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养鱼水体施肥主要是为了培养浮游生物,供养殖鱼类摄食,以提高鱼产品产量,因此,肥料是鱼的间接饲料,施肥是提高池塘鱼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一、"满水活"生物渔肥  相似文献   

2.
《渔业致富指南》2003,(15):60-60
<正> 近年来,大水面施肥养鱼发展迅猛。一般在水库施肥养鱼过程中,病虫害相对较少,但大水面主养的鲢、鳙鱼的中华鳋病较普遍,严重影响鱼类的生长,是大水面施肥后不长鱼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造成大水面养殖效益低下的突出因素,因此,大水面养鱼防治中华鳋病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施肥养鱼已被广大养殖户所应用,池塘、水库、湖泊等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施肥养鱼是通过向养殖水体补充营养成分(N、P等),培育鱼类的饵料生物,以提高渔业生产力,实际上是进行间接投饵,扩大养殖对象的食物资源,提高水产养殖产量。  相似文献   

4.
<正> 饲料是发展养鱼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池塘养鱼中,除了施肥繁殖鱼类的天然食料生物外,还必须投喂人工饲料,才能满足各种养殖鱼类对食物的需要,以进一步提高鱼产量。 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这些营养成分在鱼体内的作用,或者分解产生热能,以推行体内外的活动,或者综合构成复杂的物质以增补新的体组织。所以饲料不仅是鱼类维持生活所必需,也是生长、繁殖、肥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养鱼工作者必须通晓养殖鱼类的食性和营养上的需要,以及各种饲料的营养作用和加工调制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合理利用饲料,以满足鱼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须的营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鱼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 大水域粗放养鱼是根据大水域的自然条件和生物学特点,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在不施肥、不投饵的情况下进行养殖,依靠天然饵料生物作为食物而获得鱼产量。该技术投资相对较少,见效快,收益大,是广大库区和湖区群众发展渔业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途径。 一、建造拦鱼设备,防止鱼类逃跑 一般大水域,如湖泊或水库,是汇百川而成,支流多,出水口也多,所以建拦鱼设备是大水域养鱼的首要条件,但如果拦鱼设备不完善,或设备不符合水域生态环境、鱼类形态特点和鱼类生活习性的要求,那么拦鱼设备就不能发挥充分作用,甚至毫无拦鱼效果。拦鱼设备可在大  相似文献   

6.
<正>养鱼施肥是为了补充水中的营养盐类及有机物质,主要是促进以浮游生物为主的各种饵料生物的繁殖,满足鱼类的摄食需求,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同时,在我国养殖的鱼类中,植物食性的种类较多,因而施肥就显得格外重要。生产中常用的肥料可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二大类:  相似文献   

7.
<正>施肥养鱼是作为提高鱼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被广泛应用到渔业生产中,但是,由于各种肥料有其优点和缺点,同时施肥也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问,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施肥养鱼的最大效果,切记施肥的"十忌"。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施肥养鱼早已为广大渔民所应用,施肥养鱼可显著提高鱼产量。渔肥的发展历经了四个阶段:人畜粪等有机肥、化肥等无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水产专用生物渔肥。有机肥营养元素较丰富,肥效较  相似文献   

9.
<正> 七、施肥与投饵 池塘养鱼实行密放混养,各种鱼类的食性差异较大,对营养要求亦不相同,为了使它们能够较好的生长,必须采取施肥和投饵的方法,以满足各种鱼类的营养要求,适时适量的施肥投饵是池塘养鱼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施肥是增加鱼池水营养,提高鱼产量的重要措施。施肥必须得法,方可达到预期效果。一、合理施肥。养鱼池施肥比农业施肥要复杂得多,因为农业施肥直接对作物起作用,而施入养鱼池的肥料至少要通过几个中间环节才能作用到鱼类。因此,鱼池施肥的方法,应根据肥料的种类而有所不同。1、  相似文献   

11.
<正> 去年,我市实施了水库化肥养鱼高产技术的科技兴农项目,经过一年的实践,使我市的水库鱼产量大大提高,由过去的亩产10多公斤鱼达到亩产100—200公斤鱼的产量,项目取得圆满成功,现将主要的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水库的选择施肥养鱼是通过人为地补充水体中的N、P、K 含量或调整其比例来增加水体的肥源,繁殖浮游生物,提高滤食性鱼类的产量,要求水库的水质良好,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天  相似文献   

