.
李秀花 《魅力中国》2013,(16):84-84
一说起戏曲表演,人们总是讲到四功五法,讲到程式动作,讲到功夫多深,技巧多高,坐科多少年.师承足哪门哪派。作为一名戏曲演员,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当然是不亩而喻的,但以我从小学戏到今天这二十几年的戏曲表演艺术实践来看.我以为除了上述的这些内容,还有更为重要的一些东西,那就是要体验人物。因为戏曲表演的最终目的还是塑造人物,程式技巧的运用目的也是如此,没有对人物的理解和体验,即使是技巧再难再高,也很难让观众印象深刻。因此,我们除了练习掌握好基本功外.还要学会刻画人物,一定要在程式化的动作中,尽可能地融人一些体验的因素,赋予这些程式化动作以内涵和情感,而不是单纯的技巧展示。  相似文献   

5.
齐巍 《魅力中国》2013,(29):102-102
任何戏剧都是时空综合的艺术。这种时空综合集中体现在演员的形体动作上,因为动作同时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所以任何戏剧本质上都是“动”的艺术。戏曲在动作方面主要是舞,故也有人称四功为“唱念做打”。戏曲继承了古典舞蹈,同时不断向民间舞蹈吸取营养。这类舞蹈不再是插舞,而成为创造角色的手段、“语言”,成为角色本身生活在舞台上的行动,犹如角色的对话和独白,或抒情,或叙事,已经充分戏剧化了。  相似文献   

6.
薛娟 《魅力中国》2010,(11):107-107
戏曲的表演艺术是一个历史的流程,不同时期的戏曲有不同的表演。在不断地发展衍变中,表现出阶段性的特点,不同阶段显示出各不相同的历史形态。戏曲现代化,关系着戏曲艺术的发展和兴旺,是戏曲工作者和广大戏曲观众非常关心的课题。戏曲的现代化,首先是从内容上反映新时代和新生活,这方面许多前辈作了多年的探索和尝试,它在成功和失败之中不断地前进。实践证明,戏曲这种民族艺术形式,不但是能够反映现实生活的,而且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力量。  相似文献   

7.
王静 《魅力中国》2013,(19):122-122
亮相是戏曲演员熟知的。平平常常的表演程式。由于行当、角色的年龄、性别、身份、性格以及剧情、环境的千差万别,亮相的形体动作也就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8.
梁红 《魅力中国》2009,(18):197-198
我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是以唱、做、念、打综合表演的戏剧形式。它拥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特殊的艺术魅力。"身段"功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是唱、做、念、打表演形式的载体,是戏曲教学中的一门"主课"。身段是戏曲表演艺术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贾慧 《魅力中国》2009,(36):192-192
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理论家胡芝风曾经说过:"任何表演艺术尤其是戏曲表演艺术,没有理论的营养指导,是难于创造隽永的艺术形象,攀登不上戏曲艺术的美学境界的;而对于任何表演艺术尤其是戏曲表演艺术的理论研究,如果没有经过舞台实践的检验或对舞台实践缺乏  相似文献   

10.
戏曲表演艺术自诞生已来就只有四个动作,即:“表意动作”“表情动作”“造型性动作”“象征性动作” 一、表意动作是演员在舞台上最常用、最实用、最好用的一种动作,演员根据所表内容,伸手即来收手即去,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如:《朝阳沟》中银环右手一指唱到:我知道那一块是玉米,左手一指唱到:那一块种的是蓖麻…。栓保右手一指唱到:那一块种的是谷子,左手一指唱到:那一块种的是芝麻……另如:在许多传统戏中都有这样的唱词:迈虎步我把宝帐进、迈虎步我把金殿上等,演员往往是“整冠”“掸尘”抓玉带走台步进内。  相似文献   

11.
崔巧云 《魅力中国》2014,(17):70-70
中国戏曲是一门综舍性艺术.它历史渊源,内涵博大,它以一种雅俗共赏的形式深植人心。它是集音乐、歌舞、表演等各种艺术门类的表现手法于一身,在舞台上展现的一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特殊艺术手段,也是戏曲演员必备的基本功。掌握基本功夫,实际上就是要掌握戏曲表演艺术上的全部表演能力和表现手段。作为一名优秀的戏曲演员.必须要具备扎实和娴熟的的基本功,才能塑造鲜活的舞台人物.来感染听众。  相似文献   

