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一、鱼种培育 1、鲫鱼作为主养品种模式:亩放优质夏花鱼苗3000—4500尾、花鲢夏花500尾、白鲢夏花1000尾、武昌鱼夏花200尾、南方大口鲶20尾。投喂全价颗粒料,亩产量可达到500kg以上,其中鲫鱼产量在300kg以上。 2、鲫鱼作为套养品种模式:鱼种池中亩放夏花鱼苗300尾左右,可亩增产20kg。  相似文献   

2.
<正> 一、放养鱼苗鱼种什么密度最合适 合理的放养密度是培育膘肥、健壮大鱼种的重要措施之一。 鱼苗下塘的数量:家鱼苗一般每亩19万尾左右,鲢、鳙鱼还可适当多一些,草鱼可适当少些,肥水塘可适当密些,新塘、瘦水塘应适当稀些。鱼苗饲养20天左右,便长到3.3cm左右,称夏花鱼种。这时就要进行第一次分塘,一般每亩放1—1.5万尾。经30天左右的培  相似文献   

3.
<正> 一、鱼种培育 1、主养草鱼种的放养模式:亩放优质草鱼夏花4000尾、花鲢夏花500尾、白鲢夏花1000尾、鲫鱼夏花200尾。投喂草鱼全价颗粒饲料,亩产量可达到500kg以上,其中草鱼产量在400kg以上。 2、套养品种模式:鱼种池中亩放夏花鱼苗100尾左右,可亩增产15kg以上。 二、成鱼养殖 1、主养草鱼的放养模式:亩放尾重150g左右的优质春片鱼种400—550尾、200g花鲢鱼种50尾、200g以上的白鲢鱼种200尾、80—100g鲫鱼鱼种100尾、30—50g鲤鱼种200尾、南方大口鲶夏花鱼苗30尾。投喂草鱼全价颗粒饲料,亩产量可达到600kg以上,其中草鱼产量在400kg以上。  相似文献   

4.
<正> 根据苗种的食性转变,培育苗种一般分为两个阶段。一、将鱼苗育成3.3cm 左右的夏花。(一)育苗池的条件 面积1—4亩,水深1—1.5m,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冬季干池、日晒夜冻,到鱼苗下池前10天,必须  相似文献   

5.
<正>3.施肥培育鱼种应注意哪些问题?鱼种的饲养较鱼苗简单些,通常鱼苗育成夏花后,各种鱼的食性已有了明显的分化,各自趋向于成鱼,这时培育一龄鱼种或二龄鱼种时,就应分开饲养,保证一定的放养密度和合理的搭配比例。①以草鱼为主的池塘:以投青饲料为主,精料为辅,既有利于草鱼的生长,提高成活率,又可培肥水质,为搭配的鱼种提供饵料来源。若混有鲢、鳙或鲮等,必须定期施肥,培养天然饵料,一般7~10天施追肥一次。②以鲢、鳙为主的池塘:池水要求肥  相似文献   

6.
《渔业致富指南》2006,(5):20-21
万安乡下镇村谢寿英,每年要培育草鱼夏花鱼种10万尾,供应周围农户和自己培育春片鱼种,利用村中二口废弃的老鱼池(面积0.6亩和0.4亩)培植莎瓢培育夏花鱼种,当水花下塘经豆浆投喂15d-20d左右。鱼苗体长达到2cm(6朝)时增加投喂莎瓢,逐渐转入全部投喂莎瓢,经20d-30d的培育,鱼苗体长可达6cm、出塘率达到80%以上,以莎瓢代替大豆投喂2cm-6cm的草鱼种,具有很好的养殖效果,既有利于草鱼苗的生长,提高成活率,加快出塘又节省大豆等精饲料,降低养殖成本。现将莎瓢培植和鱼苗投喂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鱼种的饲养,即夏花养成1龄鱼种。鱼苗养成夏花后,便进入鱼种生长的旺季,在饲养管理及技术措施上,应抓好下列几个环节:一、改善环境,清塘消毒经过2—3个月培育,池塘一般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底质有机质、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富集,各种病原菌增多,因此,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过的池塘进行培育。在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对原塘进行带水清塘,生石灰用量为每亩池塘水深1m用125—150kg;水源方便的用干法清塘,生石灰用量为每亩60—75kg,按常规方法将水质培肥,待药性消失后再将鱼种转入原池。二、严格筛选,分级…  相似文献   

8.
夏花培育是指把鱼苗养成2.6—3.3cm的鱼种,时间在5—6月。具体应做好以下五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鱼苗、鱼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是生命周期中死亡率较高的阶段。所以,放养前做好清整池塘、培育水质等改良环境条件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创造最适合苗种生活的场所,是提高成活率和生长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鱼苗池的要求 (一)池形整齐,面积适中,水深适度:鱼苗池的形状,最好是东西走向,长方形,面积1—3亩,池深1—1.5米为宜。这样的鱼池光照充足,易调节水质肥度,便于饲养管理和拉网操作。面积过大,水过深,则水质不易培肥,饲养管理不便,风浪对幼小鱼  相似文献   

