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斯认为从本质上讲,企业与市场一样,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企业之所以取代市场成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科斯认为:市场机制是靠价格来运行的,它具有较高的成本,而企业可以节省这些成本。由此可以看出交易成本决定了组织形式的选择:市场还是企业。  相似文献   

2.
袁国良 《经济纵横》1993,(12):43-46
<正> 一交易成本是科斯本人及其追随者用以解释企业存在(规模)的唯一原因。在1937年发表的著名论文《企业的性质》中,科斯说道:“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企业的引入基本上是由于市场运行成本的存在。”如果说这时科斯在用交易成本解释企业性质时还用了“主要原因”、“基本上”等词从而有所保留的话,那么自1960年以后,便是明确主张了。“企业就是作为通过市场交易组织生产的替代物而出现的。”“所需要的全部内容就是必须认识到市场交易中存在的费用。”就国内一些引进并试图运用交易成本分析改革实践的人来说,有的无保留地接受了科斯的观点,有的则指出“企业规模不仅取决于交易成本的大小,也取决于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小和市场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基于社会经济网络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旺军 《经济地理》2008,28(4):548-551,556
社会经济网络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俱乐部,将区域空间内企业的知识传递、创新活动、企业采购和销售等外部问题内部化,其存在减少了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是一种介于市场和组织之外的第三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一种科斯制度的形式.这一理论对我国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石贵发 《现代财经》2002,22(1):20-23
自从科斯在《企业的本质》提出交易成本以来,传统的经济学一直用这一理论解释企业代替市场的原因,本文试图把科斯近理论用来解释帕累托效率和经济制度变迁的理论,说明在交易成本存在的情况下,现的经济只能达到帕累托“次”优,而非理想中的帕累托最优;同时,交易成本的存在也会延缓制度的变迁,从而不能实现理想的制度演化。  相似文献   

5.
科斯开了现代企业理论分析的先河,但其分析是以假设市场存在为前提,一些经济学家指出这种市场先验论导致了对企业性质认识的不足。从自给自足经济出发分析企业的产生是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工具的进步。因此,应提出闲置成本这个核心概念,从新的视角认识企业,形成了对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科斯认为企业节约市场交易成本的一个很重要部分源于劳动关系。企业权威(拥有着剩余控制权)既不能推论出"资本雇佣劳动"的非合作性形式,也不能占有所有的企业剩余。特别是进行了一部分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的雇员也应该得到一部分企业剩余。劳动关系是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优势之一就是劳资双方之间因某种共同目标进行长期合作而产生的一种依存关系,从而降低市场交易所引发的成本。只有在平等、和谐、合作的前提下,这种依存关系所导致的成本才可能低于市场交易成本,企业才能更加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一、对企业性质的传统解释 现代经济学对企业性质的主流解释是由科斯(Coase)开创的合约理论。科斯是第一个运用交易成本的方法研究企业的合约性质的学者。继科斯之后,又有阿尔钦和德姆塞茨(Alchian & Demsetz)、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Hart)、杨小凯和黄有光、周其仁、迈克尔·迪屈奇等学者沿着科斯开辟的交易成本分析来探索这一问题。这一派的理论共旨是:企业是  相似文献   

8.
科斯《企业的性质》之质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盛宇明 《经济学家》2003,4(1):78-85
企业是资源所有者的取得更多的收益而建立起来的经济组织,交易成本的存在并不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科斯将企业定义为不同于价格调节机制的企业家计划调节机制,源于其错将企业计划混同于计划经济,事实上,企业是以市场合约为基础形成的,按市场运行原则运作的市场性组织,其资源配置并不独立于市场价格机制之外,价格调节机制与企业家调节机制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任何企业作为市场参与者与市场都是互动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既有的交易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时间概念,提出动态交易成本这一新概念,与经济演进理论相联系。从而分析了企业、市场及其演变关系。通过分析表明,在长期,企业与市场并没有明确的边界之分,所谓的边界是人为强加的。企业与市场通过动态交易成本的此消彼长的互动,趋向于平衡。本文的模型与理论对诸如产业集群、兼并现象以及国企产权改革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和解释。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的企业边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宇 《经济时刊》2000,(2):28-29
光涌而来的网络大潮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运做方式和市场的运行机制。在网络时代,不论是企业的管理成本还是市场运行成本都大大降低。按照科斯的解释,企业组织成本的降低趋向于使企业的边界扩大,而市场交易成本的降低又趋向于使市场更多地替代企业组织进行交易。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企业理论的奠基之作,科斯1937年的经典论文《企业的性质》开创性地提出企业作为一种节约交易成本的机制发生作用的论点,至于节约机制,科斯在文中明确了企业家的作用,并把“权威”作为企业区别于市场的特征。企业内部不同主体在决策权方面的不平等和不对称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企业家的“权威”是不是企业的本质特征以及这种“权威”如何分配,研究者之间存在争论。从权利特征看,科斯所说的“权威”实际上就是企业内部的控制关系,以及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本文将从交易的类型性质出发,探讨企业控制关系的契约基础,从企业契约的形成过…  相似文献   

