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叶建华 《宁波通讯》2013,(15):38-39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扶持和培育家庭农场的新要求。宁波市在发展家庭农场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成为全国五大范本之一。  相似文献   

2.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什么是家庭农场呢?按农业部的解释,是指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  相似文献   

3.
<正>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意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中国,它的含义是指类似于种养大户的升级版。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文件中说,"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4.
该文从功能收入分配的视角考察了1870年以来美国收入分配的变化。实证研究表明,美国劳动份额从1870年的50%上升到2009年的71.6%;同期,资产和业主份额由50%下降到28.4%。美国劳动份额一直上升的实践,并不符合劳动报酬变化U形规律(即劳动份额先下降后上升)的假说。这一结论的含义是,以经济发展阶段来推理收入分配差距某种必然性的假说是不可靠的,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从经济增长或发展以外的其他因素中去寻求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该《规划》是指导2020-2022三年各地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培育发展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中专门谈到了加快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之一的家庭农场。说到家庭农场,大部分国家都是针对农场经营主体是农民家庭而言的,即家庭经营的农场,不论它是大农场还是小农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基本特征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元,从事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6.
在叙述和分析家庭经营发展历史阶段的基础上,探究了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概念提出的背景和原因,接着对家庭农场规模、劳动力、收入、资金来源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找出家庭农场区别其他经营主体的几大特点.在家庭农场概念、特点的基础上,对目前家庭农场发展遇见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特点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现状及特征。 1. 消费质量提高,恩格尔系数进一步下降 衡量居民消费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百分比。它基本反映了经济发展及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说明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一般而言,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将逐步减小。通过统计资料分析和计算,河北省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8年的41.4%下降到2002年的35.4%;人均粮食消费粮油由92.34公斤下降到72.29公斤;肉禽类、蛋类、水产品的消费近几  相似文献   

8.
东太农场创建于1951年.1995年该场干胶产量高达5116吨,是海南垦区干胶产量较大的农场.橡胶单株产量从50年代的1.5公斤提高到1995年的3.8公斤,亩产由过去的30公斤提高到现在的103公厅.1995年农场职工自营经济收入610万元,职工自营经济种植面积达18000苗(包括职工家庭农场种胶面积).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米和小麦生产国和出口国。在过去30多年里,美国的农业生产逐渐由内向型转向外向型。现在以家庭农场为特点的美国农业在变革中稳步发展,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需要。  相似文献   

10.
南田农场是今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的“海峡两岸(海南)农业合作试验区示范基地”中唯一一家省内企业。该场引种台湾优质芒果获得成功。到2000年,农场芒果的年产值达2300多万元,职工年平均收入由1992年的1000多元增加到6000元,贫困户也由1995年的351户减少到31户。目前,全场职工家庭共兴建900多幢“芒果楼”。今年2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南田时,对农场发展热带优质芒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南田农场成功引种台湾优质芒果@何哲良  相似文献   

11.
美国家庭资产结构和变化趋势(1980-2003)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元欣 《上海经济研究》2005,13(11):134-138
本文分析了美国自1980至2003年的家庭资产结构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近二十多年来,美国家庭资产结构呈现“双低”特征,即低风险和低储备。美国家庭资产中金融资产占比重约2/3,家庭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15%,人们可以用约一年的可支配收入偿还所有家庭债务,家庭净资产总额为年可支配收入的5倍左右。另外,自1980年以来,美国家庭金融资产中寿险/养老金和基金的比重呈明显上升,存款比重呈明显下降。美国家庭资产的特定结构,成为美国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稳定器”。  相似文献   

12.
一、农场制奠定了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组织基础 (一)个人或家庭农场 个人或家庭农场(individual or family farms),是指那些劳动与管理主要依靠农场主及其家庭成员的农场,它们很少雇工,只在农忙时雇少量的临时工.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家庭农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第一次将家庭农场作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后,家庭农场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阐明家庭农场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本研究对国内外家庭农场的研究进行系统总结,并将其梳理为3个方面:家庭农场影响因素、绩效评价、发展对策,以期为家庭农场未来的发展与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家庭农场是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结合我国人多地少、土地制度集体所有的国情,家庭农场势必将成为农业经营的微观主体。文章以江苏省沭阳县花木产业的较为成熟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为例,对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在其地区内水稻种植业的应用进行探究,改进了原有传统小农经济的经营模式,提出"政府+协会"下的传统农业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依据,也为其他地区家庭农场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引起各方热切关注。作为全国五大发展范本之一的宁波家庭农场,是以农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以市场为导向,专业从事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的生产(初级加工)和销售,并且经过工商部门注册登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年来,我市家庭农场培育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到2013年6月底,全市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2754家,基本涵盖粮食、蔬菜、瓜果、畜禽等主导产业,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红剑家庭农场位于江苏省句容市白兔镇冷甲村,农场主韩正喜,男,58岁,初中文化,8年前从句容远东水泥厂辞职回乡。家庭务农劳动力为夫妻2人。农场于2013年注册成立,经营的土地包括自家承包地和从本自然村流转来的300亩土地,每年有五六万元收入。2017年白兔镇建设镇江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韩正喜家及本自然村的土地全部被流转。现在,红剑家庭农场在其他村租赁土地223亩,以水稻种植为主,兼营养殖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地规模经营中家庭农场优势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家庭农场经营比雇工农场经营更有效率、农业生产规模与农业产出效率关系、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规模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易于制定以及执行较为严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等几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文章认为,要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必须转变经营意识,配套实行土地流转、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价格保护和农村社会保障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公平是政策和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家庭农场的政策和制度设计必须兼顾与普通农户之间、与城镇居民之间的公平。因此,在粮食生产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有必要对家庭农场适度规模发展的公平问题进行研究。文章分别从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之间的生产收入公平、补贴收入公平以及家庭农场与城镇居民家庭之间的收入公平等三个角度阐释基于公平视阈发展家庭农场的涵义,厘清其具有阶段性、长期性的特点,进而得出其必要性所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发展道路等问题,笔者在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部分家庭农场进行了调查,基于中国国情并参考国外优秀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提出适应当下发展现状的经营模式,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注入现代管理思想,优化生产运作模式,分担农业生产风险,提高经营利得。  相似文献   

20.
<正>家庭农场是传统农户中脱颖而出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主体,是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有效载体,在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中表现最为活跃,最具生命力。当前,立足于我市家庭农场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建议一:加强顶层设计以政府有形的手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制定有关家庭农场发展的市一级指导性意见,提出下一轮全市家庭农场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原则及目标。目前,不少县(市)区正在对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进行积极探索,涌现出了不少具有家庭农场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指导性意见的出台将促进我市家庭农场整体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