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郭绍鉴 《魅力中国》2011,(14):194-194
敏感而“寸礁必争”的日本,与俄罗斯、韩国、中国都有领土争端。争端中的北方四岛、独岛、钓鱼岛,恰好分布在日本的北、西、南三个方向。本文将对困扰日本的这三大领土争端的异同处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日俄关系中,领土争端无疑是横亘于两国之间的最重要的问题。领土争端一直久拖不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层面的因素,也有两国国内层面的因素,它不仅仅是两国在国际层面的博弈,同时也是两国在国内层面的博弈。  相似文献   

3.
吴志成  陈一一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2):111-136,159,160
领土问题是现代国家产生以来影响国家间关系与地区和平稳定的最重要因素,领土安全则攸关国家生死存亡。在既有的各种国家间争端和矛盾中,领土争端最常见、最易于复发且最有可能引发战争行为。作者在具体梳理和评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综合性考察战争起因的"走向战争"理论模型为评估框架,总结了影响领土争端复发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若干假设:政体开放度较高则争端复发率较低、具有军事冲突过往经验则争端复发率较高、冲突双方含有大国则争端复发率较低、双方相对实力差距大则争端复发率低、与外部国家存在联盟则争端复发率较高、经济合作水平高则争端复发率低。结合考克斯比例风险模型对这些假设进行检验后发现,与领土争端复发显著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联盟、军事冲突的过往经验、主要大国、争端协调方式、争端双方经济合作水平、争端双方实力对比和政体类型,其中,外部联盟、军事冲突的过往经验、争端协调方式三者对争端复发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领土问题是现代国家产生以来影响国家间关系与地区和平稳定的最重要因素,领土安全则攸关国家生死存亡。在既有的各种国家间争端和矛盾中,领土争端最常见、最易于复发且最有可能引发战争行为。作者在具体梳理和评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综合性考察战争起因的"走向战争"理论模型为评估框架,总结了影响领土争端复发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若干假设:政体开放度较高则争端复发率较低、具有军事冲突过往经验则争端复发率较高、冲突双方含有大国则争端复发率较低、双方相对实力差距大则争端复发率低、与外部国家存在联盟则争端复发率较高、经济合作水平高则争端复发率低。结合考克斯比例风险模型对这些假设进行检验后发现,与领土争端复发显著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联盟、军事冲突的过往经验、主要大国、争端协调方式、争端双方经济合作水平、争端双方实力对比和政体类型,其中,外部联盟、军事冲突的过往经验、争端协调方式三者对争端复发的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法解决领土争端的现有模式论钓鱼岛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轶 《理论观察》2005,1(3):18-19
钓鱼岛问题实质是领土(海)争端问题,国际法解决领土争端的四种现有模式:分割、共管、南极和斯瓦尔巴德模式,虽然它们不能完全适用于钓鱼岛,但其中的一些合理因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鲁敏 《魅力中国》2010,(26):252-252
冲之鸟位于北纬20度25分31秒、东经136度04分52秒,它是日本公布的领土四至点的最南端,也是日本唯一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领土。冲之鸟在中日海洋划界和海洋权益划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妥善处理此问题是解决中日东海争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7.
钓鱼岛列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通过钓鱼岛争端的缘起经过及其争端的特点,针对钓鱼岛争端的应对战略,钓鱼岛争端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刘军红 《中国经贸》2012,(23):75-75
最近,外媒热议中日岛屿争端背后,美国正在推动一场"货币战争",即利用中日之争驱动资金流出中国,以扰乱中国金融国际化步伐,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时间,"中美货币战"的议论热度似乎不亚于对中日领土争端的关注.但事实如何呢?  相似文献   