12.
家庭作为一个组织体,所承担的经济功能和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属性一直被学界忽视。事实上,家庭作为交易市场中一个基本细胞,也存在类似企业的机制。科斯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揭示了企业的本质和边界。本文借鉴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来剖析家庭组织体的经济属性,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其经济功能,引起学者对家庭组织体经济属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一、经济学中的伦理理念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市场交易要付出巨大的交易成本,经济主体之间的信任则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福山则发现:“最高的经济效率不一定能由理性的利己主义行为来完成,反而由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共同努力才容易完成,原因是这些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共同的道德观,使他们合作起来更见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从产权理论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交易及交易成本问题产权理论是由交易成本 (或称交易费用 )问题引出来的。交易成本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经济学家、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 .科斯 (Ronald .H .Coase) ,他于 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 ,被认为是交易成本理论以及产权理论创始的标志。这里的“交易” ,是一个一般化了的外延很宽泛的概念。早期的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认为 ,人类全部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人对自然的活动 ,称为生产活动 ;另一种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 ,称为交易活动 ;交易又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①买卖的交易 ,即平等人之间的交换关系 ;②管…  相似文献   

15.
法律经济学的基石是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分为实证的和规范的,实证的科斯定理叉分为两个,用法律人喜欢的形式表达为:实证科斯定理1——如果交易成本为零,那么法律对效率无用(或者说法律与效率无关);实证科斯定理2——如果交易成本为正,那么法律对效率有用(或者说法律与效率有关)。可以说现代法律经济学是在实证科斯定理2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法律应该怎样提高效率涉及到规范的科斯定理。而规范的科斯定理也有两个:规范科斯定理1,建构法律以消除私人协商的障碍,即润滑交易;规范科斯定理2,建构法律以最小化私人协商失败导致的损害,即纠正错误配置。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提高效率,前者符合帕累托效率,  相似文献   

16.
工资制度选择的经济机理:一种二维人力资本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什么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企业的不同岗位会采取不同的工资支付制度?这个问题新古典理论没有回答,近年来兴起的交易成本理论、激励理论等也只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解释.本文首先概括提炼出四种典型工资制度,证明其在科斯定理意义上的等价性.然后综合评析以往的几种解释及其不足.进而,尝试从一种新的二维人力资本的视角来展开分析,说明员工人力资本特性是决定工资制度选择的深层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系列经济政策选择的过程.在数学上,经济政策的选择与微观经济学消费者选择可以具有同样形式.然而,从内容上看,经济政策的选择无法直接应用消费者行为理论进行分析,因为前者没有市场价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引进交易成本的概念,经济政策的交易成本相当于市场价格.这样,一种经济政策选择的理性模式就可以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科斯定理应用的可行性,文章使用了奥地利文献中的两种传统争论观点,即经济计算与非中立影响。本文认为法官进行的效率计算是有疑问的,并且当涉及一般均衡时(即使交易成本为零),其决定也不应该被认为是中性的。这些问题意味着科斯定理的应用存在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9.
风险证券化是一种把风险转换成资本市场上的金融有价证券的金融创新活动。主流经济理论认为,风险证券化是在巨灾风险发生和资本市场规模扩大等因素影响下出现的,而从交易成本角度对风险证券化进行分析,则显示风险证券化是资本市场交易成本降低条件下的一种制度安排,是资本市场交易成本降低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张云亭 《经济导刊》2013,(12):53-57
<正>交易成本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思维方式,适用于极广泛的经济领域,在企业和市场之间存在着交易成本,决定了资源组织的效率,从而也就决定资源组织的方式,是采用市场还是采用科层制。交易成本,或者说交易费用,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学概念,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