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正中国最大零售商业集团的转型——"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相结合的"苏宁云商模式"没有先例。为什么苏宁要推出"云商"模式?苏宁的云商模式,简单表述即是"电商+店商+零售服务商",张近东自己曾将之描述为"一体两翼",所谓"一体",就是以互联网销售为主体,"两翼"是打造O2O的全渠道经营模式和线上线下的开放平台,希望其线上线下的资源融为一体,打造一个全终端的零售平台。2012年8月,刘强东发起的电商大战,一度将苏宁的股价打入谷底,大势下资本的"人心向背"一望可知。消费习惯和产业生态已深刻变化,尤  相似文献   

2.
亲爱的消费者:在新十年发展中,苏宁实体店与苏宁易购,以科技转型、智慧服务为战略,创新"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2○云商新模式,开创互联网经营、物联网服务和大数据管理的新时代。服务创品牌、规模创效益,产品、价格、服务一步到位  相似文献   

3.
苏宁正式进入"云商"时代,表面上是变革,更多的其实是回归。能否成功打造"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云商模式,已成苏宁的生死大考。6月8日,苏宁线下门店和线上易购正式实现同款同价。各门店内到处可见"双线同价、全网比价"的标牌,PC、PAD等设备开启供顾客实时比价。同价,标志着苏宁"云商模式"进入实质性的"落地"阶段,苏宁将线上线下融合为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互联网实体店的打造,还是"双线同价"策略的推出,都被认为是苏宁布局"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新模式的重要两步棋。苏宁近来颇有点摩拳擦掌的气势。继5月入驻拉萨,收官全国连锁布局,推广互联网化实体店后,6月8日,苏宁又宣布推出线上线下同价策略。"我们必须要有顽强的斗志,双线同价的实施,意味着苏宁同时开辟两个  相似文献   

5.
<正>苏宁转型互联网零售从苏宁电器到苏宁云商,2013年,苏宁开启从传统家电零售转型互联网零售的逆袭模式,双线同价、开放云台、开设云店……苏宁互联网转型初具雏形,带动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更树立了行业内发展的标杆。五星母公司股价暴涨2013年五星电器的母公司百思买上演了"王者归来",股价暴三  相似文献   

6.
黄雨歆 《商》2013,(9):56-56
2013年2月,“苏宁电器”正式更名为“苏宁云商”,打造“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云商模式。本文将从网络零售行业态势背景,结合苏宁传统零售背景入手,提出苏宁O2O差异化战略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对苏宁今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帆 《商》2013,(10):40-40
随着近年来家电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电商家电销售也正如火如荼的进行。苏宁电器的发展面临重大的挑战。本文以“苏宁电器”转型成为“苏宁云商”为背景,分析了本次战略转型对其企业内外部环境和相关利益者的影响,并且对其如何应对转型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飘在云端的美丽 蛇年伊始,苏宁通过邮件形式发布张近东关于未来战略的设想,他说,"历经三年网商运营,苏宁总结出两点结论:第一,电子商务的主力军应该是店商,而不应该是电商,零售盈利的精髓都取决于本地化的经营和服务;第二,电子商务的发展要由零售企业自己主导,而不是由电商服务商主宰." 政经观察员范利祥先生这样认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将很骨感.所谓"云商",看上去很美,但苏宁毕竟是发展零售终端连锁的实体型企业,并行的电商平台苏宁易购上线至今,做得并不如预期,并且已经有上下冲撞的迹象.  相似文献   

9.
苏宁创立于1990年,已成为中国零售行业领导性的民营企业,在中日两国均拥有上市公司,目前已拥有苏宁云商、苏宁置业、苏宁金融、苏宁文创、苏宁投资、苏宁体育六大产业集团。近年来,苏宁集团谋求从传统家电零售企业向现代互联网集团转变,先后进行了建设电子商务平台苏宁易购,与阿里巴巴集团战略合作等多次重大战略举措,但相比于其他电商和互联网巨头,半路出家的苏宁,其转型显得颇为艰难,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开始与互联网紧密融合,即"互联网+"、物联网,其中零售业的变革见证了店商(传统零售业)到电商(电子商务),再到电店商(新零售)的发展。零售业只有融合线下门店,运用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才能立足不败之地。可见新零售是零售企业转型的方向,任何单一的传统零售与电子商务在未来都将独木难支,线上线下全面融合发展才能站住脚跟。通过分析零售业的变革以及带来的新零售业态,从新零售客户群体、核心技术、物流供应链体系、新金融支付平台等方面来阐述了新零售的面貌,并以苏宁集团旗下——苏宁小店为案例探讨新零售的实践。  相似文献   