9.
孙起 《改革与开放》2016,(11):34-35
南海问题本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南海争端声索国之间的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中国一贯主张通过双边谈判解决南海问题.但由于南海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域外大国势力竞相参与到争端中来,日本、印度积极介入南海争端,并在战略上保持互动,加剧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叶雷 《产权导刊》2013,(7):79-80
中日钓鱼岛争端风云变幻,乌云密布,但民族情绪的亢奋却也带来了商机。一本名为《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的书,迅速登上畅销书的排行榜。作者认为,钓鱼岛争端名为领土之争,实为美国主导的一场暗潮汹涌的货币战争,目的就是扰乱中日亚太经济,让投资流向美国,扼杀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11.
印度有建立地区大国的地缘政治优势,冷战后,其外交和地缘政治安全战略影响到与它接壤并有领土争端的中国安全环境和中印关系的发展,这其中有对我们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中印关系影响亚洲甚至整个世界局势,妥善处理领土争端,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加深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客观看待对方国际地位,正确处理两国关系中的大国因素,对于中印安全关系来说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2.
刘昌荣 《上海国资》2012,(11):22-23
2012年4月以来,中日两国发生领土和领海的争端,政治、外交关系明显恶化。日本政府9月11日的“购买”钓鱼岛闹剧,引起双方在钓鱼岛海域的严重对峙,并激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强烈抗议活动,中日经贸受到重创。  相似文献   

13.
白毅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3,11(3):167-169,185
领土争端会对一个国家造成消极影响,但也能够有效激发国民的爱国热情,这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载体和良好时机。在领土争端频发的背景下,应该充分肯定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丰富爱国主义教学内容,改进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完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以此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认知水平,使之能够持续、理性地践行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4.
李雪 《魅力中国》2014,(24):209-210
中日双方一衣带水,有很深的历史纠葛和民族恩怨。近年来,日方利用以钓鱼岛为核心的中日领土争端问题频频向我方发难。而我始终在坚持一贯的和平外交原则的前提下,与日方进行有理有力有节的斗争。在中日双方争锋相对的斗争中,虽然我方出于对和平发展环境和中日关系的珍视而采取负责任的克制态度,但仍难以避免一些“小摩擦”。本文试图通过对我方和日方的军事伦理进行比较,分析中日双方军事伦理的独特之处,为我对日军事斗争准备提供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后俊 《魅力中国》2011,(17):117-117
中日两国是目前亚洲实力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两国关系的发展影响着亚洲甚至世界局面。冷战结束后,两国的关系时好时坏。从建构主义视角分析,两国关系发展中有四个阻碍因素:历史问题,美国因素,政治地位,领土争端。  相似文献   

16.
中日钓鱼岛争端风云变幻,乌云密布,但民族情绪的亢奋却也带来了商机。一本名为《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的书,迅速登上畅销书的排行榜。作者认为,钓鱼岛争端名为领土之争,实为美国主导的一场暗潮汹涌的货币战争,目的就是扰乱中日亚太经济,让投资流向美国,扼杀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维持和巩固美元在亚太和全世界的统治地位,确保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与中国的领土主权争端、海域划界等问题上呈现出激进化的特征,加速战略资源的攫取和强化岛屿实际占领,企图借助外部力量推动南海问题扩大化和国际化。南海争端愈发复杂,内容涉及主权、权利和资源,中国处理南海争端的对策,除了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方针,还应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方法,以求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南海争端。  相似文献   

18.
余启阳 《环球财经》2010,(11):31-33
在中国与日本的关系中,从领土争端到经济安全,我们常常忽视了日本财团在事件背后的利益纠葛与幕后作用。这次发生在钓鱼岛的扣船事件所引发的一系列中日关系问题,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挖掘日本财团在中日政治、经济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相似文献   

19.
我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当前南海争端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其中包括领土安全、资源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军事安全,本文就南海争端对我国国家安全利益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先是4月,7名中国人登上钓鱼岛被日本扣押,引发中日之间的又一轮争端;后是针对中国东海海域的“春晓”油气田日本表示“强烈关注”。而在南沙群岛,越南不仅在中国的固有领土上修建机场,还公然开发南海旅游。韩国也悄悄地加入到争夺黄海大陆架石油资源的行列。石油钻机伸向了黄海大陆架底。另外,中国渔民在南海海域捕鱼时,更是屡次遭到菲律宾、越南等国的驱赶、拘押甚至逮捕入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