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每个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在此,我们引进“比较优势系数”来衡量安庆市不同产业、不同行业在全省的比较优势.从而对安庆市的比较优势产业、比较优势行业有所认识。不同产业比较优势系数为本地区i产业增加值占全省i产业增加值比重与本地区GDP总额占全省GDP比重之比,如果比较优势系数大于1,则本地区i产业具有“比较优势”,若小于1,则视为“比较劣势”。  相似文献   

2.
基于区位与集群的角度对上海银行业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区位选择和区位商的总结基础上,对上海银行业产业集群进行了区位分析和区位商计算,研究了上海银行业的区位情况。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工业相对比重、区域创新活动模型、区位商和城市流强度等测算方法,在构建产业强市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对长三角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产业优势、产业创新、产业联系和产业环境进行绩效测度和空间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越接近,产业结构效益越好;产业创新值越高,创新优势越明显;区位商和城市流强度越大,产业联系与优势、产业辐射与带动越明显。因此,推进产业强市,必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聚焦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推进产业聚变、技术质变、应用裂变,提升城市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4.
提升上海船舶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船舶出口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蓓 《上海经济研究》2007,47(12):95-99
船舶产业是上海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本文从国内与国际比较角度分析了上海船舶产业面临的形势,从构成“钻石体系”理论所涉及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等4个要素分析了上海船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上海船舶产业发展和扩大出口的发展战略和基本思路,并提出了提升上海船舶产业竞争力和扩大船舶出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植物品种权保护对玉米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文章选取玉米产业资源禀赋系数和区位商作为玉米产业比较优势的评价指标,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eviews3.1软件对品种权保护对区域玉米产业比较优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加强玉米品种权保护力度有利于提高区域玉米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玉米产业规模效益,即品种权保护对玉米产业比较优势的提高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2017年、美国1997年、2007年、2017年投入产出表,通过投入产出法对比分析“新基建”产业不同部门的经济效应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新基建”制造产业前向关联集中在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美国“新基建”制造产业长期支持着制造业的发展,更倾向于终端消费性产业,并向最终初级品型产业转变。中国“新基建”制造产业产品中间属性极强,属于“双高”的中间制品型产业,可作为主导产业,但其产品主要分配给自身;中美“新基建”服务产业关联均集中在第三产业,而美国“新基建”服务产业与信息知识密集型产业关联较强,属于中间初级品型产业,中国“新基建”服务产业对传统制造业依赖更大,属于最终初级品型产业。根据研究结论,从产业、政策引导、内部融合、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区位商、产业梯度系数等方法,从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两方面着手,对苏北,苏中与苏南分行业的产业梯度、产业优势分布、产业转移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调整措施,以探讨区际产业转移对区域可持续协调发展的作用和模式。  相似文献   

8.
是一次性彻底退出,还是按原则要求逐年逐步关闭?对于2006年北京市提出逐步退出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型产业影响到的17个乡镇而言,这是必须回答的一道单选题。尽管可选择任一选项,但区别在于选择前者要求乡镇政府必须具备足够的自信,敢于承担“自断后路”可能出现的一切不良后果。而相比前者,后者则属于典型的“保守治疗”,好处是财政收入不会因资源产业的“快速死亡”而大幅萎缩,弊端则在于一定时期内仍无法摆脱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致使替代产业的培育发展过程可能会变得更加漫长。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平邑县从调整农业结构入手,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通过突出发展园区型、生态型和出口创汇型“三型农业”的举措,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和农民增收优势。据有关部门统计,2009年1~9月,平邑县“三型农业”中特色产业收入的比重占到农民收入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区位商作为指标,以宁波市为背景,计算2008年-2013年6年间镇海区服务业两位数行业的区位商,得到镇海区具有比较优势的7个行业,并指出镇海区现代服务业在"十三五"期间应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1.
湖北作为老工业基地、中部大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已经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不过,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精神,湖北凭借着发达的交通网络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其作为全国重要经济区域的作用又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但是,湖北毕竟没有像北京、上海、广州那样的“经济龙头”地位和经济实力。面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的强劲发展势头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战略,为避免被“边缘化”,湖北必须积极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这其中,利用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作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便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区位商为主要方法分析了苏州医疗器械产业集群水平,产业集群态势已初步显现。但是,以低附加值为主的生产制造集聚将会影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文章提出发挥产业规模优势和外资集聚效应,并结合电子信息、精密制造、新材料等产业比较优势,优化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目标的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外资嫁接与配套、差异化发展、自主创新等方式促进医疗器械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焱 《首都经济》2012,(9):81-82
前不久,五位院士受聘成为北京亦庄生物医药产业顾问,这些顶尖“外脑”仅仅是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豪华人才阵容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南部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今年上半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成为四大产业中发展势头最好的产业,首次成为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增长主力军  相似文献   

14.
生物科技产业是下个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明星产业。但目前台湾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则相对滞后。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为了再造技术产业的新优势,台湾把生物技术产业作为未来加速发展的重点产业,下大力气加以推动。1.列入重点发展产业,明确发展方向这些年来,一是台湾科技产业发展快速,但总体上过度依赖资讯、通讯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必须尽快构筑较具优势的新的技术产业。二是国际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潜力巨大。为此,在今年5月出台的新版“十大新兴工业发展策略与措施草案”中,根据新兴产业市场潜力大、产…  相似文献   

15.
《调查研究报告》2002,(83):1-27
通过对主要制造业部门的全球化程度、市场化程度、对外开放度、产业成熟度、国内需求增长潜力和动态比较优势等6项指标的考察,本报告将试图建立一个加入WTO背景下中国产业发展前景的评估方法,以此全面评价加入WTO对各制造业部门的近期和中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区域内的产业集聚会为相关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比较优势。基于已有的产业集群研究和可获得的数据,以皖北产业集群为例,通过各产业区位商和区域的集群经济效应指数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了皖北产业集群在专业化程度和经济效益成长潜力。发现皖北在牧业和渔业、采矿和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具有比较优势,皖北6市中亳州市、宿州市和阜阳市的集群经济效应较为显著,提出将强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开放导报》2007,(6):128-129
近年来,福田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直把促进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放在全区工作的重要地位,审时度势,迎接挑战,提出“环境立区”战略和“1+3”经济发展架构,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得天独厚的大环境优势,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政策环境,促进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福田区委书记许德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环境就是资源,就是生产力和竞争力,管理部门要不断营造环境、优化环境。  相似文献   

18.
林玉胜  刘娟 《特区经济》2007,216(1):230-231
本文使用了区位商这一指标对闽东南地区的工业产业部门进行衡量和比较,得出区域内优势产业的部门单一,对抵御经济风险不利;各地区的优势产业雷同,容易产生共同争夺有限资源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的源泉。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提升机制已成为学术界、企业界和各级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以波特为代表的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来源作了深入研究,建立了“钻石模型”、“双重钻石模型”、“九要素模型”等分析模型来解释产业竞争力的来源。创新对于产业竞争优势提升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Jianmin Tang通过量化竞争力与创新指标考察了科技创新与竞争优势的关系,并论证了竞争优势是与创新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综述了广西矿业经济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运用区位商法,构建了优势评价指标,并对广西铝、锑、锡、钢铁、锰等5个产业进行了动态实证分析,最后结合分析结论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