11.
近日,马云与王健林有关电商与零售商谁将胜出的"一个亿"赌局赚足了眼球.其实,不止零售商,不少品牌生产企业,也在规划向电商转型,其中,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近期的举动尤其引人关注. 日前,黄鸣在京召开"皇明自媒企发布会与转型电商媒体交流会",宣布自建媒体平台"自媒企",并提出从"店商"到"电商"的企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2.
传统零售企业转型中出现了利润大幅下滑等财务困境,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和股价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原有的传统零售业绩效评价体系不再适用。本文选取由传统线下零售模式转变为"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云商模式的转型代表企业苏宁云商为例,选定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股东权益报酬率等反映企业偿债、营运、盈利和发展能力的共计12个财务绩效指标以及战略决策、社会贡献等8个管理绩效指标,基于修正的沃尔评分法构建新零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模型,以期为其他转型的传统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发展的一个热点问题,2015年5月29日正式开业运营的苏宁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开启了全新的"金融O2O模式",加快了企业体制改革。苏宁"金融O2O模式"的实施,对国内不少企业战略转型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但作为业内第一家O2O企业,缺乏时间沉淀和经验累积,还存在缺乏互联网金融人才,全金融战略布局存在风险,缺乏培训和宣传导致员工认识不一这三个主要问题。本文以苏宁金融为例,借助了两种分析工具:PEST(宏观环境分析模型)分析和SWOT(态势分析法)分析,分析了苏宁金融的内外部环境。分析了苏宁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和"金融O2O模式"的运作方式。提出了引进培养大量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推进全金融战略上要有舍弃,塑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三个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现代商业》2006,(13):56-57
十一黄金周,家电业纷纷亮出超低价的招牌,而苏宁在硝烟四起之时大打低价格高价值的双赢战略.十一过后一月有余,冷静下来,记者带着消费者的疑问:苏宁在最高降价高达30%的情况下能赢在哪里?消费者真的实惠了吗? 国庆期间,家电业狂飚价格大战,苏宁打出逆向战略,高举"价值牌",低价格高价值的五星服务体系,成就了苏宁电器以销售同比增长同行领先,消费者满意度领先等美誉成为黄金周最大赢家.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网际商务》2014,(9):11-11
苏宁这几年坚持"O2O"发展,坚持转型,而苏宁转型不仅代表零售行业,更代表中国各个行业转型。我一直强调互联网就是工具与平台,它就像空气和水一样,苏宁要拥抱互联网并且融入互联网,但我们不能忘记自己的核心实力。 苏宁云商董事长 张近东  相似文献   

16.
苏宁电器作为中国零售业巨头,自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着较快的业绩增长。电子商务的巨大冲击促使苏宁电器谋求转型,然而苏宁电器转型云商模式以来却出现了大幅的业绩下滑甚至巨额亏损。文章根据苏宁电器的财报数据,并结合希金斯的可持续增长模型对苏宁云商上市十年首现巨亏的原因做简要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电商的春天     
2012年也许是资本推动型电子商务的冬天,但必将是价值推动型电子商务的春天。进入六月,电商圈已经迎来史上最惨烈的价格战。6月1日,苏宁易购发起史无前列的差额补返"全网比价月",北京的地铁站可见苏宁易购"ipad2 1999"元的广告;紧随其后,京东商城启动"京东诺曼底、史上最强店  相似文献   

18.
《商》2015,(39)
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对我国传统商业模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当然在此同时电商平台也遇到了发展瓶颈,因此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孕育而生,即"线上+线下"双重商业模式。苏宁云商在2011年正式推出"苏宁易购"线上平台,实行"线上+线下"的双重商业模式。但线上业务前期巨大投资以及缺少运营电子商务的经验,使得苏宁云商在2011年采用双重商业模式后的业绩出现显著性下滑,对苏宁云商的双重商业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015年阿里巴巴和苏宁云商的股权投资合作给双方带来了新的展望。本文以阿里巴巴和苏宁云商的股权投资合作为案例研究双重商业模式,分析双重商业模式带来的优势和冲突,以及双重商业模式给企业带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商》2015,(18)
苏宁转型O2O模式给实务界和学术界带来了不小影响,从转型伊始至今,"苏宁人"经历着多番滋味,文本研究了苏宁转型中的经验与教训并提出了苏宁未来发展建议,旨在促进苏宁乃至其它传统企业顺利转型O2O模式。  相似文献   

20.
经过十来年的飞速增长,信托行业发展面临拐点,进入"新常态",转型发展成为各大信托公司的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互联网+信托"为信托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注入了新动力、带来了新方向。信托公司在互联网业务领域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包括网上信托、网上理财、消费信托、供应链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