12.
夏季稻田养鱼因气温高,水位浅,加之田间施肥、除草、灭虫等操作频繁,对鱼类生长十分不利。这里介绍四种安全度夏方法:一、挖鱼沟、鱼函暂养这是双季稻田养鱼普遍采用的鱼类度夏法。养鱼的稻田一般都应开挖鱼沟或鱼函。收割早稻时,鱼类可以暂时  相似文献   

13.
<正>施肥培养浮游生物,为养殖鱼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促进鱼类生长,这是养鱼水体中物质能量的复杂转化过程,是提高鱼塘产量,增加养鱼效益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水产养殖实践中,施肥与放养、投饵、防病等环节一样不容忽视。只有坚  相似文献   

14.
水库配方施肥养鱼模式,是在放养足够数量的以花、白鲢为主的大规格鱼种的基础上,将配合渔用肥用水溶解后施入水库沿岸带的水中,使水体中饵料生物大量生长繁殖,从而为所养鱼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达到养鱼高产高效的目的。大面积实践证明,水库配方施肥,一般放养体长10cm以上的鱼种,当年养殖的个体可达0.5kg左右。比未施肥肉的水库,鱼产量提高5~20倍,效益提高10~15倍。  相似文献   

15.
<正>施肥培养浮游生物,为养殖鱼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促进鱼类生长,这是养鱼水体中物质能量的复杂转化过程,是提高鱼塘产量,增加养鱼效益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水产养殖实践中,施肥与放养、投饵、防病等环节一样不容忽视。只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鱼有很多好处,但已存在诸多矛盾,主要表现在稻田施肥、农药施用、浅灌、晒田等几方面的矛盾。解决好这些矛盾是稻田养鱼的关键措施所在。四川省西充县水产站雷朝元、梁骥、陈明、姚仕和等四位技术干部在县委于2003年起组织实施的“全县农村共产党员率先小康工程”中总结出要想稻鱼双丰收则稻田养鱼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养鱼稻田的施肥技术。养鱼稻田的合理施肥,不但可以满足水稻生长需要,而且能够促进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所以施肥对水稻和鱼都有好处。但养鱼稻田的施肥方法不当,将会对鱼类产生重大危害,因而掌握…  相似文献   

17.
<正> 施肥养鱼作为提高鱼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被广泛运用到渔业生产中,但是由于种种肥料有其优点缺点,同时施肥也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学问,为了充分有效地发挥施肥养鱼的最大效果,切记“十忌”。 1、忌雨天施 肥雨天施肥至少有四大弊端:a、天气阴暗光照减弱,水体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不强,对氮磷等元素的吸收能力较差;b、随水流进的有机质较多,不必急于施肥;c、水量较大,施肥的有效浓度较低,肥效也随之降低;d、溢洪时,肥料流失性大。 2、忌闷热天施肥 天气闷热时,气压较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养鱼的稻田里合理追施化肥,既可使水稻增产,又能培养水体中的饵料生物——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以供鱼类摄食,施用化肥的数量与种类要合理,应本着"量少次多"的原则。通常每亩施尿素4~5kg或硫酸铵5~7kg,施过磷酸钙3~5kg。因氨水对鱼类有杀伤力,一般不作稻田养鱼的追肥施用,追施化肥时排浅田水,使鱼集中到鱼沟和鱼溜中,然后  相似文献   

19.
<正> 大水域施肥养鱼的技术关键在于合理放养鱼类和合理使用肥料。 一、养殖鱼类的选择和放养密度的确定 大水域施肥养鱼,要以养殖鲢、鳙鱼为主,其产量一般可占鱼总产量的90%以上。但在不同的施肥条件下,这两种鱼的放养数量和比例应有所差别。一般地说,施肥量少,施肥后水域仍为瘦水型,透明度在80—100cm之间的水域,应主养鳙鱼(占60%以上),亩产可达20kg左右。施肥量大的肥水型水域,透明度低于35cm,应以放养鲢鱼为主(占70%以上),亩产可达70kg以  相似文献   

20.
磷是藻类必需的营养元素,养鱼水体中缺磷现象往往比缺氮更普遍,更严重,尤其是黄壤、红壤土质的水体。因此,这些水体施磷能迅速促进饵料生物的大量繁殖,提高鱼产量。但养鱼施磷必须做到九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看目的。施肥目的不同,选用磷肥品种不同。若施磷肥的目的是作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