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对外贸易以年均约16%的速度逐年提高,那么,人们不禁要问:高速增长的对外贸易,究竟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有没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呢?如果有那么多对外贸易的增长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的作用和途径、贡献份额又如何呢?本文从对外贸易与GDP增长率的相关性入手,通过对我国1980-1998年的有关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揭示了我国进口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同时从出口商品结构的角度说明了为什么出口与我国经济增长存在弱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60年风雨历程中,黑龙江省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建设成果丰硕。农业、工业、对外贸易和科技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2008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10亿元,比1952年增长55.7倍,年均增长7.5%;人均GDP达到21727元,比1952年增长22.6倍,年均增长5.8%;地方财政收入767.1亿元,比1952年增长162.2倍,年均增长9.5%。非公经济发展迅猛,实现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4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总量由1985年的8964.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209407亿元(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年均增长率为9.7%。与此同时,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飞速发展,进出口总额从1985年的2043.87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41527亿元,年均增长率16.7%,比同期国内GDP的年均增长率9.7%高7个百分点。另外,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外贸总额占GDP的比重)从1985年的22.61%上升到2006年的67.58%。我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也由1985年的第32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3位。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经济视角》2011,(2):F0002-F0002,F0004
“十一五”以来,浑江区加快经济转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135亿元,年均增长17.9%;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5.8亿元,年均增长30.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130元,年均增长17.1%;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05.7亿元,年均递增60%,香港世纪阳光、北京恒坤、上海大山合、山东华亿、东北亚铁路集团等一批实力企业落户浑江区,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历经爆炸式增长,年均增速在9%上下,同一时期拉美年均增速只有2.5%,1983年最低,只有2.1%。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自由化、工业化和赶超型增长战略,而拉美国家最受益于工业化的时代则是上世纪60到70年代。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国通过自身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国际贸易理论使经济飞速发展,1978年-2005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以年均17.6%的高速增长,22年共增长63.5倍。同时,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也飞速提高,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由1979年的11.26%到2004年的70.02%。这其中比较优势理论以及其衍生的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十一五”广东外经贸的转型升级,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广东外贸进出口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进出口规模继续扩大。据统计广东2010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7846.63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83.3%,年均增长12.9%。其中:出口4531.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3%,比2005年增长90.3%,年均增长13.7%。  相似文献   

8.
科技潮流     
《环境经济》2009,(9):71-71
我国以年均5.5%的能耗增加支持年均9.8%的经济增长 近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孙勤在首届亚洲能源论坛上表示,30年来我国以年均5.5%的能耗增加支持了年均9.8%的经济增长。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已达8亿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连续3年实现翻倍,2008年装机总量达到121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200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总装机315万千瓦,年产沼气140万亿立方米、生物液体燃料165万吨。  相似文献   

9.
宋文群 《江南论坛》2011,(11):14-16
1978年至2010年,中国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高速增长。但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经济低迷,债务风险阴霾重重,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乘势抬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笔者认为,尽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0.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全球资本市场的成长和统合、信息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飞速进步,全球市场越来越成为统一的整体。为了与全球化市场接轨,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我国对外贸易20多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至2005年的14221.2亿美元,同时比04年增长了23.2%.自2002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连续四年保持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稳居第三。  相似文献   

11.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1.从纵向看,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取得较大进步。“九五”以来,河北省县域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2004年,河北省136个县实现生产总值5827.2亿元,占全省总产值的65.9%,是1995年2.80倍,年均增长1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364.26元,比1995年提高了1.55倍,年均增长11.33%;完成财政收入330.8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42.4%,比1995年提高了3.2倍;二、三产业产值占县域经济比重由1995年的65.89%上升为78.3%。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在开展对外贸易中,我国主要采取比较优势的贸易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外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尤其是2002年我国正式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年均增长20%以上,超过GDP年均增速。  相似文献   

13.
汪忠明 《经济前沿》2003,(12):16-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对外贸易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外贸易量年均增长高达30%,以上,中国入世前后的2000~2002年,民营企业进出口分别占当年全国进出口的4.0%、5.4%、  相似文献   

14.
一、目前外贸出口形势与扩大出口的政策选择自1997年下半年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形势出现了一些明显而严峻的变化,其严峻之处主要表现在1998年进出口贸易相对停滞,出口贸易增长速度大幅回落,导致1998年全年我国进出口总额比上年下降0.4%,出口仅比上年增长0.5%,大大低于同期GDP的增长;全年进口下降1.5%,均与原定的目标有很大的差距。1999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形势依然严峻。对外贸易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如果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增长不理想将对我国GDP增长带来不利…  相似文献   

15.
朱虹波 《新经济》1995,(1):26-30
1994年以来,在美国经济强劲复苏、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日欧经济出现好转的推动下,香港对外贸易(指金额,下同)继续保持增长势头,首10个月增长13.7%,略超1993年同期增幅,从发展趋势看,全年外贸增长估计高于1993年的12.7%,可达至U15%。  相似文献   

16.
经济改革以来消费收人基本状况及分配中的主要问题经济改革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1987年与1978年相比,全国工资总额年均增长14.2%,货币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0.1%,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4.8%。分阶段看,收入增长率波动性比较大。职工工资收入增长发生了四次波动,即1978——1980年为中速增长期,工资总额年均增长14.5%,货币平均工资年均增长9.8%;1981——1983年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地处宁夏西海固地区的西吉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了一批皮革、淀粉加工等企业,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从新税制实施的1994年算起,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25.55%的速度递增。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94%。同期税收收入以平均每年17.96%的速度直线上升。到1999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5亿元,实现工商税收收入1007.6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对此,笔者以西吉县为例作一以下分析和思考。一、西吉县税收与经济的关系为了便于…  相似文献   

18.
《时代经贸》2006,(1):11-11
1月14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公布未来5年中国经济研究预测:在“十一五”期间,世界经济贸易局势基本保持不变.在中国国民经济保持8%的增长率下,到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有望达到2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5%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一、“十一五”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一)“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2005年和2006年世界经济预计分别增长4.3%和4.4%,而2007—2010年预计年均增长4.3%。其中,发达国家在2005年和2006年预计分别增长2.6%和3.0%,2007—2010年预计年均增长2.9%;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河北省鹿泉市认真贯彻“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提出并一以贯之地坚持“抓投入、打基础、增后劲”的经济发展思路,坚持不懈地抓投入、上项目,以高投入、超常规的项目建设带动和活跃经济全局,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使全市经济始终保持了强劲发展态势。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68.5亿元,与1995年相比增长1.07倍,年均递增15.7%;财政收入完成2.89亿元,增长1.1倍,年均递增16.1%;金融业各项存款余额39.2亿元,增长1.01倍,年均递增15%(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32.6亿元,增长0.99倍,年均递增14.7%),贷款余额21.4亿元,增长0.83倍,年均递增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52元,增长0.49倍,年均递增8.3%。“九五”期间,全社会固定投资累计完成94.5亿元,比“八五”增长2.5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全省十强县(市)”前列,是河北省首批实现小康的县(市)之一,被河北省确定为综合改革实验市,被中国农科院确定为农业科技综合推广示范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