12.
黄岩 《魅力中国》2011,(21):103-104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在我国表演艺术历史的长河里渊源流长,它是表演艺术宝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在历代无数的戏曲作者和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下,至今已形成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程式化表演体系,在戏曲舞台上,无论是唱、念、做、打、都有它很规范的表演形式,而这些规范的表演形式都来源于生活,但是它经过艺术的加工提炼,又高于生活,至今已经形成我国传统戏曲所独有的一种舞台表演模式。传统的程式化身段表演套路“起霸”就是戏曲程式化身段表演的典范,同时它也是传统戏曲最具代表性的程式化表演身段套路之一,它是传统戏曲身段表演艺术魅力的最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3.
齐魏 《魅力中国》2013,(28):109-109
我们知道任何戏曲的表演手段无非有两大类,一为语言,二为动作。戏曲在语言方面是唱念,在动作方面是做打;这就是戏曲的“四功”;唱居首位,念居第二,可见念白在戏曲中的重要性。戏曲中唱的曲目很多,但重念、重做、重打的剧目也不少,  相似文献   

14.
李宝霞 《魅力中国》2010,(22):57-57
中国戏曲属于通俗化的范畴,它主要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表演艺术体系。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对“表演”这个词汇是最熟悉不过的。而我则是在越调表演艺术的一个青年后辈,主攻旦行,在戏曲舞台上度过了二十多个春夏秋冬,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时光流逝、年龄的增长,在戏曲艺术天地中,自己也曰益成熟。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好演员,  相似文献   

15.
杨军峰 《魅力中国》2014,(4):131-131
所谓戏曲流派,按照著名学者傅瑾的说法是“体现为优秀戏曲演员强烈的和可以辨认的个人表演艺术风格”。这个表述告诉我们,相对于具有群体性特征的文学流派来说,戏曲流派更带有个人的特征。戏曲流派的形成首先要求演员在表演上必须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其次是这种风格还要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并能使这种风格在艺术实践中不断地被强化和传承。正是由于戏曲流派这种“个人化”的特性,又使它显得十分的脆弱,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戏曲旦角手势表演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小霞 《魅力中国》2014,(17):69-69
身段,是戏曲表演中极为重要的表演手段,是舞蹈化的有一定规范的形体动作。然而手势动作又是戏曲身段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旦角手势表演。注意手的动势与人物内心活动的结合,重视手势运转的韵味,重视细腻的手势变化与手姿的美观。从最简单的比拟手段,到复杂的身段技巧,按照角色需要。运用不同的手势.配合眼、身、步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7.
张运玲 《魅力中国》2010,(22):56-57
行当,是戏曲表演艺术塑造舞台形象的基本手段,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戏曲中最早的两个行当——“参军”、“苍鹘”的产生算起,直到京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形成,这其间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戏曲表演艺术的发展史,就是行当产生、发展、变化的成长史。  相似文献   

18.
钤贯州 《魅力中国》2014,(12):81-81
虚拟性是戏曲演出形式的特点。它是在基本上没有景物造型的舞台上,运用虚拟动作调动观众的联想,形成包括环境、事件、人物关系等原因素的特定戏曲情境,创造一定的舞台形象的一独特的舞台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9.
王高良 《魅力中国》2013,(34):77-77
戏曲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戏剧文学在戏曲中并不占据中心地位。戏曲只所以是戏曲,就是因为戏曲有着自己独特的美学规律。正确认识和处理戏剧文学和戏曲的关系,对于繁荣戏曲艺术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名优秀的戏曲演员,必须要从元素训练开始,它是身段表演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戏曲演员创造舞台形象的主要手段.在戏曲基础功的身段训练中,则更多在"韵"字上下功夫,加强身韵的训练,才能使自己的表演艺术达到一种完善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