10.
<正>涟水县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过程中,将鳜鱼作为主推品种,经过几年的养殖实践,已摸索出以下几种养殖模式,都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果。结合养殖过程中的一些注意要点,现报告如下。一、养殖模式简介1.鱼种池混养这是混养鳜鱼比较好的一种模式,它不仅培育了大规模鱼种,更重要的是还获得一定产量的商品鳜,使鱼种池养殖效益能进一步提高。(1)鳜鱼夏花鱼种的混养以草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苗(体长2cm左右)放160万尾/亩左右,每亩混养夏花  相似文献   

11.
<正> 越冬鱼种一般于春节前后投放成鱼池或销售出去,空出的鱼种池一直到5月底6月初才再放鱼苗、夏花鱼种,养至来年春节前后。如此循环往复,每年鱼种池3—5月间处于休闲状态。如何合理利用鱼种池的休闲期,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提出以下三种方式,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鱼种池休闲期放养春片鱼种 越冬鱼种投放成鱼池或销售时,每亩鱼  相似文献   

12.
<正>一、鱼苗鱼种池选择1、面积:鱼苗池1-2亩,鱼种池3-5亩。2、选址与水源:交通便利近水源,注排容易,水质清新,不受工农业废水污染。3、土质与水深:壤土为好,保水性强,鱼  相似文献   

13.
<正>4~5月是鱼苗培育成夏花鱼种的季节,为提高其成活率,应把握好以下技术环节。备池清池。鱼苗池要大小适宜,面积过大容易形成风浪,鱼苗随风浪与池壁碰撞,会降低成活率;过小水温变化快,难以控制鱼苗生活环境。一般池塘面积以1~3亩为宜,水深1~1.5m,要求池堤坚实,不漏水,池底平坦,淤泥厚  相似文献   

14.
<正>一、鱼苗培育1、鱼苗培育的池塘准备:1.1鱼苗塘以面积2-5亩,水深1米以上为好。要求池底平坦,淤泥20厘米左右,进排水方便。1.2清塘消毒:考虑到鱼种对敌害生物(包括野杂鱼、螺蚌、细菌、寄生虫等)的敏感  相似文献   

15.
<正> 苗种培育是指将鱼苗培育到3厘米夏花鱼种。目前有以下两种培育方法:1、原繁殖池培育 原池培育又分两种做法:一是在亲鱼产卵孵出鱼苗后,让亲鱼继续留在繁殖池中繁殖鱼苗。亲鱼和鱼苗同池喂养,待鱼苗养到3厘米左右时,捕出移到成鱼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正是鱼苗培育成夏花鱼种的关键时期,要培育成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的夏花鱼种,提高鱼苗培育成活率,广大养殖户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做好放苗前的准备工作。在鱼苗下塘前10天左右将塘水排(抽)干,清除过多淤泥、杂草,用生石灰每亩150kg带水消毒,去除野杂鱼以及敌害物质。清塘后一周左右注水5060cm,向池中施放发酵的粪肥150kg,以繁殖适量的天然饵料,供鱼苗下池后即可吃到足够的适  相似文献   

17.
鱼苗培育     
<正>为了提高夏花鱼种的成活率,根据不同鱼苗的生物学特点,必须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创造无敌害生物及水质良好的生活环境;二是保持数量多,质量好的适口饵料。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体质健壮,适合于高温运输的夏花鱼种。因此要搞好鱼苗的培育,就要注意以下各项工作:一、鱼池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 夏花培育是指把鱼苗养成2.6~3.3厘米的鱼种,时间在5~6月。 一、彻底清塘。在鱼苗下塘前10天,先将池水排至6.7~10厘米深,然后选择晴好天气用生石灰75公斤/亩清塘。 二、培育肥水。清塘后,在鱼苗下塘前一周注水,然后每亩施入畜粪300~400公斤,以培育肥水,使鱼苗下塘后有丰  相似文献   

19.
<正> 自鱼苗下塘至培育到体长3厘米左右的鱼种,此阶段称为夏花鱼种培育阶段。由于刚下塘的鱼苗身体幼小、嫩弱,摄食能力差,抵御敌害的能力低,因此,为了提高夏花鱼种的成活率,加强对其生态环境的管理,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极为重要,主要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福建武平县万安乡下镇村方清利用烧砖取土废弃的闲置地整理建成鱼池一口培育鱼种,去年利用早春鱼种出塘后到夏花鱼苗下塘前的空闲时间培植小青萍(小浮萍),5月投放6厘米的草鱼苗搭配少量的鲢鳙鱼苗培育鱼种,经一个月的饲养鱼苗体长增加一倍,然后改用水陆生青饲料搭配少量精饲料继续培育,今年1月出塘17~22厘米的草鱼种1.3万尾、花白鲢0.18万尾,产值1.3万元,纯利1.1万元以上。在鱼种培育前期使用小青萍饲养,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